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枚铜钱,压在枕头底下,竟然可以有这种效果

春节到了,又到了收压岁钱的时候。长辈在除夕守岁之际,给晚辈派发压岁钱,是中国人传承了千年的优良习俗。

那么,为什么会有压岁钱呢?

关于压岁钱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身体黑,手掌白的小妖,叫做“祟”。“祟”身为堂堂小妖,却喜欢在除夕之夜出来祸害小孩。它在熟睡的孩子额头上摸几下,孩子即因受惊而啼哭发热,待热病退后,小孩就会成为痴呆儿。


天眷堂馆藏古钱币图录 压胜钱卷 宋代花钱


而古代民间认为:

“钱”有着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于是,就有了压胜钱。压胜钱,其实就是一种为辟邪祈福而造的一种装饰物,供人佩戴把玩,祈福辟邪。作为压胜钱中的一员的压岁钱,其主要功能,也是辟邪消灾,而不是作为流通货币使用。压岁钱以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居多,正面大多是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强身健体”等,还有一些正面是钱文,背面是祥瑞图案,比如“北斗七星”“龟蛇”“老虎”“八卦”等纹饰。



在这个时期,压岁钱不仅逐渐和春节融为一体,逐渐从单纯辟邪祈福的厌胜钱币,

变为流通货币。也就是说,压岁钱真正成为了一种“钱”,可以花了。不过,厌胜压岁钱在形式上并没有被压岁钱取代。此时的压岁钱,是两种形式并存的状态。


明清时期,

压岁钱风俗变得更加浓烈丰富。除了压岁钱,还延伸出了压岁盘、压岁果子。

清 顾禄《清嘉录·压岁盘》:“长幼度岁,互以糕果、朱提相赉献,谓之‘压岁盘’。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徵。”

朱提,是银的别名。

这压岁盘,就是装着糕果、银子的盘。压岁果子,则主要是橘和荔,取“吉利”之意。大吉大利,今晚橘荔!压岁钱在明清的小说中,也常被提及。

《金瓶梅》第七十八回有:

“除夕之日,窗梅痕日,竹爆千门万户,家家贴春联,处处挂桃符,西门庆置酒於后堂,合家团拜,西门庆与吴月娘俱有手帕汗巾银钱赏赐。”

“手帕汗巾银钱”,也就是压岁钱了。

在《红楼梦》的五十三回中,

两次提及压岁钱。


“除夕来到,上下内外均忙忙碌碌。府中尤氏早晨起来正收拾荣府、贾母的针钱礼物,丫头捧一茶盘押岁锞子说:‘前头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八钱七分。’尤氏看了一看,只见有梅花式的,有海棠式的,也有如意八宝联春的。”

贾府的压岁钱,是做成各种式样的金子。

“祭祖罢,贾母笑道:‘一年家难为你们……’俱行礼后,左右设椅,然后按长幼挨次就座受礼,男女小厮,两府丫环,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然后散了押岁钱、荷包、金银等物。”

可见贾府在祭祖、拜年行礼之后,给小辈发压岁钱。

清代吴曼云的《压岁钱》中写道:

“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小孩拿了压岁钱,还会和卖爆竹玩具的讨价还价,可见他们是可以支配压岁钱的。千年已逝,如今的压岁钱,已经和辟邪去灾没什么联系了。但其中所蕴含的,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是千年未变的。

压岁钱的由来和妙用,你都知道了吗?那么在过去的新年里,你又收到了多少压岁钱呢?不妨跟我们分享一下。


有人认为收藏是一种爱好,有人认为收藏是一门学问,有人认为收藏是一种消遣,还有人认为收藏是一种投资,而通过价值让藏品从侧面证明自己独到的眼光,就是一种自我认同般的享受。

我是老黄,关注我,了解更多收藏小知识

有空点点小程序,就是对老黄最大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