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大府井村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東北,東鄰東伍村,西望東兆餘村,南與南伍村接壤,北與簡王井村毗連,位於長安少陵塬的北部。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大府井村,始建於明初,村北有明代秦王朱樉及其子嗣的陵墓群,因朱樉為第一代秦藩王,被稱為“大府”,而為他生前修建的陵墓稱“井”,因此,坐落在墓旁的村子由此得名,故稱大府井。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朱樉系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子,洪武三年(1370)被封為秦王,後於1378年就藩於西安,鎮守關中和西北,洪武二十八年(1395)薨,葬於今大府井村東北。因村子和秦王墓有著很大的關係,故重點著墨幾句。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花海包圍的朱樉墓

墓冢現為圓錐形,坐北面南,封土堆高約20米,周長約187米,坐落在鴻固原的最高處,明代其它諸藩王墓環拱周圍,使其處於主陵的位置。西北有陪葬墓1座,東南有陪葬墓4座,這4座墓主應該就是根據嘉慶《咸寧縣誌·陵墓誌》的記載,這4座墓的墓主應該就是秦隱王、秦僖王、秦懷王、秦昭王。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但是因其它幾座墓地面均無實物,除已出土的昭王次妃蕭氏墓誌能證明昭王墓的具體位置外,其餘幾個秦王墓很難確定其具體的位置。除此之外,據《西安府志》的記載,郡王中的安王和莊王也應當葬於此地。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墓南神道旁現存有大型石雕14件,由南向北分別為:華表1對,身為八稜形,頂為天祿,高3.46米;石蹲虎1對,高1.54米,寬0.47米,昂首豎耳,站立於長方形石座上;石羊1對,高1.3米,長1.3米,呈站立狀,雙角蜷曲,昂首前視,其中一隻埋於土中;石麒麟1對,長2.42米,高1.8米,遍體鱗甲,刻工極精,是這批石刻中的最佳作品。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石馬2對,高1.73米,長2.27米,站於長方形石座上,馬身鞍轡齊備;蹲獅1對,高1.37米,寬1.1米,張口瞪目,其勢兇兇,蹲於門闕兩旁的石臺級上;石人2對,高2.9米,寬0.81米,均身披博衣大袖短袍,內束玉帶,腳穿雲頭鞋,其中文官2人,頭戴無腳幞頭,雙手持有笏板,而武官2人,頭戴七梁冠,雙手握有寶劍,威風凜凜。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據老人回憶,十多年前神道兩旁的兩個華表頂上的獅子頭還在,後來一個讓雷擊掉了,另一個聽說讓人偷走了,石碑子也不見了,只剩下了一個石龜底座。即便如此,這些雕刻於明朝初期的石刻,造型刻工極其精美,是明代石刻藝術的精品。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殘缺的龜石

同時,縱觀朱樉墓的封土堆和石刻,不僅其規模檔次,在明秦藩王十三陵中當居首位,同時還有一些僭越禮制的現象。如明朝規定藩王“塋地周圍九十步,墳高一丈八尺”,而朱樉墓雖經風雨侵襲,仍然有約20米高;再比如明朝規定陵墓石刻“諸藩墓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馬、望柱各二”,而朱樉墓的石刻,除上述禮制所述外,還有石麒麟、石獅,石馬甚至有2對,這些看似非同尋常的現象,可能與西安在當時全國所處的重要位置,以及秦為“天下第一藩國”有著很大的關係。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歷史變遷

據相關史料記載,明朝西安府由咸寧、長安兩縣東、西分治,農村設鄉、裡二級,大府井歸當時的咸寧縣南鄉管轄。清代改鄉為倉、廒,大府井屬城東南十五里的三兆倉管轄。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1913年2月咸寧縣撤銷,大府井隨咸寧縣併入長安縣,1934年起實行保甲制度,1949年保甲制度取消後於1958年劃歸西安市,至1983年,大府井成為長安縣674個村民委員會之一,1989年屬杜陵鄉管轄。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村中曾先後開辦電線廠、化工廠、翻砂廠、磚廠、鞋幫加工廠等集體企業。其中,杜陵電線廠於1979年建廠,原為杜陵公社大府井大隊第一生產隊企業,1987年轉為村辦,實行股份制,生產三類50多個規格的軟銅線、銅線和鋁線。至1989年,全廠年總產值達208萬元。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原小學由大府井、棗園、南伍、簡王井4村聯辦,但因長期在舊廟辦公學習,教學條件很差。1997年,村兩委會聯合各村投資40多萬元,修建2層13間教學樓,並一舉榮獲縣級“文明單位”稱號。後根據學區劃分,在東兆餘村小學入學。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大府井先後被西安市第七醫院(今胸科醫院)、第十醫院(今精神衛生中心)徵用113畝土地,並相繼修通向西、南、北三個方向的出村水泥路,與繞村而過的雁環公路、雁引公路、西柞高速公路等交通幹線,共同組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2016年後,隨著網絡的傳播,已經沉寂了許久的大府井,再次映入了大家的視線當中。不是因為它是“露天曆史博物館”,而是因為秦王墓周邊的近三百畝花海,紛至沓來的遊客,讓這裡迅速成為了熱點,從那時開始,六百年的藩王歷史遺蹟,再次“翻紅”,成為了一處西安周邊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大府井:三百畝花海環繞的秦王遺蹟地

PS:烈士英明,在此向英勇的大府井英雄致敬!

張鴻熙(1938~1966),杜陵鄉大府井村人,中共黨員。196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某部隊十八分隊區隊長,1966年12月在甘肅省榆中縣因公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