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培訓機構“蕃茄田”靜悄悄 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蕃茄田”靜悄悄 家長們心慌慌

家長稱老闆捲款跑路,股東現身喊冤,監管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厦门培训机构“蕃茄田”静悄悄 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蕃茄田羅賓森店目前未開業。 記者 張玲玲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玲玲)從3月13日下午開始,“蕃茄田”突然間成了家長們口中的高頻詞彙,這個以畫畫為主的藝術培訓機構瞬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家長們稱廈門蕃茄田的兩家藝術培訓機構老闆捲款跑路,連員工工資也被拖欠;該機構的股東卻喊冤,稱莫名其妙被“跑路”。目前,思明區市場監管局已經介入調查處理,收集投訴人繳費和合同等相關憑證,努力推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家長

突然被拉進“維權群”

蕃茄田藝術學校總部在上海,在廈門有4家加盟店,主營兒童美術培訓,其中羅賓森店和文化藝術中心店分別隸屬於廈門見智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和廈門見賢教育諮詢有限公司,法人為同一人。

3月13日下午,“蕃茄田老闆跑路”的消息在一個微信群中傳出,並引發家長們的擔憂。家長們成立了多個維權群,並梳理了兩家店的會員名單及繳納的課程費用。家長們稱,初步統計涉及500餘人,涉及金額達上千萬元。

3月14日,記者聯繫上了多位家長。肖女士說,她的孩子在文化藝術中心店上課,去年“雙11”期間購買了200節課共計18000餘元的課程。2019年年底,培訓機構告訴她,因租期到了,文化中心店要搬到翔業大廈8樓,肖女士帶著孩子去那上了兩節課,後來就通知放假了。肖女士說,3月13日下午,她突然被拉進了一個“維權群”,群裡稱“家長們簽訂的網上電子合同消失”“員工三個月沒有發工資”等。肖女士也感覺這個春節“蕃茄田”過得太安靜,在別的機構開網課的時候,他們的會員群裡卻沒有互動。

家長王先生於2019年12月在羅賓森店購買了160節價值17000多元的課程,至今一節課未上。因為一直聯繫不到負責人,他和多位家長選擇報警。多位家長表示,他們的訴求不是退費,而是希望培訓機構能夠繼續經營。

股東

沒有“跑路”,準備復課

記者隨後聯繫上“蕃茄田”羅賓森店的校長羅女士,她說欠薪事件是真的,培訓機構在1月中旬發了一筆底薪後,就再也沒有發放工資。家長維權的事件出現後,她馬上聯繫老闆,但是老闆的電話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記者通過多方尋找,最終聯繫上自稱該機構投資人的董先生。他告訴記者,莫名其妙被“跑路”讓他十分冤枉。

董先生稱,2018年,他和另外兩名投資人一起接手了蕃茄田廈門的兩家店,但是由於房租、員工工資等支出數額巨大,一直在追加投資,至今已投資170餘萬元,卻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分紅。三名股東有分工,他只負責投資,一直在北京,只有接手時來過一次廈門。該機構由宋姓投資人負責經營,但宋的家人都在加拿大,宋於大年初七到加拿大,因為疫情一直無法回國,所以才造成了“失聯”的假象。

他說,之所以被誤會“跑路”,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員工因欠薪一事消極怠工,沒有將很多網課素材轉發到家長群,引發家長猜想;另一方面,有的家長做法非常激進。

事情發生後,他一邊忙於向家長澄清,一邊尋找投資人談合作。讓他欣慰的事,不少家長對他表示理解,稱不會退費,將等待復課。

據瞭解,3月15日,董先生召集了多位校長,打算清算40多位員工被拖欠的工資,並表示他先行墊付發放,穩定團隊,為後續復課做準備。對此,記者聯繫羅賓森店的羅女士求證,她於昨日上午收到了去年12月份的部分欠薪,但其他工資仍沒有結清。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

已介入調查收集憑證

記者從思明區市場監管局瞭解到,自3月13日下午開始,他們陸續接到市民的投訴,工作人員已介入調查處理。他們先後到羅賓森購物廣場和翔業大廈的兩家蕃茄田校區進行現場核查,發現兩家機構均未開門營業。

3月15日晚,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聯繫到自稱為兩家機構實際投資人之一的董先生。董先生稱,目前暫無關停機構的計劃,因受疫情影響還在等待復工復課,現已積極聯繫家長解釋情況,並準備從北京趕到廈門進一步瞭解處置問題。

思明區市場監管局正密切關注相關動態,同時也在向投訴人收集其繳交培訓費用、合同等相關憑證,努力推動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盡最大可能維護消費者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