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溼,強化生態環境發展

全面建立森林溼地長制,落實 各級政府溼地保護主體責任,是推進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 措施,也是促進東營生態環境改善主要 途徑。 加快推進溼地城市建設步伐。繼續 抓 好《 東 營 市 溼 地 城 市 提 升 實 施 方 案 (2019-2020)》和《東營市建設溼地城市方 案》的落實,建立健全溼地保護管控機制 和保障機制,積極構建完善的自然保護 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護小區等溼地保護 體系,通過開展庫塘、河灣、窪地、溝渠等 溼地修復,形成佈局合理、連通有序、灌 排暢通、循環良性、生態健康的溼地生態 格局,實現雨季蓄水,旱季供水良性循 環;同時,採取林、草、溼科學結合,打造 全市最美溼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 溼地城市。 積極提報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溼地 建設項目規劃。除了天鵝湖、東八路、東 三路等中心城區溼地項目規劃外,針對 市裡重點實施的白鷺田園溼地、辛安-機 場沼澤溼地、森林溼地公園、廣南-廣北 水庫、支脈河帶、濱海溼地、西馬樓溼地、 萬象林場溼地等多個片區溼地的新建和 提升工程,以及各縣區轄區內應當修復 打造的河流、庫塘、灘塗等溼地自然景 觀,科學謀劃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溼地 生態修復項目,建立項目庫,並納入“十 四五”發展規劃,成熟一個實施一個,確 保溼地保護面積有序增長。開展溼地生 態保護和修復、景觀提升、合理利用、保 護能力建設等各項工程建設。 促進溼地資源合理利用。通過合理 開發利用溼地,發展溼地經濟,打造溼地 文化,實現以“以溼養溼”的目標。依託優 勢溼地資源,推進溼地生態旅遊業、溼地 生態農業、溼地資源加工業、溼地文化產 業各項發展。積極探索溼地產業扶持政 策,加快培育產業典型和龍頭企業,培植 溼地產業品牌,提高產業知名度,促進溼 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民增收致 富開闢更廣闊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