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张立平,1961年生于内蒙古赤峰。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9—1992年成为中国著名画家妥木斯先生的油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2年留校任教。曾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现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福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油画学会会长。

一、张立平风景写生作品具备当代表现主义几个特征:

1、画面简单化

张立平不追求画面的复杂效果,也不进行深入刻画,他表现的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美的思维意识。他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表现出来的世界很单纯,张立平作品给我们带入一个天真烂漫的童话世界。

2、塑造平面化

张立平在绘画中,不考虑光源和阴影,不考虑色彩之间的互相影响。他考虑的是构图的稳定性,色彩的构成变化,用什么颜色能充分表现空间关系。就像拼图一样,拼图要拼出立体效果很困难,平面化要表现出立体感,点和线就起很大作用,所有的高低起伏景象都是靠线表现出来的。

3、色彩单纯化

画面效果艳丽是张立平作品的又一个特点,他用色并不纯,之所以感到色彩强烈,主要是靠远色阶颜色对比形成的效果,他用印象派色彩,但又不讲究光源和冷暖,实际上他与印象派无关。

4、效果装饰化

有装饰效果,又不是装饰画的油画是很难创作的,很多不会画画的人从这里入手,熟悉后才能画写实,为什么一个成熟的画家要追求装饰效果呢?装饰效果具有原始的美,儿童看到世界有十种颜色,就用十种颜色画,成年人看到世界有一百种颜色同样用十种颜色画效果能一样吗?那么,你必须用头脑过滤出九十种颜色。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艺院教授、博导作品,颜色之鲜、之纯、直触心底


整理:《一幅好画》编审部

主题:大师的艺术,大美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