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與光緒悽美的愛情故事(一)


珍妃與光緒悽美的愛情故事(一)

珍妃(1876年-1900年),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祖父裕泰,陝甘總督;其父長敘,禮部侍郎;其伯父長善,廣州將軍。

    珍妃自幼聰慧,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月,年方十三,選封珍嬪。第二年二月入宮,得到光緒的寵愛。她“喜作男子裝”,與光緒“時常互換裝束,以為遊戲”。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因慈禧六旬慶典,被晉封珍妃。

    當年的珍嬪有什麼被人刮目相看的驚人之舉而受到慈禧老佛爺和光緒皇帝的寵愛並且冊封為珍妃的呢?

    原來,清朝歷代帝王汲取當年明王朝的教訓,始終限制和皇帝、后妃朝夕相處的內侍的權力,以避免他們勢力膨脹,形成難以控制的宦官專權。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掌握實權的時候,一些大太監由於受到慈禧太后的寵信,有恃無恐,變得飛揚跋扈起來,貪得無厭,到處勒索。

無論誰人進宮都免不了被太監敲竹槓。上至堂堂的大清國皇帝以及嬪妃,下至經常入宮的王公大臣,常常被逼無奈,只好遷就那些貪婪的太監,從而使宮廷中勒索之風愈益猖狂。

由於在慈禧太后面前始終沒有人敢於揭發,所以成為清政府的一道黑幕。


珍妃與光緒悽美的愛情故事(一)

    慈禧太后是大清帝國的第一號權力人物。那些靠看主子眼色過日子的太監當然是最勢力的人了,所以,他們常常犯上作亂,向堂堂的大清王朝皇帝收取請安的費用。

光緒皇帝每天都要向慈禧太后請安,而且做事極為小心謹慎,惟恐慈禧太后不高興。太監們摸準了光緒皇帝怵慈禧太后這一點性格,便毫不客氣地給光緒皇帝規定請安門例的價錢,每次請安都要紋銀五十兩,如果不交那就想壞主義難為。光緒皇帝擔心慈禧太后怪罪,只好暫忍一口氣。

皇后、嬪妃見太后的宮門費自然也不得豁免,只是比光緒皇帝逐級減少而已。她們只有乖乖地向太監們支付這一筆筆賄賂金才能夠安身,否則的話,就難免飽受凌虐。

    宮中的規矩本來就多,慈禧太后對后妃們的要求也較嚴格。后妃們每天必須向慈禧太后請安,誰也不能例外。如果誰沒給慈禧太后請安,或者是請安不是時候,都要受到責怪,甚至會遭到懲罰,最起碼是恩眷漸疏,於己不利。日常生活中的請安雖不像盛大典禮那麼繁瑣複雜,以跪安代替了叩頭,同時說一句:

“請皇爸爸安!”

或者說:“請老祖宗安!”

便可站起身來等候慈禧太后發話。然而慈禧太后回話學問可就大了。

如果她說:“去吧。”這就意味著后妃可返回宮內。

如果她說:“喝碗茶去”或“下去歇歇吧!”這就是要后妃到院內其他宮殿裡去,不能馬上回宮,等會兒沒事方可回宮。

如果她一言不發,后妃只能悄悄地站在一旁聽從吩咐,不能離開。每逢此時,后妃多要遇上些不順利或倒黴的事情。

為免受處罰責怪,后妃們也只好賄賂太監們。天長日久,這筆開銷的數額之大也讓后妃們蹙眉,甚至有人為此想不開而痛哭流涕,尋死覓活。


珍妃與光緒悽美的愛情故事(一)

    朝廷的王公大臣、文武官員常奉召入宮,這些高級官員、有功之臣誰也無法免受太監的捉弄、敲詐,最後還得破財免災。

因為無論是誰,不向太監交納數額令人咋舌的“宮門費”就休想入宮。

左宗棠是有名的“鹹同中興”的功臣,又是平定西北之亂的英雄。他一向憨直,對慈禧太后也不曾卑躬屈膝。卻遭到太監的算計,吃了啞巴虧。

    就在他平定西北、收復新疆班師凱旋迴京後,入宮覲見了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熱情而又溫和地與左宗棠侃談達一個多小時。君臣二人都覺談得十分投機,當左宗棠興奮地離去時,竟然忘記拿起放在地上得帽子。

光緒皇帝發現後立即派太監追上去還給他。誰知,為這頂帽子,左宗棠交了整整三千兩銀子!可以想像,太監們敲起竹槓來心腸有多麼黑!

珍嬪、瑾嬪這剛入宮不太久的姐妹倆自然也是太監們敲詐的對象,性情各異的姐妹倆對於貪得無厭的太監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嫻靜柔懦的瑾嬪在捉襟見肘時,只是愁眉緊鎖,暗自流淚。

珍嬪則不然,她有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願意忍受那些閹人宰割。

難得她小小的年紀有這股不畏權勢、不信邪,敢與惡勢力抗爭的膽量和勇氣。在市儈們的眼裡,這也可以視為是年輕幼稚,不考慮利害深淺。事實上,正式因為較少思前想後為今後打算,所以才會挺身而出,針砭時弊,這使她無法避免受到傷害。

她哪裡知道這清宮中烏煙瘴氣、邪惡橫行,完全是那老佛爺慈禧太后縱容默許的結果。

慈禧太后本人私生活方面敗德壞行、奢靡無度,正是群小得勢的最好條件。整個宮廷中的太監差不多都抱過她的粗腿,願當她的心腹耳目。她當然要對忠於自己的群小施以懿恩。實際上,也用不著花一文錢,她知道只要對太監們的歪門邪道既所謂的財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看見就可以了。

連慈禧太后也沒有料到,她所憐愛的小珍嬪竟像是一匹烈性馬,給她出了這道難題。


珍妃與光緒悽美的愛情故事(一)

一天,珍嬪又按照慣例去向慈禧太后請安,守門的太監毫不客氣地擋住珍嬪索要紅包,珍嬪頓時火不打一處來,臉一沉,大聲地說:

“今天,珍主沒有銀子了!”

說著,珍嬪連正眼都沒看那討厭的太監一眼就徑直進入了慈禧太后的寢宮。

她再也不想壓抑自己的滿腔怒火了,連珠炮似地向慈禧太后揭發了內侍太監對宮眷們地勒索和擾害,戳穿了宮廷內部開銷浪費極大的事實。她的態度是那樣堅定,語調激昂,言辭激烈,擲地有聲,絲毫沒有任何掩飾,最後她說:

“孩兒想請老祖宗明鑑,千萬不要讓這些群小再肆意妄為下去,應該制止陋規,整肅宮廷。”

聽慣了奉承話的慈禧太后哪受得了這種質問。

珍嬪的這番話語使心理上毫無準備的慈禧太后張口結舌、目瞪口呆。

一向伶牙俐齒的慈禧太后被搶白得一時語塞,無言以對。慈禧太后又氣又惱,氣的是跪在自己跟前的珍嬪竟然如此膽大妄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惱的是她小小年紀,居然能有這樣的主見,得理不讓人,讓自己下不了臺。

可是慣於玩弄陰謀詭計的慈禧太后並沒有對珍嬪發作。她強壓怒火,儘量使自己迅速地恢復常態,並在臉上擠出一絲笑意,用溫和的語調,好像十分慈祥地將珍嬪勸說了一番:

“孩子呀,你別這麼生氣了,看為這些奴才氣壞了身子,不值得。你先消消氣,去去火。這些不爭氣地東西!看我怎麼狠狠地懲罰破壞宮裡規矩的奴才。”

老謀深算的慈禧太后用幾句敷衍的空話對付了珍嬪。

涉世不深的珍嬪當然不會再鬧下去了,輕信了慈禧太后的話。

她哪裡知道她在慈禧太后面前揭開宮廷太監的黑幕,真無異於捅了馬蜂窩,把自己放到了那些群小 對立面的位置上。

千萬不要小瞧那些閹人們的作用,他們慣於煽風點火,在有意無意之中就把陷阱挖好了,然後落井下石,置人於死地。珍嬪後來之被囚、落井,誰能說與此事沒有某種聯繫呢?

當珍嬪在清宮內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時候,光緒皇帝也以驚奇和傾慕的眼光注視著他的小妻子。

雖然在霸道橫行的慈禧太后手下,光緒皇帝常常顯得懦弱無能、唯唯諾諾,但是人畢竟是有個性、有思想、有意志的高級動物,何況受過系統教育的年輕皇帝,更不願永遠在太后的淫威下苟且一生。

他和她的情緣從此開始。

    欲知後事,請看下半部分,每日更新歷史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