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少爺”越來越多,不打工,不種地,他們想幹啥

作為一個80後農民,自己想想確實感覺挺失敗的,已經到了人到中年的年齡,有個十幾萬元的存款,20年前蓋得老房子,有個4萬元左右的小車,自己做點出力氣的小生意,一年有個五六萬元的收入,除去一家人的花銷所剩無幾,自己也沒有什麼什麼技術頭腦,人生這一輩子大概也就如此了,所幸兩個孩子積極向上、三觀端正熱愛生活、父母身體健康,豁達開明,其實想想我身邊的大多數農民父老鄉親不都是如此嗎?

農村“大少爺”越來越多,不打工,不種地,他們想幹啥


我們魯西南農村是應該是整個山東地區彩禮最多的了吧,看看現在剛剛結婚的新婚夫婦,說不羨慕是假的,但絕對不眼饞,19歲就結婚的小孩子,家裡面二層樓房住著,15萬左右的車開著,銀行還有個幾十萬的存款,生活啊一樣是農民,我咋就混的這麼慘那!

農村“大少爺”越來越多,不打工,不幹活,還不缺錢,這是為啥呢?

首先來說題主問題中說的大少爺應該是指,在農村裡面即將結婚或者是剛剛結婚的男女夫妻吧,他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父母整好趕上這幾年鄉村經濟發展迅速,打工掙錢確實有一定的積蓄,在加上父母看孩子小,不捨得讓其出力氣幹活,至於打工更不行,沒結婚的在家裡面忙著相親訂婚,肯定不能外出打工,結婚的毋容置疑那就是看家生孩子。

農村“大少爺”越來越多,不打工,不種地,他們想幹啥


按照我們這裡的彩禮來講,結婚的標配,2層樓房、轎車一輛、30萬元左右的彩禮,再加上各種電器傢俱,農村結婚又早,所以大多數不到20歲左右的男孩女孩,剛剛結婚就已經有了這些足夠厚的家底。他們的父母年齡大都在40歲左右,正是幹活出力的正當年,所以但凡是有什麼農活事情,都完全照辦了,大人疼孩子,所以就有一套說法,讓他們玩幾年吧,等年齡到了就知道幹活了。試問一下,對於一個剛剛成年的男孩女人,在農村生活有車有房、有錢、有人幹活給零花錢,他不玩他能幹嗎呢,畢竟那些明事理知曉父母辛苦的還是少數。

其實很客觀直白的說,我上面說到的那些彩禮,結婚花銷,對於大多數農民家庭都是承擔不來的,村子裡面這幾年結婚,不欠錢的寥寥無幾,一個婚結過後,親戚鄰居幾乎都借遍了,沒有誰會嘲笑誰,反而大家都會去互相幫襯,因為他要走的路,借錢的過程,就是你以後所要重複的。

農村“大少爺”越來越多,不打工,不種地,他們想幹啥


結婚後,那些知道父母疾苦的,男孩會上進幹活,幫助父母還錢,女方會適當的把彩禮拿出來一部分給公公婆婆解決困境,可是大多數那,還不是置若未聞,只顧著小兩口歡天喜地的獨自開心去了,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三五年過後,生活就會讓徹底的改變他們,一個男孩總是會慢慢成長為男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