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究竟為何而存在?一個佛系青年如何生活?

瓦倫木


做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生與死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就象自然界各種生靈一樣,存活繁衍。人不同於其它動物的根本就在於進化過程中大腦逐漸發達,有了大腦的思維。在以後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逐步產生出駕馭生活的思想意識。但不管社會怎樣發展,科學怎樣進步,.生來與死去周而復適的循環卻是永遠不變的。知道了這一點,我想人究竟為何存在就不言自明瞭。就兩個字,存活。既簡單又深奧。簡單與深奧的成因存在每個生命的思想意識中。個體的思想意識決定你生命的意義。在短在的生命之中,你是去享樂。你是去創造更多財富為多數人。或是自己活著,或是去繁衍。我想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存在的價值。


用戶謙謙君子


你好,我是眉畫張敞。

每一個有思想的人可能都思考過這個深奧的問題。

我們究竟為何而存在?

看到這個問題,我一下就想到了作家畢淑敏的一句話:

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但是,我們每個人要為自己的人生確立一個意義。


我們究竟為什麼而存在?實際上就是問:我們人生的意義何在呢?

悲觀一點講,我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吃苦受累,只不過是為了自己或一家人的生活。

我們卑微地活著,甚至只是為了一飯果腹,一榻安眠。

我們常常會笑話豬,說豬隻會吃了睡,睡了吃,然後短短的幾個月以後,成為人們的盤中食。

如果我們不努力,不給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意義,我們又比豬強了多少呢?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人物,活得很辛苦,很卑微;

我們的人生很短,我們快樂的日子很少,煩惱和慾望卻很多;

我們要面臨生老病死,我們會“怨憎會”、我們會“愛別離”、我們會“求不得”,人生啊,何止“七苦”!

如果我們這樣來看人生,如果我們就這樣活一生,人生的意義真的不大。

那麼就像畢淑敏所說,我們要給自己的人生確定一個意義,我們為這個意義而活,我們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了。


我們要給自己的人生確定一個什麼樣的意義併為之努力呢?

  1. 從大的方面講,我們可以以天下蒼生為已任,像歷史上那些仁人志士一樣,為了民族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去奮鬥終生,這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

  2. 從小的方面講,我們可以像詩人李白那樣,像當代作家路遙那樣,寫下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觸,激勵更多的人,與更多的人進行靈魂的交流和碰撞,這樣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3. 我們也可以“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中那些最美的白衣天使那樣,為國為民,迎難而上,這樣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4. 如果你說:我不行,我做不了這個,我自顧不暇。那麼,你做一個守法的公民,用自己的誠實勞動養活自己,照顧家人,讓別人因為你而感到溫暖和幸福,那麼,你的人生也是有意義的。

佛系青年該如何生活呢?

什麼是佛系?是像深圳的“三和大神”那樣生活嗎?那種生活是不是就是佛系生活?

我特意查了一下,什麼是佛系?

佛系的意思是不爭、不搶、不強求,不注重結果,看淡一切的生活態度。

那麼像深圳“三和大神”那樣是不是就算佛繫了呢?

我看那不叫佛系,那叫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當天和尚撞一天鐘;那叫不負責任,那叫苟且偷生。

我認為的佛系,應該像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裡所說的那樣“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我們是普通人,我們可能很窮,但是我們不必因為這個而天天怨天尤人,也不必因為這個而天天煩躁憂愁。

我們有自己的目標,我們為之努力,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就這樣努力地活著。

我們也羨慕有錢人,我們也想過富裕的生活,但是我們也不必為此奴顏卑膝、阿諛奉承、不擇手段、不顧廉恥。

我們要通過我們的合法的、誠實的勞動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如果改變不了,我們也不必心灰意冷,痛不欲生,我們就踏踏實實地過我們小老百姓的生活。


我們活著,就要給自已確定一個人生目標,給自己的人生確定一個意義,併為之不懈努力。

我們在生活中要“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踏踏實實地過我們小老百姓的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眉畫張敞


首先佛系青年這個詞是有問題的。

很像一個褒義詞。有時候是保留惰性的理由。真佛性,遇到任何事都能佛性?與家人朋友相處很好了?還是僅自己上進心少了?

如何生存,真正修行人,出家人,他們實際都很精進,並沒有什麼舒適而言,接受他人供養,不成道是要背因果的。如果真瞭解下,還覺得自己是佛系青年?

如何生存,佛陀自己出去化緣,回來吃,然後洗腳,打坐,金剛經中這麼說的。

沒事就多看書,多看好書,就會好很多。

為何而存在,莊子中說道,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這個問題可以先放著吧。沒法回答圓融,有些東西需要修證,無法言說。


良師雅集一一彼岸花舟


我思故我在。人非草木,貴在有心。心是痛苦的居所,亦是快樂的源頭。若想如修佛之人般生活,其實是很難的。需要持戒,禪定,然後生慧,從而超脫自身,感受生命真諦。在這個世俗紛擾,誘惑叢生的世界,有幾人能做到?故世人多喜樂無常,為聲色財權名利所困,不得自在。苦海浮沉,茫茫不知所求,此謂眾生相。唯有擯棄外在干擾,迴歸本心,順其自然,方能自在。



三昧養生


我們究竟為何存在?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痛苦和煩惱,其中生、老、病、死是人不可抗逆的自然規律。那麼,我們的存在又是為什麼?往大的說是生命的價值,具象說是生活的快樂和幸福。我們聽到的追求精神境界,對世間事物的真切認識,似乎離自已虛渺無實,可從現實中我們的認知.、意念轉化為行為,力所能及去做些有益社會,有益人生,哪怕微不足道的善言善行,都會體現出自我存在的價值。現實使我們往往感受到生活的壓力和苦惱,原因是對物質的過多留戀執著造成的。正是由於有貪愛的慾望,才會產生各種煩惱。追求所需和幸福無可質疑,可總有不如意的時候,這就需要理智的面對。金錢權貴不如一個健康快樂的身心。世上你是唯一,坦然瀟灑走一回,也是我們存在的一個理由。


用戶言午澤群


這老祖宗其實早就告訴我們了,每一個人的誕生,都有各自的天命。先天時我們是記得清清楚楚,只是在後天忘記了而已,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在找回自己的天命。所以孔子告訴我們要盡人事,聽天命!



快跑阿呆


我們應認識自己的本心,脫離小我的束縛。培根曾說過,一個人的心若能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以真理為地軸動轉,那這人的生活真是地上的天堂了。也就是說要過的靈性灑脫一些,知道哪些是身外之物可以捨棄,哪些是最重要的。比如對於普通人健康和完美的愛情完整的家庭遠遠超過金錢的富裕所帶來的幸福。小我總是追求貪婪永無止境,當我們認清我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就不必為不必要的事過於傷心傷神。珍惜時間,因為時間是最大財富,趁有時間豐富自己的大腦,做一個有思想的人。詩意的生活,幸福的人生。


魯西自由人


“莫明其妙地生來,無可奈何地活著,不知所然地死去。”

這個“莫明其妙”在佛法而言就是“無明”

佛系青年更應在世間精進而活,且莫因循度日,徒自悲傷。


中道嘉華


從小隻說長大好,長大才知做人難;光棍只說結婚好,婚後才知事妻難;無兒只說有兒好,有兒才知教兒難;現在只望將來好,不知將來有多難,人的一生就是難,過了此難有彼難,大家你說難不難?


逐石而工


一個生命存在的最重要意義是,繁衍生息體現和感受的一個過程,在這個充滿競爭追求物質與慾望的世界裡,佛系精神是讓我們找回自己,從新認識人生的意義,更好地去體現當下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