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尚 公筷公勺成為郫都餐桌“標配”

近日,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區委社治委、區商務局、區衛健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婦聯等部門發出“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倡議書,得到郫都廣大市民的認同。

“公筷公勺擺上桌,分餐進食好處多”,共餐使用公筷公勺正成為郫都區文明餐桌上的新“食”尚。

新“食”尚 公筷公勺成為郫都餐桌“標配”

公筷公勺受歡迎 擺上市民餐桌

“使用公筷比較衛生,這份承諾書我簽了。”3月11日,友愛鎮江安村村兩委正在挨家挨戶發放村民公約,倡導村民就餐使用公筷公勺,村民們爽快地簽訂了承諾書。

連日來,江安村村兩委通過展板、視頻以及入戶宣傳,並制定“公筷公勺”公約,簽定餐飲企業承諾書、家庭承諾書,積極引導村民加入“公筷公勺”行動。過程中,該村還評選出了24戶“公筷公勺”示範文明戶,帶頭讓更多村民參與。

村民張昌秀非常支持“公筷公勺”行動,她說,這是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應該被提倡。江安村巡邏隊員趙正長是“公筷公勺”行動中的一名宣傳員,在他看來,使用公筷公勺不僅僅是防疫的有效措施,更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很有必要”。

此次倡議“公筷公勺”讓郫筒街道何女士一家終於“名正言順”地用上了公筷。“之前就有使用公筷的想法,但礙於傳統禮儀,怕成了‘矯情’,所以一直沒有實行。”何女士說,希望大家都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一起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餐飲商家積極響應 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新“食”尚 公筷公勺成為郫都餐桌“標配”

紅星飯店是郫都區的一家知名餐飲企業,以中餐為主。自復工後,該店的餐桌上便多了公筷公勺。

紅星飯店總經理高德均告訴記者,2月14日飯店正式復工,但只提供外賣服務,之後又慢慢恢復了堂食,為防止用餐交叉感染新冠病毒,同時郫都區也在大力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因此為每位客人準備了一黑一白兩雙筷子和公勺,黑色為私筷,白色為公筷,讓每位顧客安心放心用餐。

記者瞭解到,郫都在餐飲企業復工復產時,就將使用公筷公勺作為條件之一,通過轄區龍頭餐飲企業做示範,讓公筷公勺成為全區餐飲企業的餐桌“標配”。目前全區已經復工1492家餐飲企業正在主動宣傳和使用當中。

“這是為你們準備的公筷,祝大家用餐愉快。”在印象泰和園(望叢西路店),服務員專門為顧客擺放了公筷公勺,並在上餐時提醒市民使用。印象泰和園銷售部經理雷林向記者介紹,泰和園從3月8日開放了堂食後便實行公筷公勺,每人兩雙筷子,同時菜品裡面也放有公筷,顧客用餐結束後會全部對其進行消毒殺菌。

小餐桌大文明 “公筷公勺”引領文明新風尚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目前有少部分市民尚未能接受使用公筷公勺,有些市民能接受,但沒有真正行動起來。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朱小燕表示,圍桌共食是我們幾千年的傳統飲食習慣,在短時間內所有人都能接受也不太現實,要讓公筷公勺得到重視和改變,需要大力推廣和行動,也需要時間和過程。她介紹說,郫都區將重點發揮區域內餐飲行業頭部企業,文明村社區、文明單位及示範村社區和典型人物、公眾人物、文明家庭等示範作用,不斷擴大公筷公勺使用範圍,最終實現全面開花、全民踐行,推動郫都文明健康城市建設。

郫都區餐飲旅遊商會會長高德均表示,如今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公筷本就會慢慢被推廣和接受,而這次疫情將加快“公筷公勺”行動的速度。“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把公筷公勺真正用起來,讓這種更加衛生健康的‘新餐桌文明’成為社會自覺,引領市民文明新風尚。”

記者 蔡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