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點亮青年思想之光

人民日報(海外版):點亮青年思想之光

人民日報(海外版):點亮青年思想之光

近年來,電視屏幕上出現了《百家講壇》《開講啦》等一批知識分享類的文化節目,將課堂搬上屏幕,颳起了知識之風。作為最新湧現出來的一檔知識分享類節目,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藝頻道和喜馬拉雅聯合出品的《一堂好課》,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贏得了不俗的評價。

《一堂好課》通過邀請12個領域的大家,以“露天課堂”的形式為青年人帶來知識的分享、思想的啟蒙。這12位大家即主講人不僅有紮實的理論知識,而且有深刻的實踐,在各自領域有很多案例和經驗可供分享。無論是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談“改造”故宮,還是導演陳凱歌暢聊《大閱兵》幕後,或是作家王蒙回憶幼年時的文學情緣,抑或是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軔回顧60年航天事業,主講人皆以可感可親的故事入手,進行入情入理的講授。

人民日报(海外版):点亮青年思想之光

整季節目,思政課主講人金一南的“忘記過去不但意味著背叛,意味著將來可能還要重複”;文博課主講人單霽翔的“文物得不到保護的時候是沒有尊嚴的”;文學課主講人王蒙的“文學挽留了青春,文學讓我們永遠不老”;外交課主講人張維為的“中國人要自信,中國年輕人更要自信”;航天課主講人戚發軔的“一定要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的、苦難的歷史,會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每一位大家的講述與教誨,都點亮了年輕人的思想之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点亮青年思想之光

《一堂好課》的關注點和落腳點始終落在年輕一代上,希望能在年輕人中傳遞一種更加積極向上的追求,那就是對知識的追求,讓尚學之風成為社會新風尚。收視數據顯示,節目開播之後,年輕受眾佔比不斷攀升,其中4歲至14歲年齡段觀眾較開播增長了22.6%,15歲至24歲年齡段增長了近30%。與此同時,這檔節目在週日晚間播出時段也直接拉動了央視綜藝頻道的年輕化收視和高學歷收視,前者增長33.6%,後者增長近40%。鮮明的文化屬性和強大的師資陣容,使得《一堂好課》在電視屏幕之外的表現同樣出色。截至目前,節目在喜馬拉雅上播放已超億次,最高單條音視頻節目“百年苦難”播放量達1566萬。

人民日报(海外版):点亮青年思想之光

《一堂好課》最後一期節目裡,“好課班主任”康輝代表《一堂好課》將12位主講人的講義手稿捐贈給中國國家圖書館,和課程相關的所有資料和課件也會被投放到公共閱讀空間,讓好課的精神能量持久滋養人心。此外,為進一步配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日向全國各級廣播電視臺組織分發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精選的《一堂好課》等7檔優質節目版權,節目於2月至8月期間會在各級廣播電視臺播出,豐富全國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点亮青年思想之光

作者:湯浩 總檯央視綜藝頻道節目部策劃評估組負責人,《一堂好課》節目模式研發、總導演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3月16日 07版)

更 . 多 . 精 . 彩

慎海雄:加強傳統文藝節目創新

許嘉璐:和詩以歌,精神和鳴

潘魯生:主旋律創作彰顯中國精神

康震: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一堂好課:用思想之光嘉獎向學之心

康輝:一堂課,怎樣才算好?

在《一堂好課》聽單霽翔講風雨橋的故事

大概念和小切口組成的“一堂好課”

主編/凌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