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彭建波,志願者繪出眾志成城的真實畫卷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彭建波,志願者繪出眾志成城的真實畫卷

我們是武漢本土的媽媽互助社團,積極鏈接社會資源支持媽媽們抱團育兒,通過5年多時間的1000多場線下活動,逐步發展成為致力於為女性全方位賦能,驅動社團成員創業、遵循內心所向再就業的產品型生態社群。


彭建波因為偶然的原因滯留在老家漢川,從而走上志願者的道路。在他的口述中出現大量的人名,都被他認真地記錄下來:這些人來自哪裡?捐贈了什麼?通過什麼關係而聯繫到一起?在他緩緩而信息量龐大的講述中,我彷彿看見一雙雙手,迅速有力地緊握在一起,構築起一張巨大的保護網,守護著在一線衝鋒陷陣的醫護英雄們。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彭建波,志願者繪出眾志成城的真實畫卷

彭建波,老家湖北省漢川市,1991-1995年就讀於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現任職於中國美術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農工黨員,農工黨浙江省委會理論與黨史專委會副主任。

募捐工作的起因

2020年1月4日,我從杭州出發,去雲南騰衝進行皮影田野數據採集,14日晚飛抵武漢,次日上午乘大巴到達紅安縣,18日達到大悟縣,繼續開展皮影田野數據採集工作。當時關於疫情的報道還不多,到了20日,情況開始緊張起來,我哥就開車到大悟把我接回了漢川。至此便滯留於漢川老家。

23日武漢封城後,漢川的疫情也一天比一天嚴峻,微信群、朋友圈中關於漢川缺少醫療物資的信息也越來越多。28日,我看到了漢川版“小湯山”醫院開建的視頻,意識到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當時,農工黨浙江省委會已經號召大家捐款了。我便聯繫農工黨浙江省委會社會服務部張紅部長,告知漢川急需醫療物資,希望能捐助漢川。

29日,張紅部長告知我一條很重要的線索,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捐贈湖北120萬隻醫用手套,我便趕緊聯繫杭州分所的唐國華律師。在唐律師和幾位在漢的漢川籍同鄉的共同努力下,漢陽區民政局從接收的這批捐贈手套中轉贈漢川2萬雙。

成立“漢川援助小分隊”

1月31日是我志願募捐很重要的一天。這天,從漢陽橫刀奪愛過來的2萬雙手套運抵漢川市人民醫院。這也是我募捐到的第一批物資。同日,農工黨浙江省委會組織部的王瑞旻主任告知,他給湖北捐贈了一批口罩,已經寄出,我趕緊讓他分一點給漢川,請他修改快遞地址,畢竟是多年好友,經不住我一番軟磨硬泡,下午便告知我轉贈了部分口罩給漢川市人民醫院。

拿下兩單捐贈後,當天下午,我馬不停蹄地給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法國的朋友們發去了漢川各醫院的募捐公告,告知他們漢川疫情的嚴重狀況,拜託他們幫忙採購物資,並準備開始募捐工作。

朋友們的回覆馬上就傳回來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的醫療物資已被國內採購一空;武大歐洲校友會已採購到了大批醫療物質,分配給漢川的已經打包,等待第二批飛機運回國內;日本慶應大學的山下一夫教授告知還可以買到一些,後聽說清關太複雜,便放棄了國外的採購計劃。

定居美國的格萊美獎獲得者、琵琶大師吳蠻老師,當天幫我聯繫上了“最後益公里”負責人程悄悄老師,在程老師的幫助下,我們迅速組建了“漢川援助小分隊”,我也正式成為一名志願者。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們

2月初的疫情呈急速下墜的態勢,各種令人恐慌的視頻、網文迅速且廣泛地傳播著。武漢的疫情備受關注,捐贈物資第一時刻都奔赴武漢,而此時,武漢周邊地級市的疫情也非常嚴重,物資奇缺,漢川也不例外。

狂風暴雨中,我們藉助著朋友圈發出求助的信號。農工黨員潘海穎教授轉發了我們的求助信息,她鄰居的好友楊玉梅老師看到信息後,與好友何穎女士一道捐贈了防護服、口罩、護目鏡等醫療物資,何穎女士還動員好友林麗女士和天津的王逸飛先生等朋友對我們進行了捐贈。

其中有一筆捐贈物資是5000個口罩,是楊玉梅老師與好友何穎女士委託朋友從東南亞採購,從柬埔寨人肉帶回成都後快遞到武漢新溝;因涉及清關,需要開具證明文件,後又要派車去新溝鎮提貨的,其過程頗為不易。

建立快速高效的捐贈接收通道

在程悄悄老師的幫助下,護目鏡、口罩、酒精、酒精溼巾、消毒液、消毒片、紙尿褲、防護服以及食品等物資紛至沓來。

從疫情開始,程老師便致力於武漢周邊地區的援助,當時黃岡是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地方,程老師也在黃岡傾注大量的精力,在無法分身的情況下,向我推薦了武漢的熊書捷老師。

應熊老師要求,我們組建了“已核實漢川地區醫院”微信群,我的老同學、漢川建設局的李紅雲科長設法弄到了漢川35家醫院的聯繫電話,我們很快就將這些信息整理成一個很規範的文檔,並組建好了一個最為完整的漢川醫院物資對接群,包括我們兩個志願者、35家醫院的代表和各捐贈愛心人士。

我們會將受贈方的信息文檔傳給捐贈方,主動接受捐贈人的監督;捐贈人也可以在群裡看到我們的工作進展;工作是如此的高效、公開、透明,以至於受到越來越多的信任。

截至3月2日,我們募捐到的物資有3000個防護面罩、4000個醫用帽、16000件隔離衣、1500斤食品、8包消毒片、800件防護服、5184隻手消(手部消毒液)、25箱酒精溼巾、20箱紙尿褲、2297箱衛生巾、100箱安心褲、20箱毛毯、15萬隻手套、1萬多個口罩、3.8噸酒精、1000個護目鏡,募捐到的8550斤濃縮消毒液稀釋後可生成約600噸消毒液。

志願者的工作出不得一點差錯

不斷蔓延的疫情,讓我們無法停下腳步,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與病毒爭奪病人。

我們志願者團隊服務漢川35家醫院,到後期又增加殯葬服務中心,需要我們一家一家地聯繫。再後面,受王文麗老師的委託,跨越漢川市,將捐贈方委託捐贈的2000盒衛生巾捐贈給了7個縣市的59家醫院。

志願者的工作細緻而繁瑣。每一項捐贈,都要查找捐贈信息、聯繫捐贈人、徵詢醫院的物資需求,對捐贈物的可用性徵詢,託運、開具捐贈接收函、提貨、分發。之後還要收集並轉發受贈照片,進行宣傳報道等工作。

這樣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我們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經常過了12點,還在和醫院對接物資。等忙完了去洗漱,腦子裡還在想,有哪些遺漏的事項,有哪些是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生物鐘的紊亂,一直陪伴到現在。

人間自有真情在

親歷志願者工作,讓我看到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廣大民眾攜手共同抗擊疫情的畫面,在這裡,你會對“眾志成城”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和體會。

來自武漢平凡人的專題 彭建波,志願者繪出眾志成城的真實畫卷

志願者工作,也讓我們深深地認識到:人間自有真情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捐贈者對疫區人民的無私援助,看到他們心中那顆普度眾生的慈悲心腸;也可以看到眾多志願者的奮不顧身與無怨無悔。


給我們運輸物資的志願者嚴釗先生,我第一次聯繫上他的時候,請他去武漢提貨,我問他,有沒有防護設施,他告訴我,他的一個一次性醫用口罩要反覆用個3-4天,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防護設施,當時,他已連續幹了28天。

李興望先生給我們捐贈了兩次濃縮消毒液,總計4噸,在捐贈之外,他們還組織了一個志願者車隊,取名“豹變志願者車隊”,以運輸物資。車隊成立的那天,他們十幾條漢子簽下生死狀,看到他們發出來的視頻,我的心靈顫動了,也流下了熱淚。

通過志願者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經歷了一種精神上的洗禮,盪滌汙垢,淨化靈魂,保持一種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後記:

觀察員蘿蔔:志願者們的付出,一點點,把碎片串成了珍珠,美好相聚。

觀察員熊書捷:我們有很多人都在行動,每一個暖心的瞬間,都在讓這座

城市復甦。

觀察員王文麗:世上本沒有英雄,只是有一些人選擇在危難時負重前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