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災難下的倖存者:在這樣的災難中,居然還有人賺到了錢

編者注:原標題為《市場災難下的倖存者》。本文作了不改變作者原意的刪減。

市場的慘烈無需贅述,各種歷史性數字呈現在眼前,無一不在透露著一個信號:這場災難,就像一場毫無徵兆的地震,落難者隨處可見,倖存已是僥倖。

但就在這樣的災難中,居然還有人賺到了錢。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去年的 8 月 23 日,亞馬遜 AWS 在日本的服務器出現了問題,導致使用該區域服務的產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就有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使用 AWS 的幣安發現問題後暫停了用戶的充提,但使用幣安報價 API 的交易平臺卻因為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導致做市商的策略出現漏洞。

那一天,在比特幣還平穩的維持在 1 萬美金的時候, 有用戶以 0.32 美元單價買到了比特幣,在市場上幾乎沒有任何波動的時候,他們利用服務器的失誤,為當晚的西餐加了一瓶香檳。

而在時隔 5 個月後的這次災難裡,依然有人利用環境,找到了讓自己倖存的方式。

以太坊 0 元購?

一場0元購以太坊的奇事發生在3月13日。

市場暴跌,不少抵押者的倉位被爆掉,ETH 從 180 美金一路無抵抗下跌到了 100 美金以下。而依賴於 ETH 價值的去中心化 Defi 市場自然不能倖免,比如 MakerDAO 平臺。MakerDAO 的借貸邏輯是用戶超額抵押 ETH 以借出美元穩定幣 DAI,但在 ETH 價值快速下跌的時候,大量貸款跌破了閾值,系統不得不清算,換句話說就是用戶這筆借款不還了,抵押的 ETH 也得不到。

於是 MakerDAO 就有了一筆壞賬,金額超過了 400 萬美金,為了償還這筆壞賬,MakerDAO 選擇的方式是拍賣抵押物,也就是 ETH、BAT 等,用穩定幣 DAI 競價,他們需要用拍賣所得來償還債務。

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競拍也不會太有意外,喂價系統報出 ETH 當前的價格,競拍者競拍,大概率會以略低於市場價格來成交。

但這場競拍的背景是市場暴跌,異動導致投資者密集性操作,讓以太坊網絡堵了,需要遠超平時的 gas 費用才能讓礦工儘快確認轉賬。

據瀏覽器顯示,13 日上午,如果只用 44 gwei,以太坊網絡的轉賬確認時間需要 72958 秒,也就是 20 小時。

市场灾难下的幸存者: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还有人赚到了钱

而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的 MakerDAO 債務競拍也受到了影響,網絡的堵塞讓 gas 費用低的競拍者不能及時出價,導致有參與者出價 0 DAI/ ETH 都可以落錘成交。

市场灾难下的幸存者: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还有人赚到了钱

從交易記錄也可以看出 0 DAI 的競拍確實成功了,這些幸運的競拍者只花了 1 美金的轉賬手續費,轉賬了 0 金額,就獲得了一個當時價值 122 美金的 ETH。

市场灾难下的幸存者: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还有人赚到了钱

這些人無疑是幸運的,外部環境幫助他們成為了唯一的遊戲參與者,1 美金換 120 美金,盈利 11900%,這比在波動中冒險抄底玩家的賠率,要高得多。

但從另一個角度,MakerDAO 的拍賣是為了用拍賣獲得的 DAI 來償還債務,但因為網絡擁堵而導致這場發生了若干次免費贈送的情況,MakerDAO 的債務償還也是雪上加霜。

憑運氣撿貨

如果說 MakerDAO 啟動拍賣,是極端行情下團隊的無奈之舉,競拍者參與還需要一點技術門檻,但閒來無事掛個超低買單,幾乎沒什麼難度和成本。

3 月 12 日晚間,投資者們發現,幣安交易平臺的LINK/USDT交易對出現短時閃崩,一度跌至底部 0.0001 USD,這是怎麼回事?

推特網友隨後就此事向趙長鵬提問,後者的回覆讓人大吃一驚,原來有人早在幣安剛剛上線 LINK 交易對,即去年 1 月 16 日當天,開放實時交易後的 8 秒內掛了一個低價單,但一直都沒有成交,因為沒有傻子會按這個價格賣掉。

沒想到一年多後,這個掛單竟然「詭異」地成交了。「那時我們沒有價格區間限制。我們不會取消用戶訂單。」趙長鵬表示,平臺不會不承認這筆訂單,因為操作完全合理。

市场灾难下的幸存者: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还有人赚到了钱

不會因為各種原因被回滾,換句話說,即便近日 LINK 出現了較大跌幅,按照現在 2.3 美金的價格計算,這筆交易的利潤就超過了 200 萬美金,如果按照 LINK 歷史最高點 4.6 美金,那麼他瞬間就斬獲了近 500 萬美金。

100 美金成本,240 萬美金收益,真正的一本萬利。

事實上,類似這種運氣爆棚的例子,在加密行業並非罕見,除幣安和前文的例子以外,BitMex 和 OKEx 也都出現過類似情況,而且不止一次。

比如,2017 年 12 月 6 日,幣安的 XRP/BTC 交易對就曾出現過列表擊穿的情況,在極短時間內,XRP 價格被超賣到了 0.0000002BTC,這個價格基本可以忽略不計。2018 年 1 月 29 日,BitMEX 上的 ADA 合約價格,也一度跌至 0.00000005 美金,也是幾近為 0;另一家交易平臺 OKEx,則在 2018 年 1 月 14 日也出現過 0.002 美元成交大量以太坊的案例,根據官方當時的說法,當時「某交易員」在 12 分鐘內,連續 5 次通過市價單快速賣出了大量 ETH。有意思的是,當時有人分析稱,「某交易員」其實是官方的做市機器人,「大量」則是價值 1 億的以太坊最終卻以 20 美元賣出了。

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要想碰上這種撿漏的機會,除非閒的無聊,提前掛單,否則這樣的價格轉瞬即逝,僅憑手速,根本無法抓住機會。實際上,目前不少交易平臺其實已經採用了相應的價格振幅過濾器,規定了掛單價格的最高/最低價幅度,烏龍交易已經非常罕見。即便是運氣爆棚,趕上了,也很有可能被平臺介入干涉,交易被回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只是這一次,在幣安上掛單掛了一年多的這名交易員,竟然撿漏成功還成功提幣的,只能說撞到大運了。

穩妥的搬磚

在一家加密交易平臺買入某種 Token,再到另一家交易平臺賣出該 Token,賺取其中的價差,是加密圈子裡的搬磚。搬磚是自交易誕生以來就有的套利行為,屬於一門非常古老的生意,現在開著交易平臺的 BitMex 的創始人亞瑟、OKEx 的徐明星等都曾是泱泱搬磚大軍的一員。

這種搬磚在 2017 年年底最為興盛,當時韓國 Bithumb 等交易平臺還因為與其他平臺之間的價差,引發的搬磚熱,被媒體稱為「泡菜溢價」。搬磚算是一種無風險套利行為,玩家用精力換取利潤,雖然單次盈利不多。不過,隨著交易機器人和量化交易團隊的成熟,多個地區或平臺間的 Token 價差,往往在分秒之內就會被抹平,因此,如今人工搬磚的盈利空間已經非常小。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機會,這樣的賺錢機會,確實潛藏在劇烈波動的行情下。

「低價買,高價賣,這簡直就是暴跌行情中最穩妥的賺錢方式!」投資者幣學興奮不已,3 月 12 日晚上六點半開始,加密行情出現劇烈波動,而幣安、火幣和 OKEx 三家交易平臺的比特幣價差最多的時候,竟然達到了 700 多美金。眼明心亮的玩家很快發現其中的機會,「半個小時,我用兩萬塊的本金,賺了一萬多,這種機會平時可遇不可求。」

市场灾难下的幸存者:在这样的灾难中,居然还有人赚到了钱

上述投資者幾乎同一時間成交的買賣單,價差近 450 美金

搬磚這門生意,時間就是金錢。在多個交易平臺之間穿梭絕對來不及,不少投資者如今將「戰場」轉移到了主打聚合交易的平臺,「聚合交易平臺集合多個平臺的深度,只要支持的平臺間出現價差,用戶只用一個賬戶就能在多個平臺買賣,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操作一筆。」從這兩天極端行情中把握住機會的吳凌,僅僅幾個小時,就通過搬磚賺了近五萬元,本金也不過幾萬元。

據瞭解,目前市面上,瞄準聚合交易生意的已經有多家平臺,而且搬磚的機會不常出現,除非類似這幾天出現的極端的行情,或者某些獨特的 Token,可能出現暴漲暴跌的機會,整體來說一年遇不到幾次,機會轉瞬即逝。

不過,無論是 MakerDAO 拍賣、超低價掛單成交,還是新形勢下的套利搬磚,這些賺錢的機會其實都是小概率,不能當作常規投資方式。

這些看似輕鬆獲利的終歸是少數人,很多人在目瞪口呆中淪陷在極端行情裡,大部分投資者一夜之間放在交易平臺裡的資產蕩然無存。

也許這也讓很多投資者對行業失去信心,但其實面對這樣的行情,我們在整理好心情後,更多的是從變化中學習。

學習這場災難的原因,學習主力控盤的邏輯,學習在災難前有哪些被忽略的信號,為下一次做準備。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行業發展的一面,比如在中心化交易平臺全部宕機的時候,DEX 雖然也有種種問題但依然可以實行操作。

希望大家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行業仍有信心,最後提醒大家,近期市場變化莫測,請注意風險,謹慎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