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偏巖古鎮座落在華鎣山脈西南面的兩支餘脈之間,地處丘陵,呈東北高,西南低之勢。平均海拔為520米,最高達942.9米。清代屬江北廳禮裡六甲,乾隆二十四年始在此建場為鎮。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古鎮有一種情懷,這些古鎮不僅僅是久遠歷史的象徵,更是浩瀚中華文化的載體。說到旅遊,人們正在從走馬觀花式的風景遊逐步上升為細細品味的文化遊。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該鎮是舊重慶通往華鎣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鎮,昔日商賈雲集,商貿繁榮,名播川陝湖廣。雖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但其街道、建築、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老街坊、老鄰居、老闆凳、老石桌。下雨時屋簷下常常流珠滴翠,鐫刻了青瓦石片那永恆的記憶。天晴時,家家戶戶青磚碧瓦。吃飯時,三五街坊湊在一起,互相訴說著心裡的甜蜜以及鄰里生活的點點滴滴。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走在古老的街上,隨處可見老舊的茶館和坐在其中的居民,他們手握清茶,慢慢悠悠度過他們的下午時光。如此恬淡的小鎮,勢必滋養出人們善良溫和的秉性。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這些百年老樹,盤根錯節,棵棵枝繁葉茂,呈巨大的傘狀遮天蔽日,掩映著傍水而築的民居小舍、民居小舍的後門,間有小石梯與河灘相通,供人們下河取水、漿洗……、一座長條青石的小橋跨水橫亙,連接著鎮外的通道。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柔柔的河風從橋頭吹過,盪漾在黑與白的古鎮中,船孃划動木櫓,槳聲花香,朦朧迷幻,感受著風花雪月的市井表達。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走過這裡的大街小巷,賣豆腐的老阿媽,賣燒餅的老大爺,還有賣滷肉的阿公阿婆,她們在我心中幻化成不同的身影,浮現在我的眼中。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古鎮不太大,已被開發成旅遊的景區,可能地處偏遠,來的人並不是很多。這正是合了心境,實在不愛一些只看人頭的地方。剛好古鎮的清冷,讓我流連忘返。雖是來遊覽的人不多,古鎮的設施卻是一應俱全,條件也不差。一條街走下來,大概也就一個多小時,小鎮的店鋪,各具特色。

偏巖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我不知道自己是是愛上了這種生活狀態,還是愛上了古鎮的原始風貌,也可能兩者兼而有之。住下來,在它的懷抱裡修復平日裡滿是瘡痍的心。在這煙火氣息裡,品味塵世中最簡單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