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跟老人住一起?有問題如何解決?

東林散人


年輕人結婚之後最好獨立生活,兩代人儘量不要住在一起,這樣各自方便!

如果需要老人幫帶孩子,可以住的近一點,老人發揮餘熱帶一下孫子,互相有個照應,如果有條件自己解決,儘量給父母多些自由!


亦文亦武L


我們在外面上班,夫妻雙方如果都工作忙的話,經常會說一句話,家有老人是個寶,為什麼這麼說呢?

①老人在家可以讓我們回家有熱飯熱菜

從小到大,吃遍酒樓飯店,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好吃,因為小時候的味道伴我成長,終身難忘。

②工作忙時幫忙照看下孩子

有時候你忙到很晚還沒回家,你回到家了不想動,孩子要人帶去玩,老人可以跟孩子們出去溜達溜達!

③更好的開展家教

現在很多家庭沒有跟老人在一起住,導致我們在家裡沒辦法教育孩子傳統的孝道文化,導致家裡教出很多沒有感恩心的白眼狼孩子,教育不僅是言傳,更多的是身教,因為我們只給孩子付出,沒有在孩子面前實踐對自己老父老母的孝道,孩子們沒有看到自己的爸媽對爺爺姥姥做什麼,所以自己對自己的爸媽也不知道怎麼的感恩。

以上是有老人的好處,但是跟老人一起住,也會有很多矛盾,怎樣避免呢,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

①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父母畢竟年紀大了,身體健康,行動反應,都不能跟年輕人比,因此作為子女要學會體諒他們,減少抱怨和指責。

②作為老人,在跟子女一起生活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不干涉原則。子女的生活不干涉,孫輩的教育不干涉,讓年輕人自己去處理他們的事情。老人們要時刻有邊界意識,就會減少矛盾。


黃祥福


我覺得和老人住在一起挺好的。孩子,生活。工作,爸爸媽媽沒少忙活,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不在了。爸爸呢是個愛打牌的人。生活條件也不好。所以我很小就沒有讀書到外面打工自己養活自己。也許是命。我的老公也苦命人。親生父母很小就不在了。也沒讀幾天書。現在孩子的爺爺奶奶是養父母。樸實而勤勞,剛開始,他們對我們也是有戒心的,畢竟我老公到他們家已經記事了,我們沒想那麼多。只有以心換心,一家人和睦一定會好的。我到這個家也10幾年了。現在我們一家人很幸福也非常融洽。


hong9991


本人不支持和老人同住,我們家就是老人要求和他們一起住沒同意,結果老人為了心痛兒子讓兒子一起住了,十幾年過去了這個相親相愛的一大家人散了,過年就我和老人在一起的弟弟回家,其他人跟本不回,原本不是這樣的…


用戶129526389032


你問這個問題就是還沒住在一起,我勸你還是分開住,每個人生活習慣不一樣,住在一起難免摩擦起火,偶爾過去一次估計還會歡迎的不行,天天在一起住,估計天天被叨叨的夠嗆,當然啦也有好的相處的婆婆,前提是你遇到的那個最好是的。


闖他房戰地為王


該不該和老人住一起?這個問題不能一刀切,我有我的看法!

農村或者城市有錢有本事,或者吃公家飯有退休金的,可以和兒子兒媳一塊住,吃喝老人全包了,還能給兒子兒媳零花錢,這樣的公婆才是好公婆,不易發生婆媳矛盾。作為公婆家裡蹲狗屁本事沒有,和兒子兒媳住一塊這不是討人嫌嗎!?不發生婆媳矛盾才怪呢,兒媳怎麼看公婆都不順眼!


情感驛站鈑金專家


我是過來人,曾經和老人一起住過,也分開住過,也和老人在同一個棟樓不同房號住過,總之體會很多[偷笑][偷笑]

剛開始結婚時和婆婆公公同住一棟樓的不同的樓層,各上各的班,各進各的屋,但同在一起吃飯,語言交流就只在飯桌上,沒有發生丁點兒不愉快的事。有了孩子後家庭氣氛也活躍起來,大家爭著愛孩子,抱孩子,漸漸地為了孩子產生了些小矛盾。沒多久婆婆公公搬新房了,孩子和保姆和我們一起,吃飯大家還是在一起,這時的矛盾比以前少了,因為每次都是為孩子引起意見不合。我是教師性格比較外露,公公婆婆是醫生性格比較內向,每次發生意見不統一時,我都主動儘量解釋力求統一,有時為了家庭和諧還得讓步。再後來因為工作調動雖然同在一個城市住,由於距離較遠只有分開吃,每週未回家一趟,幫兩老人買些東西,這時雖然沒什麼意見但操心更多,有時間還得跑去看兩老,特別是兩老生病了更忙,我們又上班還得天天去照顧。這種情況我們又合在一起了,矛盾又開始了,不過大家通過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體會到分是解決矛盾,合也是為了解決矛盾,只要彼此之間互相謙讓,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關愛,和諧家庭就產生了。

結論:最好的就是住在同一棟樓不同的單元,有點距離,又不遠,隨時都可以聯繫,又避免了年輕人與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對撞,又可以互相照應,現在我家就是這樣[偷笑][偷笑][偷笑][玫瑰][玫瑰]我很喜歡,也很滿足。


徐林碧149456976


以我的經驗,我感覺還是不要住一起好

第一竟管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幫忙做飯,但是真正住在一起,你會發現,家長裡短,雞毛蒜皮的事大多了,多的可以讓一個人發瘋,讓一個人抑鬱,

第二到時再看能回家吃上熱乎的飯,孩子有人幫忙帶,那真是不值一提,住在一起弊大於利,如果大姑姐小姑子再參合進來,那感覺會更糟糕。

因為你和老人住一起,他們回家看媽,免不了多打交道,

所以可以分開住,如果想讓老人幫忙,而又方便照顧到老人,可以住的離的近一點,千萬別再一個屋簷下,以前我們就是一起住的,我發現問題太多了,所以早早的租房住搬了出來


農村大航


該不該跟老人住一起?有問題如何解決?

這個問題需要就各個家庭的具體情況而決定。

因為觀念和生活習慣有差異,老人和小輩住在一起多少都會有些矛盾存在。兒女成年後和自己的親身父母都會有矛盾出現,何況是媳婦和公婆,或者女婿和老丈人丈母孃沒有血緣關係的呢。

至於該不該和老人住一起,我覺得首先要分析清楚利弊。

如果老人年事已高,獨自生活能力慢慢變差的話,小輩應該與老人住一起,盡到做小輩的贍養義務。可能有人會說可以請保姆照顧老人,且不說一些保姆虐待老人的駭人聽聞的新聞,就一個外人即便照顧得很好,也始終代替不了兒女的關懷和照顧。“他們養你小,你養他們老”。可能也有人會說自己工作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老人。那麼在自己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請一個保姆在自己上班的時候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下班回去後能看到自己的兒女,對於老人來說已是莫大的欣慰。

傳統的父母在自己能自理的情況下,很多都不願意麻煩子女,甚至都還會想著幫兒女一些忙,比如帶帶孩子,做做飯,做做家務等等。父母永遠都是在為兒女操心,有了孩子的父母更應該能體會自己父母的苦心,“養兒方知父母恩”。

還有一點就是做子女的也應該徵求老人的意見,如果父母願意和兒女住,就該和老人一起住。如果老人自己覺得不方便,不願意和兒女住的話,也順著老人的意見便是。“百善孝為先”,孝順孝順不是說兒女自己覺得是為了老人好,給錢給物或一起住就是孝順了,能順著老人的心意才是孝順。

所以該不該和老人住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但無論怎麼決定都要以孝順老人為前提(這裡請注意不是“愚孝”)。

如果住在一起有問題要怎麼解決呢?

我的建議是開誠佈公地溝通,出現問題是需要解決的,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一個家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矛盾,切記不要壓制問題,出現問題就及時解決才不會引起更大的矛盾。

我是生活情感分析師多旺吉,感謝關注!


多旺吉


主要看你的經濟條件、老公的態度,還有換位思考的問題。

1.有的家庭,男方家只有一套婚房。那就不是該不該的問題,只能一起住,沒辦法。

2.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和老人分開住。但最好保持緊密距離。例如同住一個小區,同住一個樓棟,又或者和老人的距離保持一碗湯熱度的距離。這樣既有隱私,又可以在關鍵時候互相往來。

3.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接送,做飯,衛生,家裡有老人還是幸福很多。你想想請保姆的費用,貴著呢。老人願意幫忙照顧還是放心些。

4.和老人在生活方式和育兒理念上不同很正常。關鍵在老公的立場和態度。

我們家,如果有分歧,我和我老公先達成共識,這個很重要。然後我老公搞定我婆婆,我搞定我媽。平時,安排對方和老人增進感情,畢竟自己爸媽什麼脾氣,當子女的最清楚。好人都讓對方做,我在家裡總幫著我婆婆說話,說啥都說聽咱媽的。帶婆婆買衣服,旅遊,給老公做好吃的,婆婆總是笑呵呵,也聽我的。我老公當著我媽面,又是和我倒水,又是幫我洗碗,我媽也笑呵呵,還總對我說讓我對老公好點。基本上婆婆和媽搞定了,公公和爹都不出聲。

媳婦和老人相處好,一定要老公明裡暗裡幫忙。再加上我們也換位思考,多想想老人的需求,脾氣性格,儘量滿足。還有孩子也可以幫忙,說些好聽的話,也有利於老人心裡舒暢,產生共情,願意理解你。否則,不是一個級別很容易被ko。

5.如果老人是喪偶或者身體不好,這種狀況屬於特殊情況,要依據特殊情況處理。一般這種情況最好還是住一起陪伴一下。

6.萬一遇到油鹽不進的奇葩的老人(我是沒遇到哈)那隻能靠你老公的立場和態度了。能分開肯定分開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