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春天——堅守我市抗疫一線護士小記

播種春天——堅守我市抗疫一線護士小記

在淶水縣醫院,進駐隔離病區的工作人員共有23名,24小時處於備戰狀態,收治新病人、轉運病人,搶救、會診、消毒……隨叫隨到。“我來!”李穎,27歲,淶水縣醫院兒科護士,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時候,她衝上一線。那天是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該院隔離病區收治第一名留觀病人,需馬上組建醫護團隊。因患者為6歲孩子,需要兒科護士,李穎得知後主動報名。其實,她的孩子剛剛一週歲,還在哺乳期。

在隔離病區還有很多這樣可愛的人:護士張翠,是兩個孩子母親,她把年幼的兩個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後,欣然前往隔離病區工作;護士長張曉萌,自進入隔離病區,夜以繼日地堅守在病區一線,嚴格培訓、監督所有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及消毒工作,沒有絲毫懈怠。他們說:“我們處於隔離狀態,就不需要區分上下班了,儘量把工作都承擔起來,這樣可以減少醫院往隔離病區增派醫護人員,也能保證醫院各科室正常工作的開展,保證醫院普通病區患者的診療需要。”

在易縣醫院,同樣有一群這樣可愛的人。1月20日,易縣醫院骨二科護士王維主動請纓,選擇首批進駐縣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她說:“當武漢同仁、全國各地醫護人員在疫情面前選擇逆向而行時,我願做這洪流中的一滴水!”從1月20日到1月31日,進駐到隔離區的醫護人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不變的只有王維。她從一名傳染病區“新”兵,升級為一名“老”戰士。每進一批,她都要培訓一次。在大家眼裡,她就是這個團隊的“定盤星”。1月31日下午,王維走出感染病區,為全院進行了穿隔離服培訓。晚上匆匆看望了家人,2月1日,又主動回到“戰場”。

拎起一大桶純淨水,她仰頭就灌了下去,酣暢淋漓,似乎可以把一天的疲憊一掃而光,太渴了……這個像“漢子”一樣豪爽的市第一中心醫院感染科護士長說:“一個班兒下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渴。”每天6個小時的堅守,一層一層脫掉防護服後,他們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頭髮像剛洗過一樣。實在太渴了,這麼久沒有喝水又出這麼多的汗,段亞輝等不及把水倒進杯子裡,一把舉起一大桶純淨水咕咚咕咚喝了起來,這一口氣就喝掉了至少1000毫升。“亞輝,你喝水的樣子真好看!”戰友們豎起來大拇指。

是的,她們的樣子都那麼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