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55天,小區封控“硬隔離”景觀

3月16日0—24時,湖北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其中武漢市1例。

從1月23日武漢開始實施出行禁令,至3月17日,“封城”已經55天。

武漢依然那麼大,土地面積8494平方公里。現代社會里作為“人的延伸”的種種交通工具被切斷了。火車、飛機、地鐵、公交,以至於後來絕大多數的私家車,如今陷於停擺狀態。開放式街區和老舊小區的路面上,一排排顏色和形態各異的“硬隔離”人工圍欄豎起,相應的,武漢市民的活動範圍被迫大大縮小了。

英雄的武漢,因為有英雄的武漢人民——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裡,武漢市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值得敬意。這組圖,帶你瞭解全市住宅小區打圍封控,武漢人識大體、顧大局,克服種種困難,宅在家裡"硬隔離”,是怎樣一天一天數日子熬到而今的。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民主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江漢一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一元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吉慶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大興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崇善路

3月12日下午,在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44場新聞發佈會上,武漢市政協主席、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鬍曙光表示,“整個武漢市是一盤棋,如何做好外防輸出、內防擴散?採取小區封控是非常重要的。”

他提到,1月23日武漢市開始封城,小區封控是2月11日開始的,“前一段時期對這個認識沒到位,也是吃了虧的。從現在來看,成果是非常明顯的。”

控制傳染源

1月23日凌晨,武漢發出一份措辭簡短的通告: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恢復時間另行通告。

這份冠以“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1號)”的通告後來被人簡稱為封城通知。自此,武漢人的生活被前所未有地改變了。

在封城後最初的一段時間,基層防控沒有完全落實到位,社區小區防控並不嚴格。2月6日,中央指導組社區防控專家組負責人、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吳浩一行來到武漢。後來,他向媒體表示,社區管理流於形式,情況不容樂觀:“對於傳染病的防控,所有人都知道取勝的關鍵在於傳染源能否全部被控制,傳播途徑是否被切斷。而這些工作重點必須是在基層,只有在社區控制了傳染源,才能斷了新發病例的路”。

2月11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2號通告。通告稱,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時期,為進一步加強源頭管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決定自即日起在全市範圍內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樓棟單元必須嚴格進行封控管理。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崇仁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胭脂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大興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大興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彭劉楊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民主一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漢正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解放路

嚴控之下的圍蔽

市民的生活範圍再次退縮了。2月12日,南都記者在武昌區一小區門口看到,有專人把守,並設置測溫點,進出者手持相關證明。快遞小哥到達門口外,等待居民出來取東西。門口貼有“封閉管控”的大字提示。武昌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嚴格封控管理,對進出人員登記、測量體溫,每戶3天只允許派一人外出購物,不允許在小區院內散步、遛狗等。對非封閉型居民區,也要加強因地制宜設卡管控措施。

2月14日,武漢市再發通知,明確住宅小區封閉管理的主要措施,要求對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時,一個小區一律只保留一個出入口。老舊小區、開放式居住區通過打圍方式實現硬隔離。出入口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值守,測溫登記,審核放行。

對於小區居民的出入,通知要求一律嚴格管控。除就醫以及防疫情、保運行等崗位人員外,其他居民一律不得外出。小區人員出入一律測溫、登記。無特殊理由,外來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小區。

伴隨著防控舉措升級、再升級,個人的空間被侷限於一隅之地。路上的車還是少,行人數的過來,環衛工成了最引人注意的勞動者。不僅街上空前安靜,社區小區內外也少見人影進出。居民留在了家裡,把“居家過日子”貫徹到底。社區人員、下沉幹部、志願者,或許成了每天進出的固定面孔。即使是平日追求鬧中取靜的戶部巷社區,在全面封控的當下,沒有“鬧”的襯托,“靜”中帶有一絲孤單。

2月20日,記者所見,武昌區建設新村社區一處路口被隔離板圍擋,提醒此路已封,疫情期間禁止通行。不光是建設新村社區,武漢不少老舊社區和小區為了嚴格防控,都採取了這樣的硬核圍蔽措施。圍蔽不代表停滯。如同人的呼吸,城市仍在運轉,在圍蔽界線之外,出現最多的是快遞員和外賣小哥。從線上到線下,他們見證了武漢市民的需求和生活狀態。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高雄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蓮花湖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球場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黃陂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黃陂街

千萬級生活需求

1月26日晚,湖北省召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武漢市長周先旺表示,因為春節和疫情的影響,目前有500多萬人離開武漢,還有900萬人留在城裡。

千萬左右人口的城市,很難確切得到市民究竟需要多少生活物資,供應量達到怎樣的量級。可以確定的是,武漢幾乎每個社區和小區都經受了疫情帶來的重壓,承受過或多或少的悲傷。除此之外,普通人群有生活需求,特殊人群還有生存需求,比如癌症、慢性病、特殊病人的用藥需要。

在武昌區,記者瞭解到,居民有生活物資、藥品採購需求,可以用手機掃碼各小區門棟處的二維碼,關注武昌區確定的商超網上採購平臺採購,由商超安排人員進行定點“無接觸投遞”,還可以直接聯繫社區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下沉幹部瞭解團購方法、提交採購需求,集中團購。對於老人家或其他有特殊困難的人員,可直接電話聯繫網格員、社區幹部,電話反映物資和藥品採購需求。

近日,南都記者走訪了洪山區中南民族大學社區。社區負責人稱,2月17日確定了封控期間居民後勤保障實施細則。依託學校開發的小程序,每週居民有兩次採購物資機會,既有套餐選擇,又有個性化需求。

中南民族大學東家屬區,全封控管理已經一個月。小區內的小路上,幾乎見不到一個居民。上午近10點,裝著肉類、水果、老乾媽、20斤蔬菜包的小推車與地面摩擦生響,一棟、二棟、三棟、四棟……它們被推到各棟樓下,分發給待在家裡的居民們。

分發物資的志願者手裡拿著一份清單,上面有每個人的姓名和電話。但志願者有時候不需要打電話。這裡是有點年頭的老樓,樓層沒有太高,也沒有電梯。站在樓下的志願者向上喊了幾嗓子,叫個名字:“你東西來了!”或者,徑直跑上去,敲門,把物資袋放在門口。不一會,門口開了,露出半個人影,物資真正進了家。

據介紹,社區最多的一次物資採購達到33種。記者看到一份採購單,詳列每戶的地址、電話和採購物資的總價,一般是一兩百元,少的幾十元,多的六七百元。居民需要的生活物資包括蔬菜、肉類、水果,掛麵、大米、麵粉、饅頭、雞蛋、鹽、蔥薑蒜、香醋、牛奶、酸奶、牛肉醬、胡椒、雞精、酵母、醬油、白砂糖、菜籽油,以及電池、抽紙、84消毒液、衛生巾等。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雙柏前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胭脂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民意四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吉慶街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高雄路

無疫情小區內居民可有序活動

3月13日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降至4例,已連續數天處在個位數的掃尾期,3月16日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武漢保衛戰勝利在望。

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鬍曙光說過,無疫情社區的創建工作是打贏武漢保衛戰分區、分級防控的重要舉措。

3月6日,武漢公示第一批無疫情小區、社區、村(大隊)名單。截至3月5日18時,全市無疫情小區2076個,無疫情社區79個,無疫情村(大隊)1171個。

“無疫情社區”建成之時,就是社區有序解封之日,其目的就是要推動整個城市逐步解封。截至3月14日,武漢無疫情小區累計數量4871個,佔比68.6%;無疫情社區累計數量382個,佔比27.2%;無疫情村(大隊)累計數量1778個,佔比91.5%;全市第一批共有10個街道(鄉鎮)進入無疫情街道(鄉鎮)公示階段;第二批共有11個街道(鄉鎮)新申報無疫情街道(鄉鎮)。

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區疫情防控組封控管理組組長羅平介紹,為了在全市推進無疫情小區創建,武漢市制定了一系列激勵保障措施,其中包括被認定的無疫情小區可以酌情調整管控等級,讓居民們在小區內有序地活動;對於各類居住在無疫情小區內且未離開過小區的人員,將其連續居住時間納入離漢外出和復產前隔離觀察的有效認定依據。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高雄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崇仁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高雄路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沿河大道

武汉封城55天,小区封控“硬隔离”景观
  • 臨江大道

文:南都記者 馬輝 譚慶駒 圖:譚慶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