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寶爸寶媽們帶新生嬰兒睡覺的?談談你們的感受?

合肥色選


您好,我是【好媽媽學育兒】,用自己親身帶娃的經歷,陪你一起分享有趣的育兒知識!

關於帶新生兒睡覺這個話題,我是深有感觸。

一、生完大寶以後

生完大寶以後,我婆婆心疼我剖腹產,而且平時睡眠質量就不好。所以出院以後大寶一直跟著婆婆睡,晚上孩子需要餵奶,哭的我醒了我就去婆婆屋抱過來餵母乳,如果我不醒我婆婆就喂大寶奶粉。

這樣不用守著孩子,我和我老公晚上都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所以整個大寶的孕期,我休息的特別好,月子起來神清氣爽。


二、生完二寶以後

生完二寶以後,我婆婆的意思是讓大寶跟著我睡,她帶二寶睡。但是我太心疼她了,所以二寶一直我帶著睡。

不得不說有了二寶以後,和寶爸一起睡,太考驗我的神經系統了。每天晚上二寶的夜奶和寶爸的呼嚕聲,再加上擔心寶爸會壓到寶寶,所以晚上想好好睡基本上是一種奢望。

晚上倆人都睡不著,第二天沒精神。逼不得已,我讓我老公搬去了書房睡,從他沒守著二寶開始,我才能踏踏實實的睡覺,一晚上除了喂夜奶,也能得到基本的休息了。平時偶爾一起睡沒問題,老公喝酒或者太累的話,我是不敢讓他和寶寶一起睡的。直到二寶一週歲多點,才敢讓老公和二寶一起睡。


三、帶孩子睡覺的注意事項

如果實在沒有其他的選擇,需要寶爸和寶媽一起帶孩子睡得情況,有以下幾種情況可以選擇。

1、嬰兒床

如果嬰兒不吐奶的話,可以讓寶寶自己睡嬰兒床,不但誰都能休息好。寶寶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我家的兩個寶寶都吐奶嚴重,所以我沒敢讓寶寶一個人睡嬰兒床。

2、讓寶寶在一個人的一側,儘量不要夾在兩個大人中間

誰也不是故意傷害寶寶,但是總有人精力有限,如果讓寶寶睡到兩個大人的中間。很容易翻身的時候將被子或者胳膊壓到寶寶的身上。尤其是新生嬰兒,也沒有力氣去推開。所以儘量用護欄擋住一側,讓寶寶睡到一邊。


3、買拼接小床,讓孩子在一邊睡

現在很方便的就是,床上用的圍欄或者拼接床很容易就買到了。一般臥室加一個拼接床是沒有問題的。我家二寶一週歲多,老公和她一起睡的時候,就是加了一個拼接小床,太方便了。

4、如果寶爸工作性質不一樣,或者喝酒了,就不建議陪伴寶寶一起睡了。

醫生、司機等等這種白天很耗精力的工作,就不建議寶寶和寶爸經常一起睡了,新生兒夜奶頻繁,建議可以分工看孩子。


結語:事實來說,確實是有了孩子以後,睡眠質量差了很多。尤其是寶媽,夜奶、抱睡等等這些新生嬰兒的各種各樣的習慣,都是很消耗人的精力的。建議有條件的在坐月子期間還是找專業的月嫂來幫忙一個月,專業的人士確實會幫助寶寶調整好的作息規律,也能讓寶媽充分的得到休息。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一位職場媽媽,好媽媽學育兒,育兒路上陪你一起成長,如有育兒疑問,歡迎隨時來交流!

(文章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好媽媽學育兒


剛生下來的新生兒每天最大的“任務”除了吃奶就是睡覺了,一般情況下睡眠時間會達到16-20個小時左右,所以,月子裡的寶寶大部分的狀態都是睡眠狀態。我是請了月嫂來幫我的,晚上有她陪著我和寶寶一起休息,因為我的月嫂真的非常有經驗,把我的孩子帶的特別好,所以在夜間睡眠這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我來分享一下她的經驗,希望能給新手爸媽一些小啟發:

如何讓寶寶睡得更香甜:

已經成功晉級的新手爸媽應該都知道,新生兒幾乎每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但很多小寶寶在吃完奶後繼續睡的時候容易出現溢奶或者吐奶的情況,就導致寶寶睡不好,被驚醒或者嗆到出現危險情況。

產生這種問題的最根本原因是因為新生兒時期的小寶寶,胃部還不是特別穩定,賁門(胃部入口)部位還比較松,當吃完奶後,賁門不能像大人一樣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管,就很容易使奶流回食管引發溢奶或者吐奶。

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在每次吃完奶後,都要豎著抱起寶寶,從背部中央的位置開始向頸部有節奏地往上輕拍,幫助寶寶把嗝順利打出來。這一步堅決不能省略!必須要聽到孩子打出來才可以放在床上保持側躺的姿勢繼續睡,否則很容易就會發生吐奶的事情。尤其是在晚上,一旦孩子吐奶而大人熟睡過去不知道,真的是很危險的事情!

而且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剛吃完奶的寶寶不能直接讓他平躺睡,這樣是很容易因為吐奶而吸入鼻腔發生危險的!最好是等寶寶吃過奶半個小時後,再放平睡會比較安全一些。

如何讓寶寶睡出好的頭型

現在的父母一般都希望給孩子睡一個渾圓的後腦勺,不僅僅是為了好看的目的,更多的是因為一顆渾圓的大腦容量,要比睡平頭的大腦容量更多一些,孩子智商會更高一點。所以睡一個好的頭型,也是新手爸媽十分關注的問題。

睡頭型的黃金造型期:0-3個月在頭三個月,孩子的顱骨還很軟,沒有完全骨化,是塑造孩子頭型的黃金時期,家長一定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假如前三個月沒有把握住,半歲前再想給孩子糾正頭型,就必須要尋求醫生的治療幫助來幫助才有可能改善了。而一旦過了一歲,孩子囟門閉合後,就意味著頭型即將定性,基本就很難再有糾正的可能性了。所以頭型之事一刻也耽誤不得,父母一定要在前三個月辛苦一些,給孩子儘量打個好基礎,這樣後面也會省心很多。

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因為寶寶總是會習慣性的將臉扭向媽媽在的一側,所以在睡頭型的時候一定要勤跟寶寶交換睡覺位置,比如我晚上是睡在寶寶的左側,那麼在白天的時候,我的月嫂就會讓我換到寶寶的右側,這樣一方面頭型會睡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是降低寶寶斜視的可能性。

在我的孩子剛出生到百天的時間裡,因為每隔2-3個小時就要給孩子喂一次奶,所以我家寶寶的睡覺姿勢也隨著餵奶的節奏來。月嫂給寶寶換姿勢的程序是這樣的:

  • 到點該餵奶了,就抱起來給我
  • 喂完後,月嫂強迫我去睡覺,自己把孩子抱過去拍嗝(一般要5-15分鐘左右)
  • 讓寶寶側睡在床上(30分鐘左右)
  • 起來幫寶寶換到另一面繼續側睡(30分鐘左右)
  • 起來把寶寶放平繼續睡(1個小時左右)
  • 下一次餵奶
  • ……(日夜循環ing)

就這樣我的月嫂無論白天黑夜,對於寶寶睡覺和頭型的問題從未懈怠,一直堅持到她離開我家為止。所以我家寶寶的頭型睡得特別漂亮,後腦勺圓滾滾的,沒有任何偏的跡象,小臉也睡得挺對稱,所以真的非常感謝她。

新手父母帶娃不易,說是日夜操勞真是一點都不過分,但當所有的辛苦能換來寶寶的健康成長,那一切的付出還是很值得的。


夢語夢話


我們的兩個孩子都是自己親手帶的,老大月子後老人就回家了,老二沒出月子就走了。我們夫妻也沒分房,所以是寶爸寶媽一起帶過新生兒睡覺的,有什麼感受呢?我來說幾點。

1.累加危險

我們老大生出來只有四斤多,很小的一隻,晚上和我們一起睡,特別沒存在感。

有一次我晚上餵奶,側著身子,喂著喂著睡著了。大概一個小時醒了,發現孩子被自己壓在身下,一個激靈坐起來,摸摸孩子,看看還有溫度,一想一直都是在被子裡的,當然有溫度。

趕緊抱起來,看看,嗯,有呼吸,活得好好的。現在說來很簡單,其實當時急得快哭了。

後來還有一次,她和我們睡了一覺,出了一頭熱疹,我們還是決定讓孩子睡嬰兒床了,太嚇人了。

2.同心協力比要求時時陪伴更好

看過很多寶媽說,自己晚上起來餵奶,就讓老公也起來換尿布,否則寶爸不知道養孩子辛苦。

這種說法我理解,但我沒有坐過,我覺得時間還是用在刀刃上更好。我和老公說,晚上你都不用起來,這樣你能睡個好覺,第二天有精神給我做飯抱孩子。

這樣月子裡我老公給我做飯,一天五次,抱孩子,我也能睡會兒。我覺得這樣的安排挺好的,各司其職,大家都受益。

3.夫妻關係往往在最難的境地得到昇華

照顧新生兒很辛苦的,大家都知道,我讓老公晚上不起來,但是他也起來過幾次。

有一次孩子吃完奶不睡覺,然後又拉了,我換好,又給吃,還是不睡,折騰了一兩個小時,我太累了,撐不住了,老公就起來接力,坐著抱了一個小時,讓我休息好了,再給我餵奶。

他並沒有抱怨這次起夜,這樣應該是和平常我沒有讓他操過心有關,他看到我在很困難的時候,也還是願意幫忙的。

我們那一刻知道,我們是一個團隊,需要分工也需要互幫。

這就是我們親手帶新生兒睡覺的感受了,希望對你有用。


二寶媽說育兒


真的回想起來那些陪寶寶的日夜,不眠之夜,焦灼疲憊的夜晚,或許是另外一種幸福吧。

我們生孩子的時候,因為婆婆在老家住,離我們新房很遠,還要給孩子的爺爺做飯,婆婆白天給我幫忙洗洗做做,下午4點左右就回老家了。也就是從寶寶出生後的所有夜晚都是我和寶爸一起過來的。

剛出生幾天,孩子柔軟的很,除了換尿布或者衣服小花被,儘量就不抱起,躺著餵奶。剖腹產根本都不敢抱孩子和翻身。寶寶小的時候吃的勤拉的勤,剛生完孩子身體又需要恢復,所以孩子2~3小時左右一次奶,自己就睡覺還歇不過來的。白天有人輪著換尿布,到晚上簡直是個戰爭啊!

餵奶完了睡下了,他又哇哇哭了,一看尿了,我換一次,再過幾個小時,又拉了,寶爸給換尿布。一個夜裡早先要起5或6次,折騰折騰這一夜就過來了。或者說哪有合過眼,都數著時間過來的。月子裡每夜的這種反覆,每個父母可能無一例外,除非自己真的不管的那種吧。

睡在身邊,生怕自己壓到他了。即使不哭,有點動靜都要立即醒來,我這個功能一直到現在孩子3歲多了還是這樣。也就是孩子一點動靜翻個身,蹬個被子,打兩下哼我都會醒。這麼算下來,沒有一夜是完整的睡足過來的。

出了月子,寶寶一天天的大了,夜裡醒來的次數都在逐漸減少了。身體慢慢恢復,自己一個人也能應付了,怕影響寶爸第二天上班,大概4個月左右就一個人和孩子睡了。從此就是一個人的夜戰了。那個功能恐怕寶爸是不會有的。

孩子現在3歲了上學了還沒有分床,他挺依賴媽媽的。晚上現在依然習慣性的醒過來,看看孩子。這真的很難改變或者放下吧!

在多少個失眠疲憊的夜晚中,看著他睡去,又是那麼的幸福,那麼的溫馨。看著他睡著了這一天的疲勞都不見了,滿滿的期待在這張小臉上。傻傻的笑著,心裡美的樂的😁

不知道其他寶媽應該也是這樣過來的吧!為偉大的我們致敬吧!





泥巴媽媽


我家的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一直是我帶著的。剛出生時帶孩子睡覺時要隨著孩子的作息時間,到現在已經成為了習慣,每次等他睡熟之後自己才會睡著。不和孩子面對面睡覺,因為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又會讓孩子吸入,這樣對孩子不好。兩個小時喂一次奶。慢慢隨著孩子長大間隔的時間會長一點。在孩子斷奶之前,大概一年的時間晚上從沒有一覺睡到天亮的。


水晶之心0928


說實話,我是一個七年的全職寶媽,兩個兒子,一個六歲,一個兩歲,可想而知,我的日子裡,除了孩子,就是孩子了!孩子剛出生時,幾乎兩個小時一醒,根本不可能睡好覺,好不容易把大兒子熬大上了幼兒園,又生了小兒子,又是沒日沒夜,這樣的日子已經六年了!不記得多少個夜晚守著孩子一夜幾乎沒怎麼睡,也不記得何曾睡過一個好覺!唉,這就是爸爸媽媽的責任吧,我們既然決定生下他們,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撫養他們長大,任何的辛苦和累,我們都應該接受,努力給他們很好的生活和未來!


旭源媽媽


我們家兩個娃,都是從出生就跟我們睡,直到分床。

不是老人不幫我們帶,雙方老人都明確提出要幫忙,是我們都不忍老人受那個罪,自己的娃自己負責就好。

確實,帶新生兒睡覺時很虐的一件事情,但我們的情況還算好點,因為我們家兩個都是安全型寶寶,他們的生活節奏比較規律。

每天晚上幾點起來喝奶,幾點換尿片,基本是非常規律的。

最起碼在1歲前,帶著孩子睡你不能指望一覺睡到天亮,再困再累你也得起來。

這裡支個招,關於餵奶的:

1. 買個恆溫型的煲水壺,睡前準備好水,可以提高衝奶的效率;記得補充水,因為換尿片的時候要用到溫水;

2. 餵母乳的,穿哺乳服,練習側身餵奶,孩子隨孩子吃,自己隨自己睡;

說實話,在很困很累的時候,真的覺得難受急了,彷彿世界末日一般,但現在回頭一想,不失為一份美好的回憶。


淅爸育兒記


在十月懷胎終於分娩後,寶寶就成為了爸爸媽媽們最為關注的對象。上到吃喝拉撒,下到穿衣睡覺,基本上都需要爸爸媽媽親力親為。

因為新生兒剛離開母體不久,對於外部環境不夠適應,再加上新生兒年齡尚小,不會說話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只會用哭鬧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以及表達自己的訴求。這令很多寶爸寶媽感到“頭大”,因為不懂新生兒的哭聲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能靠猜……


有多少寶爸寶媽們帶新生兒睡覺的?談談你們的感受?

新生兒出生後,因為年齡太小,吃喝拉撒穿衣睡覺都需要人來照顧,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會是寶媽和寶爸帶著睡的。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的發現異常,以及最快速的做出應對的措施。

因為寶寶太小,胃容量很小,所以在飲食方面有很多的限制,新生兒只能吃母乳或者是奶粉。這就導致如果是母乳餵養,那麼按照平均兩小時吃一次母乳或喝牛奶來算,寶寶每天要吃12次。也就是說,在晚上醒來吃母乳的時間可能會多達3——6次。並且喂好寶寶後,還需要給寶寶拍嗝,並且注意寶寶不要吐奶了。

而對於成年人寶爸和寶媽來說,每隔兩個小時醒來一次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在喂完寶寶後,寶爸爸媽可能剛來困勁要睡覺,或者是睡的正舒服的時候,朦朦朧朧就聽見新生兒在哇啦哇啦的大聲哭喊,於是即便是再困,也得頂著熊貓眼起來喂寶寶或者是泡奶粉。


並且,因為新生兒年齡小,各方面發育不夠成熟,寶寶小便和大便的次數會很多,這就需要經常給寶寶換尿不溼,不然可能會導致新生兒患上尿布疹。

如果寶寶用的是尿不溼,那麼還好,基本上三四個小時或者拉大便的時候需要換,然後再洗洗就行了。而如果用的是尿布,那麼因為尿布吸水性很差,所以得經常換才行,甚至是寶寶尿了就需要換。在晚上正是應該睡覺的階段,寶媽寶爸就需要經常起來給寶寶換尿布。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帶寶寶睡覺真是個辛苦活,越小的寶寶帶起來越辛苦,因為新生兒是不分晝夜的,不管白天還是夜晚,都會隔一段時間要吃要喝要換尿布。如果是比較愛鬧的寶寶,或者是寶寶有腸絞痛的情況,那麼可能在夜晚睡覺的時候會哭個不停,怎麼都哄不好,或者是需要寶媽寶爸抱起來走動,即使是睡著了,當把寶寶放床上的那一瞬間,立刻就醒來了,然後大哭。



說說我家寶寶小時候我和寶爸帶他一起睡覺的感覺,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幸福的折磨”,一方面是很愛寶寶,而另一方面則是被寶寶“折磨”的沒睡過安穩覺。

在我印象中有一件特別搞笑的事情,我家寶寶夜晚醒了哭,我睡的迷迷糊糊的,朦朧中摸索著拍著寶寶的背部,安撫的說道:寶寶不哭,媽媽在這裡……但是怎麼拍著寶寶還在哭,於是我勉強睜開眼,看見我拍的居然是寶爸,而寶爸此時正一臉懵的看著我。

國家高級育嬰師,集專業和經驗於一身的媽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方面的解答,定期分享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更多!

媽媽不好惹


感受就是一個,自己睡眠質量不高。

一個是擔心壓著寶寶。總是擔心自己睡覺的時候不小心翻身壓著孩子了,因為有這種焦慮和擔憂,所以睡眠質量就不高,睡眠深度差。

二是擔心寶寶睡眠不好。心裡也時時擔心小傢伙睡眠有沒掉下床去,會不會趴著睡不能呼吸,有沒著涼等等,所以時不時醒來看看寶寶的睡眠狀況。

三是要起來餵奶和換尿布。寶寶餓了或者拉了,都要及時起來餵奶或者給小寶換尿布,時不時也看看小寶是否有拉便便。

總之,前一年帶小寶睡眠,大人很難睡個好覺的,總是不由自主地擔憂,雖然心裡也很想睡個好覺補充下睡眠,但身體不受自己控制,時不時要起來看下。這也是為什麼年紀大了帶小孩更加辛苦的原因,因為睡眠不足身體修復能力不如年輕時好,年紀大了帶小孩感覺老得更快了。

不過呢,也主要是第一年,等小孩一歲多以後,一是小寶基本能睡整覺了,二是晚上拉臭的概率也低了,相對來說大人睡眠要好很多了。當然晚上還是得時不時看下小寶有沒踢被子著涼啥的。

帶孩子雖然辛苦,但看到孩子衝著你笑的時候,感覺再辛苦再累都值了。天使般的笑容能融化一切辛勞啊。


我是一名80後奶爸,主業是做市場研究,主要興趣點是研討兒童保險配置,最大的心願是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歡迎大家多多溝通交流。


兔子愛大米


什麼感受?當然是累!但是累並快樂著!看著手裡軟軟糯糯的小人兒,真的什麼疲憊都消失了[憨笑][憨笑][憨笑]不過我家是三個人帶我女兒,我公公婆婆,還有我,所以也沒有太累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