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做城市及建築的設計是我們這一群人的技能,同時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要將技能與熱情相結合,將技術與藝術相結合,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才會真正地打動人。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的熱情就是產業。處於我們對德國的瞭解,我們會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德國的產業就算在金融危機期間,還是固若金湯?我們認為,產業穩固是最重要的原因,產業穩固,往小了說就是老百姓生活穩固,往大了說,就是國家穩固。


在中國,產業園區作為區域和城市產業發展的承載主體,一直是推動各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園區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增強,2015年國家級開發區(包括高新區和經開區)經濟整體規模預計達到17萬億元,佔全國GDP比重約25%;產業園區對地方經濟的拉動力也不可小覷。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有人說,未來十年是產業地產的春天,是嗎?

我不敢盲目樂觀,因為在產業地產裡我看到了不少讓人唏噓的事實:


01

園區的空心化


每一個去園區參觀過的人都會感覺到這一點,很多園區裡沒人氣,甚至,沒有人,妥妥的一個“空城”!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一直在40%以上。即使在商務發達的上海,商務園區的空置率也超過10%,部分園區空置率超過20%!


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1)人才升級,留不住人才


在智本時代,人才在哪裡,產業就在哪裡,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並非基於具體的創新產業(如IT產業),而是根植於人才。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我的一些80後90後朋友在硅谷工作,但是不會選擇居住在硅谷,而是住在三藩市,一方面是因為硅谷太貴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三番這座城市的魅力:高密度城市具有強大的活力與包容性,包容性帶來多元化,多元化的環境更能包容不同想法、不同人之間的社交更充分,起到1+1>2的效果,誕生出更多創意。


所以,城市化的環境更適合創新階層,從來沒有一個偉大的公司是因為稅收優惠而成長起來的,而是因為其技術及人才,城市就是技術及人才的溫床!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2)產業升級,留不住產業


現在是互聯時代,互聯網顛覆了傳媒、金融等領域後,正在加速向產業領域滲透,傳統產業正處於轉型變化的陣痛期, 以3D打印、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已經進入醞釀後期,新興產業呼之欲出。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而這些技術滲入行業,讓產業有了迴歸都市的技術可能性。


例如計算機模擬成為許多工程實驗的代替方案,在郊區新建實驗設備已經不是唯一的選擇了!製造業已經不再像生產線一樣,而是向創新打樣和新設計看齊,研發、設計、製造、市場銷售完全可以在一個空間內實現,小批量生產工廠迅速崛起,它做為生產中樞,更清潔、更安靜和高度網絡化,而沒有必要和機器設備綁定在一起。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紐約布魯克林navy yard的工業4.0工廠)


同時,對於任何產業而言,城市都是最重要的市場,也是最大的試驗場。


既然如此,那我們堅信:產業地產的未來就是城市化!

城市化的核心是密度,混合,繁榮的產業生態。


我下面分享一個看似不是“郊區產業園區”實則是“郊區產業園區”的案例


01

鳳凰匯·浦西世博會地塊設計


前幾年,我們受鳳凰衛視的委託,開始做浦西世博會地塊的城市更新規劃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深入項目地進行調查之後,我們發現,2010年世博會期間,這片土地上每天會有1000000人,很多人都有排隊10小時進一個場館的回憶。但是在我們去調研的時候,世博區空無一人。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這裡沒有任何事情在發生,人們甚至連散步都不會在這兒,居住工作也都不在這兒,也自然不會定期到這裡聚集,自然也不會產生任何定期的消費…… 這裡建築有密度麼?沒有!有混合功能麼?沒有?有產業帶入麼?沒有!


說得不好聽一點,那它就是一個城市裡的“郊區”!


那如何真正打造一個更有價值的“城市空間”呢?


我們選擇從產業出發,仔細分析這片區域需要的產業形態,以及業主方的優勢產業,將兩者進行結合,生成一個混合有機的產業生態系統,逐漸形成可持續的吸引點,促進城市的新一輪更新升級。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此外,我們刻意加強了城市密度,延續了世博會的一些元素,並用一種更未來的方式打造人性化的空間,鼓勵步行,降低人行速度的同時增加彼此碰撞交流的幾率。


主打產業的導入、產業生態及文化氛圍的建立、城市地標品牌的打造,聚集起來了有價值的人,這一切才能讓“郊區化”走向“城市化”。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看似不是“郊區”實則是“郊區”的案例

02

南京中華門雨花臺地塊設計


說到這個地名,大家可能都覺得它是十里繁華之地,但你們想錯了,它的真容長這樣 ↓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這裡有三個高架,一條鐵路,還有多重阻隔,結果就是城市的斷裂。


斷裂造成很多問題,比如:公交地鐵之間的換乘非常不方便。更要命的是,中華門與雨花石兩個蜚聲世界的文化景點,雖然相距只有850米,但卻難以通達,你在這兒甚至看不到任何景點,成了一大遺憾。


同樣,沒有密度,沒有混合,沒有產業集聚,最終,沒有人在這裡停留。

慢慢地,這裡也成了城市核心區中的一塊“不毛之地”。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對於這個項目,我們的策略依然是從產業出發。


一方面我們對標了不少國際城市的同區域的案例,比如紐約,在這個類似的區位上,它們有一個百老匯,而倫敦,有一個倫敦西區。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南京這座城市本身的需求及定位出發,作為歷史名城,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三大景區年均600多萬的遊客,這裡是否可以成為南京城市文化展示的舞臺?


答案是肯定的!這裡有老城故事,有紅色文化,也有鐵路文化,完全可以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小劇場文化的集群。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同時為了縫合城市的斷裂,我們在鐵路場站上重建了立體花園,創造了一個能感知城市天際線的“城市陽臺” ↓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狹長的基地中,我們力圖將產業生態集群導入,並在基地內部創造具有文化氛圍的街巷空間,並保留圍合感的街區關係;將各種類型的公園穿插其中,滿足市民、員工及遊客的需求,並創造能激發人們相互連接相互交流的情景 ↓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不僅如此,我們從雨花臺公園向城市延續一直到中華門的景觀大道,直接打通了兩個景點之間的步行線路,創造了一個類似柏林菩提樹下大道的城市景觀,用連通性激活這個被邊緣化的地塊。↓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柏林菩提樹下大道,連接著腓特烈大帝雕像與勃蘭登堡門


從城市的需求及場景出發,打造產業生態並創造相應的物理載體,這才能真正激活城市,實現從郊區到城市的真正轉變。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說到第二個產業園區的痛點,我覺得是溫度的缺失。


02

園區溫度的缺失


我一個身居高位的朋友在一個園區裡工作,前幾天他突然辭職了,他告訴我,以前在美國一座城市的辦公社區裡工作,這個社區的每個人都彼此認識,大家工作很愉快,私下的交情也很好。但回到了中國,公司所在的園區沒有生機,人與人沒有連接,上下班堵得人特別慌,以前愛笑的他也被環境逼迫變得焦慮煩躁。實在受不了了,他要去一個更有溫度的地方。


溫度是一種能溫暖人心的東西,它是連接:

人與人的連接、情感的連接、人文的連接。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失控》這本書裡,凱文·凱利說:

單個進化體的價值,由他和這個系統連接的數量與質量來決定。

所以,設計的角色就是,


如何創造人在生活工作中連接的場景?


現在跟大家分享一個實現連接的案例

03

上海市北高新園區


上海市北高新區是上海中心城區市級開發區,是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最近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之一,直線距離僅8公里。園區東臨泗塘河,西至彭越浦河,北至走馬塘河和場中路,南至汶水路,園區規劃面積3.15平方公里。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深入走訪過項目地之後,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過去的工業化城市,在中國大江南北都可以發現。雖然如此,我們還是看到了市北高新區的四大潛力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我們的設計中,

我們始終圍繞產業聚合,導入產業及生活。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話說,產業聚合其中最關鍵的誘因之一


連接

Connect


連接的前提是——“看到”與“被看到”。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建築的尺度及建築與建築之間、建築與環境之間的尺度上,

我們做得更為人性化: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而在高層的佈置上,

傳統的開發模式是

1.高架視線和噪音對塔樓的不利影響

2.交通不便

3.塔樓佈局較散難以形成城市形象


而我們FTA的開發模式:

1.塔樓內置,避免高架影響,土地價值最大化體現。

2.塔樓佈置於內側城市支路,高可達性

3.集聚的塔樓,打造區域形象,形成城市客廳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我們希望創造人們隨時可以交流的環境,

打造並串聯城市的開放空間

人們可以在這裡漫步、駐足、互動、交流。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哈佛商業評論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

多樣性孕育創新,並能推動市場增長


有研究稱:一個城市,如果其規模是鄰近城市的10倍,其創新能力就不只是後者的10倍,而是17倍;

一個規模是小鎮的50倍的城市,其創新能力是後者的130倍。城市其實是一個有著豐富的物種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每個物種的數量在互動中達到平衡。多樣性越強,說明系統越強大。


所以,我們在這個城市廣場裡創造出各種多樣化的“場景”,激發人們創新。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鐵軌拆不拆?


當時,大家對它的意見頗多,但是在我們的堅持下,這條鐵軌被保留了下來。因為我們認為:這是市北高新獨一無二的東西,是對多樣性的尊重,也是對歷史人文的尊重。對於城市更新來說,真正決定價值的不是建築裡的空間,而是建築外的空間。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於是人們就可以: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市北這個項目中,我們不僅做了整體的城市規劃,我們還做了其中總部基地(楔形綠地地塊)的建築設計,將城市化與花園庭院式辦公很好地相結合,探究未來的健康的工作方式的可能。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在市北,我們也有幸,承接了中國第一家專注於醫療健康信息化的上市企業衛寧的總部室內設計,基於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在打造其總部室內時,衛寧的核心關鍵詞是:互聯網+健康。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設計在產業地產中的使命是什麼?


其實,說到這裡,我對產業地產的未來是充滿信心的,從產業園區到產業社區,再到城市化的創新區,產業地產更好玩,更有溫度了,我相信,它不僅僅是GDP的承載,也是人文的承載、創新工作的承載、美好生活的承載。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