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停辦33個專業,這所“雙一流”高校如何進行專業結構調整?

原標題:《借鑑認證理念 構建內部質保體系》。


南昌大學在“點線面體”內部質保體系的構建中,借鑑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採取了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方法,讓評估成為保障學校一流目標達成的有效手段。


在2019年6月舉辦的“全國高校質量保障機構聯盟”成立大會暨經驗交流會上,“南昌大學‘點線面體’相融合的內部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項目獲評全國高校內部質量保障優秀案例一等獎。


南昌大學教務處處長葛剛向《麥可思研究》(以下簡稱《麥》)介紹,學校在質保體系的構建中,注重從整體出發,將人才培養作為一個完整鏈條來關注,緊緊抓住鏈條當中課堂教學、專業建設和學院二級管理等重要關節點(Key Nodes),開展了教師授課質量評價(點)、專業綜合評估(線)、學院本科教學工作狀態評估(面),並以此為基礎開展了全校本科教學整體狀態的評估與監測(體)。


課程、專業、學院、學校四者內在邏輯性,使該校質保體系核心和主線明確,層次性、系統性和完整性好,形成嚴密閉環等三個顯著特點,總體上達到了教育部要求的質量監控體系全面覆蓋、常態監測、持續改進的效果。


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中,學校是如何健全自我評估體系,基於科學的評價方式為持續改進找到工作抓手?又是如何充分運用評估結果,真正落實以評促建、以評促改?圍繞以上問題,葛剛處長與讀者分享了該校質保體系構建與運行中的有益探索與實踐。


《麥》:南昌大學質保體系以“點線面體”的自我評估系統為核心,四個層次的自我評估是如何實現環環相扣且互為補充的?


葛剛: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是南昌大學的辦學目標。沒有一流課程就沒有一流專業,沒有一流的課程與專業,一流本科教育就是無源之水。

按照這一邏輯,我校在構建“點線面體”內部質保體系時,借鑑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採取了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方法,即一流本科教育目標→一流學院教學管理→一流專業建設→一流課程,讓評估成為保障學校一流目標達成的有效手段。


在具體實踐當中,課程目標按照一流專業的畢業要求和目標進行分解,提高課程學習的挑戰度,課程評估重點考察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專業培養目標根據學校總體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經濟社會需求制定而成,專業評估重點考察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條件保障度、質保有效度和結果滿意度等;學院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實施主體,學院以一流本科教育為目標,評估聚焦立德樹人成效,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全面考量,重視一流本科教育的制度建設等。


在上述三個層面評估的基礎上,學校對全年本科教學質量進行總體自我評價,包括師資與教學條件、教學建設與改革、質量保障體系、學生學習效果、特色等,形成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分析報告和學年度質量報告,面向社會發布,接受社會監督。


此外,學校還專門開發了“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及評估系統”“專業綜合評估平臺”“學生網上評教系統”“領導、專家、同行聽課系統”“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等信息系統,強調評估數據和信息的共通共享。


在指標體系設計上,學校將教師授課質量評價情況納入專業和學院評估指標體系,將專業評估情況納入學院評估指標體系,“點線面”三者的評估情況共同納入學校整體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當中,保證了“點線面體”自我評估四者遞進式的環環相扣、互為補充。


主動停辦33個專業,這所“雙一流”高校如何進行專業結構調整?


《麥》:貴校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中強調要以定量為主、結果導向,原因是什麼?課程、專業和學院的自評中,分別最關注哪些指標?


葛剛:OBE(結果導向)教育理念已被當今教育界普遍接受;定量為主的評估有助於質量主體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查擺差距和短板,實現定向改進,也使評估結果可重複驗證,評估過程和結果更加客觀公正。


在點、線、面不同層面的自我評估中,關注點也各有側重。


課程評估方面,我校採用“以學生評價為基礎、專家評價為重點、網絡輔助教學評價為補充”的多主體、全方位評價方法,每學期開展一次教師授課質量評價,重點考查教師教學態度和水平、課堂教學秩序、課程標準執行情況、課程“含金量”、課程目標達成度等,對學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的授課質量進行評價,並將質量信息反饋給教師、管理部門,指導教師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實現授課質量的持續改進。


專業評估方面,我校主要基於OBE理念,從聲望、目標、資源、過程、結果、特色等方面選取決定專業建設質量的核心質量因素,建立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定量為主的評估指標體系,每年對已有一屆畢業生的所有在辦專業的建設水平進行評估。專業評估的主要目標是樹立專業內涵建設的風向標,為申報國家一流專業、開展國家專業三級認證和國際標準實質等效專業認證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專業辦學資源的保障度、學生培養目標的達成度、專業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以及是否建立了以結果為導向的持續改進機制等方面成為評估的重點。學校通過評估,引導專業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切實加強專業內涵建設,科學合理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


學院評估方面

,學校實施校院兩級管理,明確學院人才培養工作主體地位。學校每年開展一次學院本科教學工作狀態評估,突出內涵建設與特色發展,對各學院的年度教學工作狀態、人才培養特色及針對上年度存在問題的改進措施與效果等進行評估。


學院自評中,學校重點考察學院貫徹一流本科教育理念尤其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條件下對本科教育和專業建設認識的高度,考察學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度,以及考察學院在創新創業、課程建設、教學成果等本科內涵建設等方面的亮度,關注增量的變化。


通過評估幫助學院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引導學院領導班子及成員在時間精力、工作重點和日常經費方面優先配置本科教育,引導教師樂教善教,引導學生樂學善學,做到讓教學活起來,管理嚴起來,學生忙起來。


《麥》:據瞭解,專業評估結果也是學校專業結構優化的重要依據,相關工作具體如何開展?


葛剛:每年在完成各專業評估後,學校將按照評估得分高低,分人文社科、理工、醫學三大類對專業進行排序,評估數據和結果面向全校公佈。評估使專業全面客觀瞭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競爭性排序也給專業帶去了動力和壓力,為優化調整本科專業結構提供有力抓手。


學校重點淘汰、改造的有三類專業:一是辦學水平差、辦學條件不達標的專業;二是與學校辦學定位、與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與“四新”專業要求不相符合的專業;三是招生、就業不理想的專業。依據專業評估結果,近年來學校主動停辦33個專業,專業總數從129個減少到96個。與此同時,學校集中優質資源建設優勢特色專業,同時理性申報新專業,重點增設國家戰略緊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專業,如人工智能、兒科、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等。


《麥》:您提到“形成嚴密閉環”是南昌大學質保體系的特點之一。結合學校工作實踐,您認為高校質量監測形成“評估—反饋—整改—再次評估”閉環系統,關鍵要做好哪些工作?


葛剛:南昌大學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閉環系統具有自身特色,總體上分為四步。


一是發展性自查。年終各學院提交《本科教學年度質量報告》,院長做“學院本科教學特色與發展”報告。


二是競爭性評估。學校組織專家對定性指標評審,結合定量指標得分,按總分排序。


三是實時性反饋。

常態監測與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評估的結果,實時反饋或公示、公佈。


四是定向性改進。針對反饋和自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有針對性地整改;整改的成效納入下一年度自查和評估範圍。


為使質保體系的閉環系統有效運行,我校加大評估結果的運用,制定或修訂《南昌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管理辦法》《南昌大學崗位設置與聘用管理辦法》《南昌大學教學質量績效考核辦法》《南昌大學學院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辦法(試行)》《南昌大學校院兩級財務管理體制改革方案(試行)》等,將教師授課質量、專業建設水平、學院教學狀態等評估結果硬化為職稱晉升、績效考核、資源分配的重要依據,形成一整套較為完備的“職稱晉升、績效考核、資源分配”等教學激勵和約束制度。


上述“發展性自查、競爭性評估、實時性反饋、定向性改進”的本科教學評估閉環系統與學校“激勵約束”制度相貫通,推動本科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使“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重要作用得到真正體現,讓教學評估成為推動學校教學工作不斷進步的動力和源泉。


《麥》:貴校質保體系的構建借鑑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據瞭解,南昌大學也正積極參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且已有專業順利完成專家入校考查。此次參與認證對學校繼續完善內部質保體系構建帶來哪些新思考?


葛剛:專業認證是目前公認的保障和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最有效的手段,其核心的OBE教育理念,對高校進一步完善內部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具體到南昌大學的質保體系,未來我們初步設想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考慮改進。


一是要基於OBE教學理念和專業認證標準,健全完善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確保各主要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通過課程教學和評價方法促進達成培養目標,定期進行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質量的評價;


二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社會評價機制、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教師發展和培養機制、設備管理維護更新機制等質量監控與反饋機制,對培養目標是否達成進行定期評價;


三是要建立持續改進的管理機制,使質量監控與跟蹤反饋結果全面進入持續改進的循環,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以證明評價結果被用於專業的持續改進;


四是要加大投入,使教學經費有保證,能滿足教學需要,要加強管理,使學校的教學管理與服務更加規範,能有效支持專業培養目標的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