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墨蘭 1960年作 設色紙本 56×40.5cm


★ 吾國繪畫,以筆線為間架,故以線為骨。骨須有骨氣;骨氣者,骨之質也,以此為表達對象內在生生活力之基礎也。故張愛賓雲:“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於用筆。”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勁松 1964年作 設色紙本 207×151cm


★ 中國人從事中畫,如一意摹擬古人,無絲毫推陳出新,足以光宗耀祖者,是一笨子孫。中國人從事西畫,如一意摹擬西人,無點滴之自己特點為民族增光彩者,是一洋奴隸。兩者雖情形不同,而流弊則一。

——《聽天閣畫談隨筆》


★ 有至大、至剛、至中、至正之氣,蘊蓄於胸中,為學必盡其極,為事必得其全,旁及藝事,不求工而自能登峰造極。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山花爛漫 設色紙本 51×42cm


★ 無靈感,即無創造。無技巧,即無繪畫。故靈感為繪畫之靈魂,技巧為繪畫之父母。然須以氣血運行而生存之,氣血者何?思想意識是也。畫事須勇於“不敢”之敢。

——《聽天閣畫談隨筆》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做人之道,亦是治學作畫之道。

——《聽天閣畫談隨筆》


★ 名利之心,不應不死,學術之心,不應不活。名利,私慾也,用心死,人性長矣。畫事,學術也,用心活,畫亦活矣。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鷹 設色紙本 138×69cm


★ 畫須有筆外之筆,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妙諦。

——《聽天閣畫談隨筆》


★ 溼筆取韻,枯筆取氣。然太溼則無筆,太枯則無墨。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巨石靈蟾圖 水墨紙本 98×60cm


★ 舍取,必須合於理法,故曰:舍取不由人也。舍取,必須出於畫人之藝心,故曰:舍取可由人也。懂得此意,然後可以談寫生,談佈置。

——《聽天閣畫談隨筆》


★ 置陳佈勢,要得畫內之景,兼要得畫外之景。然得畫內之景易,得畫外之景難。多讀書多行路,多看古名作,自能有得。

——《聽天閣畫談隨筆》


★ 畫事之用筆,起於一點,雖形體細小,須慎重從事,嚴肅下筆,使在畫面上增一點不得,少一點不成,乃佳。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春塘水暖 1961年作 設色紙本 248×101cm


★ 對物寫生,要懂得神字。懂得神字,即能懂得形字,亦即能懂得情字。神與情,畫中之靈魂也,得之則活。

——《聽天閣畫談隨筆》


★ 毛筆畫,筆到易,意到難。指頭畫,意到易,指到難。故指頭畫,須注意於意到指不到之間。

——《聽天閣畫談隨筆》


★ 荒山亂石間,幾枝野草,數朵閒花,即是吾輩無上粉本。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鷹石山花之圖 設色紙本 182.3×141.8cm

★ 畫事不須三絕而須四全。四全者,詩、書、畫、印是也。

——《聽天閣畫談隨筆》


★ 畫事須有高尚之品德,宏遠之抱負,超越之見識,厚重淵博之學問,廣闊深入之生活,然後能登峰造極。

——《聽天閣畫談隨筆》


★ 山無雲不靈,山無石不奇,山無樹不秀,山無水不活。

——《聽天閣畫談隨筆》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松蔭觀瀑 1944年作 設色紙本 99×62cm


★ 藝術為人類精神之結晶,又為人類精神之食糧。

——論畫殘稿


★ 藝事可求師於千年百世之前,可求知於千年百世之後。

——論畫殘稿


★ 美有如火之熱情,美有冷靜之頭腦,美有冰雪之聰明,美有自由之規律,美有無邊之真誠,美有極端之善意,美有至樂之境域。

——論畫殘稿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杜少陵詩意 1964年作 設色紙本 57.0×49.0cm


★ 藝術之常,源於人心之常;藝術之變,發於人心之變。常其不能不常,變其不能不變,是為有識。常變之道,終歸於自然也。

——論畫殘稿


★畫事源於古,通於今,審於物,發於學問品德,輒能不落凡近矣。

——論畫殘稿


★ 藝術有其真、善、美之最高境地,然此全從真實之現有世界而來。故不通世務、不明人情物理者,不能踏入其堂奧。

——論畫殘稿


★ 畫事難於用繁,尤難於用簡。簡之可貴,在於純煉。須老辣慎密、跡簡意遠,方為上品。

——論畫殘稿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午睡 設色紙本 92×77.5cm


★ 筆墨取於物,發於心;為物之象,心之跡。

——論畫殘稿


★ 用筆忌浮滑。浮乃飄忽不遒,滑乃柔弱無力,須筆端有金剛杵乃佳。

——論畫殘稿


★ 墨非水不醒,筆非運不透,醒則清而有神,運則化而無滯,二者不能偏廢。

——論畫殘稿


★ 藝術與科學不同。藝術在求各民族各個人特殊精神與特殊情趣之貢獻,科學在求全人類共同應用效能之增進。

——論畫殘稿


★ 學術須先研究而後批評,方不失批評之價值。近時風氣,專喜批評,不加研究,是學術精神頹廢之表徵。

——論畫殘稿


潘天壽先生畫語錄

雪後寒禽 設色紙本 60×53.5cm


★ 藝術是自我,亦是他我。

——論畫殘稿


★ 畫格,即人格之投影。故傳雲:士先器識而後文藝。

——論畫殘稿


★ 各民族、各地域、各流派之藝術,有同有不同。同者,人類之本性、藝術之本質;不同者,環境之相異、傳習之相殊。故藝事,須在同中求不同,不同間求同。

——論畫殘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