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日,筆者來到位於關嶺自治縣新鋪鎮的大盤江村。在其他地方仲春剛至,氣溫偶涼時,該村正午時分溫度已然達到32攝氏度,恍如夏季。
乘著好時節,好天氣,大盤江村的村民開啟了種瓜“進行時”。在村道上,隨處可見挑著瓜苗的村民洋溢著笑容,往田間趕去;在田地中,瓜農們打窩、加肥、栽種、澆水,每一道工序都很是專注。
“我們村的西瓜甜得很,現在種下去,5月份就能賣了,一畝地能有8000元以上的收入。”正在種瓜苗的老媼羅代芬,赤著腳踩在泥土裡,弓著腰將株株瓜苗種下。
緊鄰北盤江,氣候如溫室,這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大盤江村的西瓜長得快、味甘甜、個頭大,在關嶺縣內外小有名氣,以至於每年收瓜時,村子裡車水馬龍,人潮湧動。
該村村支書吳海是地地道道的大盤江村人。他告訴筆者,三月耕耘,五月收穫,這20多年來,“盤江”西瓜已經成為當地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之一,每年驚蟄前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耕地種瓜。
“村裡的西瓜品質好,歷來都不愁賣,一到時間,收瓜的水果商聯繫村委或瓜農,開著貨車直接到村。要說對西瓜產業幫助最大的,還是交通的鉅變。”吳海說,在2014年以前,西瓜收成了,當地老百姓要想運出去賣,那可得費老大勁,老少上陣,肩挑人抬,運到公路上才能賣掉。自脫貧攻堅戰的號角聲響起,村裡通了通村路、通組路,串戶路、機耕道也得到全覆蓋,生產碼頭也新建了2個。“貨車直接到田邊,老百姓賣瓜不再難。”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在浙江務工的吳代峰推延了返崗的時間,兩兄弟帶著妻子把地翻了一遍,種下了3000株瓜苗。“能按時把瓜種下,多虧了村裡及時為我們聯繫了化肥。”
疫情防控期間,當地群眾無法外出購買化肥,便向村支兩委反饋。吳海知情後,為了不影響群眾春耕時節種瓜,積極向上級反映,經新鋪鎮黨委政府與縣供銷系統對接,在2月中旬順利將300包化肥送到瓜農家中。
“在瞭解到縣供銷系統的‘買一贈一’的政策後,我們村支兩委的幹部們都動了起來,挨家挨戶宣傳該政策,並對各家各戶所需要的化肥數量進行詳細統計。”吳海說道。
據吳海介紹,大盤江村除了農戶們自種的西瓜產業外,村合作社還利用縣匹配的扶貧項目資金,花大力氣開墾集體荒山,發展種植花椒、蜂糖李等經濟產業;並依託北盤江,發展了佔地70畝的魚塘設了15個垂釣房。
多產業發展,讓大盤江村產業不再單一化,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務工崗位。“村裡利用195萬發展了1000畝的蜂糖李,今年就能掛果;同時,分兩批發展了2000畝的花椒,第一批1000畝每畝獲得880元補助,第二批每畝獲得1200元補助。”吳海說,大盤江村耕種土地面積較少,大多是農戶自種西瓜、稻穀;為了促進村裡的經濟發展,村支兩委因地制宜,向山要地,積極開展產業結構調整,不僅讓山綠了起來,也讓村富了起來。(文/圖:高智)
點擊查看人民網貴州頻道新冠肺炎疫情報道
閱讀更多 金臺資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