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在花期應該如何管理?

老兵東雷


敲重點:杜鵑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我們叫映山紅,杜鵑作為盆景栽種一直都很受歡迎,而杜鵑花品種很多,按季節可以分為春鵑,夏鵑等,而城市綠化中常使用的是四季杜鵑,四季杜鵑也叫比利時杜鵑,西洋杜鵑,是改良品種,可以一年四季都開花,當然冬季冷,開花會短而少一些。



野生杜鵑花非常的稀有,所以現在禁止採挖,杜鵑花喜歡溫暖溼潤環境,喜歡偏酸性的砂質壤土,和茶花一樣,杜鵑花是酸性指示物,只要看到杜鵑就這知道這個地方的土壤情況,杜鵑花怕強光直射暴曬,怕低溫嚴寒,所以夏季要注意遮掉部分光,做到散光養護,而冬季就要注意保溫,避免凍傷掉光葉。

杜鵑花的平常養護主要是花後養護,修剪養護,營養管理,環境溼度控制,造型修剪,病蟲害控制等,而對於網友問的,杜鵑花在花期應該如何管理,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花期養護關係到延長花期,延長觀賞時間,重要的是開花品質,如果開花多但是花朵爛的很嚴重,那就沒意思了。

開花的杜鵑花怎麼延長觀賞期?大神教你幾招,開花延長30天

1,控水

杜鵑花開花時是需要水分的,太乾燥了容易乾枯落花掉葉,但是也怕大水澆灌,所以我們只需要營造溼潤的小環境,然後注意控水,保持盆土微溼潤養護就行,不幹不溼是最好的狀態,如果溫度高,溼度不夠,可以往花盆周圍地上噴水保溼,這樣效果是很好的,當然環境通風是要一定的,封閉環境養護的話,不通風就要控制溫度,避免悶熱。



2,避免暴曬

這個也是很關鍵的,暴曬以後容易乾枯脫水,特別是在花期,花期暴曬直接導致花朵枯萎,葉片發黃幹尖,嚴重掉葉落花,而這時候補水也容易出問題直接就提前謝花了,所以在杜鵑的花期,要注意避免暴曬,當然也不能太陰涼,適當的散光環境最適宜生長,這個要點大部分花友都能把握。


3,切忌施肥

開花以後,不要施肥,特別是複合肥,氮肥更不用說了,磷鉀肥也不行,施肥以後容易導致的就是提前謝花了,那麼對於我們延長觀賞期的訴求就背道而馳了,等花謝以後及時修剪促新枝的時候再施肥,當然杜鵑花的開花是連續不斷而不是一次開完,所以要注意,施肥的控制。

4,及時修剪

杜鵑花開花以後,要注意修剪,修剪掉枯枝敗葉,更重要的是發現花朵枯萎以後要及時修剪,因為杜鵑花開花是持續性的,不是一次開完,簡單說就是前面的花苞凋謝了,後面的花苞剛剛綻放,所以要注意觀察,及時修剪,這樣一來減少營養浪費促進後續開花有力,二來更美觀一些。

你們覺得呢?


植物草蟲


杜鵑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有廣泛的種植。養護杜鵑花,目的自然是為了看花,所以花期前後的管理非常重要。花期管理,包括花期管理,花中管理和花後管理三部分,三個時期管理側重點不同。

花前管理——促花、除芽、疏蕾

杜鵑花開花之前的管理主要有三個方法,分別是促花,除芽和疏蕾。

1、促花 杜鵑花花芽形成以後,應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變。這個時期應減少氮肥的量,增加磷鉀肥。在花期開始之前,可用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施肥1-2次,可促進花芽分化和花蕾的膨大。

2、除芽 花芽形成以後,而保證養分的集中供應,對於新長出的側芽,腋芽,要及時摘除。

3、疏蕾 過多的花蕾會影響杜鵑花開花的質量,對於一些過密的花蕾要進行疏除,同時對於葉下見不到光的花蕾也應疏除。

花中管理——避雨、增溼

杜鵑花開花之後,遇到下雨的天氣應避免雨淋,雨淋之後容易出現落花和花朵腐爛。乾燥的季節,影響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溼度,以提供適宜杜鵑花生長的高溫環境。杜鵑花開花期間對於水分的需求加大,不能使盆土缺水,要保持盆土處於溼潤的狀態。

花後管理——修剪、補充營養

杜鵑花的花期較長,對於養分的消耗也比較大。在花開敗以後,要及時對於殘花和未開的花蕾進行剪除,此時也可對杜娟花進行簡單的修剪,剪去一些過密,弱小的枝條,可以保持株型,同時減少養分的過多消耗。

杜鵑花開花修剪之後,要及時進行補肥,以補充開花期間消耗的營養。花後補肥以氮肥為主,可用0.2%的尿素溶液或者3%的有機肥液。

總結:杜鵑花花期管理,細分可分為花前,花中和花後的管理。花期主要是促進花蕾的生長,多施磷肥,同時對於花蕾進行疏除。花中避免雨淋,乾燥天氣增加空氣溼度;花後進行修剪和補充營養。


一柯花草


在花期,應當將杜鵑花放在一個20一25度的地方。並給予它一些柔和的陽光。此時不需要施肥,澆水也要略少些。僅在土地乾的時候把它澆溼即可。偶爾可以噴一些水提高溼度。切記不能曝曬。



海心寧靜


杜鵑花的花期後的管理根據筆者的實踐介紹如下: 一、復壯促發   杜鵑花期營養消耗多,加上室內觀賞,缺少陽光雨露的滋潤,花後須加強管理,迅速復壯,促發新枝。   1.及時摘去殘花。   2.逐步增加室外光照,但不能花謝後立即搬出,環境突變易造成生理傷害。   3.適當進行修剪與整形,並結合整形,修去弱枝、病枝,剝去內膛枝,改善冠幅內通風透光條件。 二、選盆換土   市場買回的杜鵑花,應選用通透性好,價格低廉的瓦盆,以免澆水失控。盆中可帶原粘土少量,其餘換成泥炭土、腐殖土、松針土,PH在5.5—7之間,上盆時間一般在春季出房或秋季進房時進行。 三、養殖場所   杜鵑花習性嬌嫩,怕曬怕凍。最低溫不低於-3℃~0℃,另一種是為了度過盛夏,南北方都是從4月中下旬—11月上中旬在室外養殖,5月—11月都要遮陰,棚高2m左右,遮蔭網的透光率為25~30%,每天遮光時間:5月,9:00~15:00;6月,8:30~16:30;7~8月8:30~17:00;9月8:00~16:00;10月,9:00~15:30;11月中午適當遮蓋即可。 四、澆水   要根據天氣情況、盆土乾溼、生長髮育需要、植株大小來靈活掌握。杜鵑喜酸性。如用自來水,最好在大缸中日照2—3天再使用。澆水時注意水溫與土溫要接近。11月底氣溫降低,生長放緩,需水量減少,室內如果溫度不高,3—5天不澆水不成問題;翌年2月復甦逐漸生長,需水量增加,3~6月晴天每日1次,不足時傍晚補水,陰雨天氣,要及時防澇。7—8月份要隨幹隨澆,並適當灑水。9—10月天氣仍熱,澆水不能疏忽。 五、施肥   杜鵑要求薄肥勤施。杜鵑耗肥較少,不少人常年不施肥,僅每年立春前調換一次培養土也能蒔養杜鵑,杜鵑花忌糞水,宜澆豆汁,時間在花後長葉抽枝之間及孕蕾期和越冬前,每年3—4次,家庭養花還可在以上時期施以夏合肥,松表層土後施入土中。 六、花期管理   杜鵑花於7—8月間孕蕾,秋後入房,維持30℃半月可開花。若令其元旦,春節開放,可置於3—4℃低溫室內。 七、病蟲害防治   在杜鵑花中最常見的是紅蜘蛛。主要是在高溫6—8月份危害嚴重,使葉片變黃脫落,使用甲基託布津5000倍水溶液,或少許風油精及鹽配水,每日一次來處理,注意改善光照條件,加強通風。


用戶9048269086539


杜鵑花開花一般在四五月份,花期一般四十天左右,創造條件降低溫度可以增加花期時間。花期養護注意:1,杜鵑花開花期間避免淋雨,如果在室外的儘量挪到室內,淋雨會造成花色減退,影響觀賞。2,減光增溼。在太陽下杜鵑花花瓣容易燒傷。長時間曬太陽花色會變淡。3,移到室內。花後養護,摘除花朵,移到室外,增加施肥。





長葛姑娘新鄭媳婦兒


1、花期管理

(1)杜鵑在花期應特別注意避免淋雨(尤忌暴雨),否則易造成花色減退,影響觀賞。 (2)杜鵑開花初期,應注意把t移置於“散射光”環境中(如蔭棚下),不可置於直射陽光下,否則,易造成花色變淡,甚至花瓣被炙焦。另外,應注意保持杜鵑花所在小環境的空氣相對溼度,其體措施是在附近地面上灑上一些水(注意不可濺到植株的枝葉、花朵上)。

(3)選擇移人室內的合適時間:一般應待植株上1/3的花朵半開時,再移到室內比較合適,過早會因光照不足而影響開花質盆(主要影響花色)。

(4)保持適宜的室內環境:主要使室內空氣暢通,同時,晚上要搬至室外接受夜露。 (5)開花期間應注意保持盆土的乾溼度,不宜過幹,更不宜常溼,否則將影響開花質量和造成花期縮短。 2、花後管理 當杜鵑花開到七、八成時,應及時把花朵全部摘除以保證花後植株正常生長的養分。同時,把植株移到室外蔭棚上,噴灑一次託布津或多菌靈懸濁液以防治病蟲害,並在花朵摘除後一週左右,及時追施一次花後肥(稀濃度的氮肥與0。2%濃度的硫酸亞鐵混合液),然後,進人植株的常規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