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停課不停學 推進教學 “四重做”

抗疫停課不停學 推進教學 “四重做”

教師畏教、家長怠督、學生厭學······抗疫停課不停學活動推動以來,產生了一系列與初衷不相吻合的節拍。轉眼已到三月中旬,時不我待,全面解封,正常復學,尚無確期。為了推動教與學的落實,夯實教與學的效果,宜城市漢江中學針對開學半個月以來的種種難題,決定家校再攜手,思想再溝通,圍繞學生再落實課程。開展抗疫不停學工作“四重做”,硬核操作督出效果。

一重做整體規劃。

2月10號左右,學校進行了開學前的動員,針對前勤缺員且教師老齡化嚴重的問題,學校決定憑藉開課啦等軟件兒來推動教學工作。經過兩個星期的試行及調研,發現學生的上線學習率很低,且反饋不佳。大部分學生跟不上新課的節奏,學習效果不好。三月初,學校決定開啟本校老師的自制網絡課程,並請希沃白板專家指導該校的線上教學工作。真正讓不停學規劃落到實處,讓線上課程接地氣、落地生根。

二重做部門職能。

為強化職能部門職責,引領、督導學校常規教學工作,特成立了以校長程宇鋒為組長的抗疫不停學領導小組。由校教導處負責短期內的教師網絡教學技能指導與培訓,由年級組落實每日教師考勤和課堂教學督查,由班主任進入網課協助科任教師進行網絡課堂教學,維持班級正常的課堂秩序。這樣以來,學校職能部門工作程序化,教師工作實操化,課堂教學高效化。

三重做教師考評。

以往教學,教師只需要按照課程進度佈置作業、批改反饋,而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則顯得單調,幾近沒有,不能及時有效的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後輔導。為此,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必須按照課表提前一週備好網課,用直播或者知識膠囊等形式強化教學互動和評講輔導。要求每節課前十分鐘發放鏈接到年級教研組群和班級家長群,課後及時轉發作業佈置、提交及課堂反饋的鏈接到年級學科教研組和班級家長群。這樣,每位老師的常規教學管理呈現動態化,老師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較好地落實了教學的規定動作,使教師的考評有據可依。

四重做家校合作。

疫情期間,學校的大課堂轉移到每個小家庭裡,而家長就成了學生課堂生成的有力監督者。因此,為了強化課堂學習的過程和效果,該校硬性規定每週班主任必須召開一次視頻家長會,與家長溝通網絡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及具體要求,強調時間觀念、督學方式,請家長重視孩子規律作息,讓孩子學習、鍛鍊兩不誤。目前,抗疫進入了攻堅階段,而家長、學生已養成了網絡學習的好習慣,學習效果進而顯現。待到疫情解除時,家長孩子定歡笑。

漢江中學 龔援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