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外出打工,農村土地拋荒成尋常,農業真不掙錢嗎?


由於糧食價格低,農民種糧成本高,掙錢少,單靠種糧的收入無法養家餬口,而打工掙錢多,掙錢快,所以農民不種地而去打工,把土地拋荒了。


流水山上人


在我這裡農民種地真的不賺錢。我這裡是山區,主要是梯田,用不了機械化。還是傳統農耕勞作,想想有多辛苦!就算有東西來賣,離城鎮也遠,所以我這裡幾乎沒什麼發展。

有能力的人都搬到鎮上戓城市裡住。年青人幾乎在外打工,就剩下我這種半老頭以上的人在家累死累活。種不了那麼多,遠一點的只能丟荒。土地流轉就是個坑,幾十元到100元一畝,還一簽就是三十年。沒有幾個人願意流轉。還不如自己種,能種多少是多少!

像我這裡想賺錢難,有機會,我都會出去打工。





雲廬煮酒


之前回答過一個問題,說二畝三分地才收了六百斤小麥,連化肥錢都不夠,小麥收六百斤確實不多,種莊稼還有不少不確定因素,基本上也是靠天吃飯,像我們這裡周圍快收麥子之前颳了場大風,麥子歪倒,減產,現在在我們老家村裡,種植莊稼的人少了,現在大部分都在種綠化樹,風險小,收入也可以,只不過週期比較長。

像樓主說的荒地也不大可能,我們這裡很多都是種上楊樹然後出去打工,指望幾畝地養活一家老小確實很難,只不過週期比較長,大範圍種植前期投資比較大,很多個負擔不了,種植收入也不是很穩定,不如出去工作,所以農業的收入週期長,還要數量大,才更有可能賺錢。


金鮮農產品


坦白說,我家是膠東半島這邊的農村,種植蘋果園,也種植一些花生、玉米的作物,平均算下來如果不種植經濟作物單純種糧食,也就能保證吃飯不成問題,但是花錢就肯定不寬裕了,現在農資很貴,過去幾十塊的一包碳酸氫銨現在也一百好幾了,你見過糧食翻翻漲價的嗎,也許忙碌一年下來錢掙不到虧本的可能也是有的,現在孩子的學費,輔導班還有各種開銷很大,遠不是種地能夠解決的,所以農忙種地農閒務工在農村成為常態,農民不易,看天吃飯,勤勞但不一定收益高,所以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謀生,無奈之舉。


大鵬在煙臺


大家好我是豫中小王,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關注三農分享農村生活喜歡的可以關注我。

現在大多數農民都會選擇外出打工,在農村土地拋荒已是常見的事。農業真的不掙錢嗎?

從今年收麥來說吧;今年也算是風調雨順小麥普遍的收成都挺好,一畝地麥子的產量在一千斤左右,小麥價格一塊一上下。我們村大多都是一塊零幾分買的,一畝地收入也就一千多點。除去種地(旋耕機)、化肥種子、農藥、收割(現在收麥都是收割機一畝地50),一畝地也就掙幾百塊錢。有的收成不好還會賠錢,我們村土地少一個人才兩畝地。



出去打工就大不一樣了,少說一個月三四千左右。種地呢?一個麥季幾個月才掙幾千塊錢,出去打工一年比在家種地能多收入一兩萬左右。這就是大多數農民選擇放棄土地拋荒不種,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傳統農業農民辛苦忙碌一年是掙不到多少錢的,特別是秋季收完麥子後好多農民都不願意去耕種。因為種花生玉米大豆等沒有小麥好管理,小麥讓收割機收完就可以買。拿今年來說,收完麥芒種後一直不下雨,農村都擔心種下的花生玉米出芽情況。要不要澆水抗旱,還好這幾天下雨了,農民的心也就放下了。


所以說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到頭,說不掙錢吧也能掙點,但是沒有外出打工掙得多,這就造成了農民寧願拋荒不種地而選擇外出打工的現象。


我是豫中小王,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喜歡的關注我。


豫中小王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不能說農業不賺錢,確切的應該說種植面積過少,畝產淨利潤過低造成無規模的農業收入過低,無法維持。

比如,我家有8畝地,種植傳統的花生,從播種,施肥,澆地,除草,收穫,晾曬等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父母付出了巨大的體力勞動,而畝產只有700斤花生,這兩年行情最低1.8元一斤,現在好點了2.5元。畝毛產值只有一千多,除去耕地,肥料,地膜等成本。畝利潤500元以下,這還不能算人工還得只能自己出力收穫。否則就真沒什麼淨收入了。而普通農民只有幾畝地,根本無法維持的。這是中國廣大農村的現狀。

這也是農民為什麼外出打工,農村土地拋荒成尋常的原因了,因為他們的地太少,總產值太少。農村除了種植大棚很少有高產值農作物。有些高產值農作物也只是部分公司或者個體戶有銷售資源等,大部分農民種地是真的不賺錢。


天天美食老白


農業只有走農村合作社集體化道路,別無選擇,幾千年來世界各國弱肉強食的資本私有化道路,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個國家使農村農民共同富裕起來,中國也一樣,幾千年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壓在全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在毛主席,共產黨的領導下,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站立起來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逐步走向了符合自已國家發展的道路,幾千年來的土地私有化,變成了土地集體化,農村成立了人民公社,自然行政村組建了生產大隊,從解放前的小孩,老人,貧,僱農自己沒有一分土地,飢寒交迫,貧困,食不果飢的社會,一下子過渡到了農村合作社,無論小孩或老人喪失了勞動能力的人,也從農業合作社,生產大隊中分到了基本口糧,到70年代末,短短的二十幾年,中國從一無所有,建設成了所有工業門類齊全,農業生產欣欣向榮的美好時光。在全國勤勞地區的農村,農業合作社已經發展了不僅僅是種植糧食了,生產大隊中以糧食為主,發展多種經營,各個生產大隊成立了專業負責經濟的副業隊,有能力,有手工藝的社員可以外出做生意,打工,出門掙錢的社員一年交生產大隊多少工積金,回村時可以參加生產大隊的農業生產並記給工分,當時的這個模式其實上已經是改革開放前,多勞多得,發展私人經濟,增加集體收入的種方法,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農村的變化是巨大的,現在農村出現了拋荒現象,是不是可以象富裕發達地區一樣,土地,財產全部迴歸自然行政村,推選出大公無私有能力的村集體領導班子,發展多種經營,有思想,有志氣的村民可以在自已的村裡,向村委會提出申請,發展經濟項目,原意留在村裡的村民大家勁往一處使,團結一心為自已的村莊貢獻力量,不原留在村裡的村民可以出去做生意或打工,這個模式大家共同商討,尋找出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道路,帶領全體村民奔向共同致富的偉大理想。


用戶99318239155


鄉村問題主要是三農問題,現在土地拋荒,主要是收到城鎮化建設的影響,農村機械化的普及,一個人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拋荒主要是受到一定市場的影響,糧食不值錢,不夠種植成本等因素影響。

1、農業農業是農民的立足之本,現在國家仍然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民。土地流程是以後農業發展趨勢。是現代化農業、機械化農業,代替大量的人力勞動,促進更大的生產力。建立農業品牌,走出農產品的低端化。生態農產品是今後發展的重要方向。

2、農村國家現在出臺的 “美麗鄉村”建設政策,逐步實現農村城鎮化。把鄉村落後的居住環境提高。現在美麗鄉村建設,村裡面道路基本實現了硬化、街道用上的太陽能節能路燈、還有環保垃圾桶使用。現在還有專人負責道路清潔。鄉村環境逐漸變好。

3、農民農民土地流轉出去或成立農村合作形式,農民可以在農場或合作社上班,和工人一樣的作用。將來也會養老醫療保險,和城市退休工人一樣了。還可以選擇到外面打工,把自己的土地流轉出去。

跟著政府的正確領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管你是在城市裡還是在農村,只要你是中國公民,我能肯定的是,大家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大家一起努力!!!











鄉村文旅


農業掙錢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比較難。

農民外出打工,農村土地拋荒成尋常,農業真不掙錢嗎?

首先是是近幾年老齡化趨勢加劇,造成勞動力短缺,農民工進城務工,一天200到400元以上,造成農村土地拋荒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我國是農業大國,地少人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土地收入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糧價低廉,入不敷出,投入和收入不成比例,也是造成大量農民進城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現在農業發展主要還是未知因素太多,就是農業是靠天吃飯,不可控因素導致農民不願種地。

隨著國家對三農投資的強大,信息化迅速發展,農業未來還是可期許的。

訂單農業的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種養結合的發展。

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年輕人返回農村,振興農業。


春陽的365


農民外出打工,農村土地拋荒,不是種地不賺錢而是賺得錢少。隨著城市建築的不斷更新,打工的收入遠高於種地的收入,相比被務農輕鬆些。這些年由於農產品價格穩中有降,而農藥水費化肥等的價格上漲,使年土地的收入與打工收入無法相比,流動現象嚴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家穩定農業生產,對農村農業非常重視,打工緻富這種現象是暫時的。因為城鄉差別在逐漸縮小,城市有的農村也有,城上人能辦到的農村也能辦到,期待以後的農村也象城市一樣,熱鬧非凡,繁華似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