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兩個月的小男孩兒都該學些什麼?每天在家鬧翻天了?

妮妮sr


應該學習如下:

1、寶寶的爬行能力

很多家長不太關注寶寶是否能爬,甚至有些家長還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阻止寶寶爬行,比如說爬會弄髒衣服,怕寶寶到處爬會磕碰到等等,還有些家長則是在寶寶會爬了之後急於讓寶寶練習站立和走路。

但是,專家強調,爬行是預防寶寶感統失調的唯一方法。何為感統失調呢?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大腦的反應和其他感官的反應不一致,比如說眼睛看見了但大腦反應不過來,或者大腦反應過來了但四肢不聽使喚。

而爬行正是鍛鍊大腦和其他感官協調性的一項運動,需要同時用到大腦、頸部、眼睛、軀幹和四肢等多個器官。小時候爬行得多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也會有更好的表現。

而寶寶如果一旦跨過了爬行這個階段,直接練習站立和行走,將來再想讓他多爬行就很難了,而且,爬行得好的寶寶,在以後的走路練習中也會更加順利。因此,家長應該多讓寶寶練習爬行,爬得越多越好。

2、寶寶手部的精細能力

寶寶手部精細能力的鍛鍊,說白了就是讓寶寶練習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東西”,寶寶能捏住的東西越小,說明精細能力鍛鍊得越好。

精細能力的訓練能夠促進寶寶神經系統和大腦的發育,還能夠培養寶寶未來的專注力和動手能力。

寶寶手部精細能力鍛鍊的最佳時,家長就應該開始這項訓練了。







阿邦日常


我也是一個男孩兒的媽媽,我把我切身的體會分享給你,看能不能幫到你。

小孩子的吃喝玩睡這是他正常的成長過程,相信每一個媽媽,都學了很多的育兒經驗,我不多說了,我們主要想的是讓他怎麼在這個時間點上,媽媽應該怎樣給他以後的路,做一個更好的牽引。

我的小孩兒不到一週歲會走路的,在一週歲後,我就領著他到戶外去活動,我每天邊領著他玩,邊讓他認字,這裡的字分兩類,一類是漢字,一類是數字,來源就是街道上的大大小小門市牌匾上的各類名稱,還有停在那的大大小小的車輛上的車牌號。

我們是邊玩著,我會時不時的,指著那些醒目的大字,一個一個的念給他聽,他也很好奇的聽著,時間長了,他也跟著我一起念。

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能學到多少字,是為了他對漢字和數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也分散了他一個勁兒的想玩的注意力。

回到家後,他對自己家牆上張貼的各種“兒童學漢字”,“兒童學數數”,也產生了興趣 ,在家裡我也是順勢而為,讓他在玩的同時,也看一看這些文字和數字。

可別小看了這樣的一個“土辦法”,這對他的啟蒙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路走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也不像多數的孩子那樣,一直玩個不停,對學習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原因就在於,在他最懵懂的幼兒期,讓他愛上了文字和數字,細想一想,在學習知識方面,統帥學生整個學習時期的,主要就是文字和數字。

這樣的方法,孩子和我都受益匪淺。




夏日綠茵冬日暖陽


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保持著他的童真就好,不能操之過急。我家老二現在剛好是1歲4個月,是個女孩子,不,應該是個女漢子!她一歲兩個月才學會走路,兩個月時間健步如飛了,可以小跑起來。自從會爬開始,基本一個星期就要造掉一卷紙巾,導致我不得把紙巾放到她夠不著的地方,不然一卷紙巾就給嚯嚯掉。最近這幾天各種爬高椅子甚至藉助椅子站到餐桌上,嚇的我跟她爸爸冒冷汗😓,要不就推小凳子去洗手檯玩水龍頭,推小凳子爬各種櫃子,但是這期間我們眼睛是一刻都不敢移開的。不過如果她的動向真的威脅到危險時我們還是會嚴厲的去阻止她,還別說這個小人兒完全是聽的懂的,因為她不會再去重複一遍的。我們拿她跟她哥哥對比,她哥哥還是要比她收斂些。她現在這個階段我們是沒有刻意讓她去學什麼的,我會讓我兒子在寫字畫畫的同時讓她也參與在內,可以讓她耳濡目染,沉澱她的性子,也會偶爾讓她看看動畫片,因為動畫片裡面也有一些讓她感興趣有益的畫面,這樣也可以豐富她的童心。這些就是我1歲4個月寶寶的日常生活了


他們是我的全部


1.我二寶16個月,男孩!

2.他除了午休和晚上睡覺時間,我可以休息。其它時間都在玩。

3. 各式各樣的拆,爬高,上…會說的不多,爸爸,媽媽,從這走,哥哥,雞蛋,奶奶。必須要人時刻看著,不注意,怕他爬高摔掉下來,煤氣灶都去扭,飲水機自己去按著放水,撕書,摔東西,拼積木…

4.我很慶幸,他很健康!再調皮都不怕,那是他在探索世界的方式!那是孩子們的天性!為了他,我全職了!


二耐


1歲多的小孩弄學什麼呀,剛開始學說話,在家裡好好陪著玩吧。而且還要時時刻刻盯著,不讓不知道下一分鐘小孩又去作什麼妖了。

畢竟小孩不用幹什麼事,但可以破壞事呀。

我家小孩1歲,到處尿到處拉粑粑,家裡到處亂嘈嘈。收拾不完的家裡。

好好忍著吧,等到3歲小學時就好了。😬😬


快樂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1歲兩個月的寶寶,自己能夠彎腰後再站起來,很多寶寶都可以獨立行走。但是由於營養、疾病、訓練、遺傳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寶寶開始走路的年齡是有個體差異的。我家大寶1歲多的時候特別喜歡扔東西,撿東西,所以這個時期的男孩子可以學的東西有:



1.發展寶寶手腳協調運動能力

儘管寶寶已經學會了很多動作但是由於這階段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仍然不夠完善以及缺乏經驗,寶寶的姿勢控制能力及視覺感覺能力還較差,動作的準確性、靈活性和熟練性仍不夠。因此,爸爸媽媽可以寶寶創造一個適宜運動的場地,促進寶寶動作的發展。

比如,訓練寶寶隨意拋球和扔小沙袋,教寶寶學會正確握筆、摺紙、穿木珠等。還可讓寶寶參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幫爸爸媽媽遞拿東西,自己穿脫鞋襪,學會自己吃飯、喝水、洗手等一些技能。



我家大寶都是一歲兩個開始自己喝水,還會幫忙遞東西,特別喜歡遞遙控器,紙巾,等東西給我。

2.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

我家大寶一歲多的時候會模仿我們說話,學說話的積極性逐漸提高,這時候家長們可以多跟寶寶交流,叫他說話,給他讀繪本,睡前講故事,跟他一起看動畫片,教他學裡面的人物說話等等,這些都可以豐富他的語言能力,言語越豐富,孩子說話就越早。

3.發展寶寶的注意力與記憶力

一般來說,寶寶的注意力,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這個時期的寶寶,能夠注意看圖片、看電視、聽故事等。但是,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一般能堅持15分鐘左右,且只是瞬間的吸引。



寶寶的記憶也與注意力一樣有明顯的增長。但這一時期寶寶記憶的內容仍比較簡單,只能記些零星片斷,都是寶寶日常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一些內容,比如與能記住玩具、動畫片裡的人物、餐具等。這時候家長可以反覆的跟寶寶重複某一個物體名稱,或者指把玩具藏起來,要寶寶去找。

我家大寶一歲兩個月的時候給他看《小豬佩奇》,跟他出去逛超市看到有佩奇的玩具,我們都沒注意到,他自己就先看到了,還拉著我指給我看。


小B育兒學堂


我孩子現在兩歲半,圍繞書的主題吧,回憶一歲左右的時候,首先,我就開始給他買繪本書,一開始他是有點感興趣,但是沒有耐心,但是我堅持耐心的讀完一個故事,並且把內容誇張的給他表演出來,一定要大聲朗讀,也能幫助孩子發音說話,豐富他的語言,其次是順便再買一些貼畫書,手把手的教貼貼畫,要告訴他不能亂貼,慢慢讓他來貼,先買沒有規定範圍的貼畫,再買有明顯區域的貼畫,這樣能教他認識很多動物、植物、物品等,再次,就是可以用小剪刀✂️給他剪紙,剪下來一些小動物,讓他們活起來,訓練他們的耐心,最後買一些動手的玩具,讓孩子能靜能動!!!

現在我們家孩子斷奶也沒費勁,說話發音清楚,比同齡的孩子語言方面強一些,我認為是書本帶來的這種能力的提升,一歲半就知道拉尿去馬桶,背古詩能背全,每天睡覺也很乖就是講故事,做事有條理,愛拼故事拼圖,很懂事兒,是個小暖男。閱讀這件事就是得從很小的時候抓起!




夏的微笑好好


一歲兩個月的小男孩學什麼?我覺得是一些玩的東西!通過玩遊戲,讓孩子慢慢乖乖配合家長!

孩子精力充沛,鬧翻天說明他活潑開朗!其實早期孩子大腦處於高速發展階段,有些資料上說孩子早期大腦每天的運轉強度是成人的3倍以上!他只要收到良性的外界刺激,就會像茁壯成長!

我們家長帶他玩,就要動靜搭配,咱這孩子看你寫的,就是很活潑好動,那麼我們就多教他一些可以靜下來的遊戲!讓他學著簡單的拼圖,4塊的、6塊、9塊......也可以陪他一起安靜的組裝積木,弄一個他喜歡的造型,再配合他演一出大戰怪獸!

還有一些安靜下來的活動,比如看看一些最簡單的繪本,也可以給他讀點古詩什麼的,看他接受程度,有些孩子這個時候啟發他背詩詞,他們記憶力很強,當然也不排除這麼大孩子說話不會說的情況,我身邊一些孩子就有這種情況。還可以帶他一起放點稍微安靜的音樂,教他一起扭扭屁股,做點親子瑜伽!效果都不錯!

也可以教他一些最簡單的數學啟蒙遊戲,讓他明白數量的多和少!還有顏色啟蒙!

做這些安靜類遊戲的時候,多誇誇他,獎勵他一下,他嚐到甜頭,就還會要求這麼做!


李四次方


1、上午可以外出運動,多在大自然走走,蹦蹦跳跳,認識大自然,啟蒙認知大自然中的各種常見物品和景象,感受大自然。下午可以讀繪本聽音樂搭簡單積木等一些能讓他安靜下來的活動。有動有靜,動靜結合。

2、一歲兩個月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多跟他說話,多用豐富的詞彙跟他溝通,能有助於他的口頭表達提升。

3.讀繪本也是目前介入的非常好的時期,繪本要選擇那種:

圖大字少的;

內容跟寶寶日程生活相關的、便於他理解的、適合於他目前的認知年齡的;

繪本最好是那種互動比較多形式上比較新奇有趣的,比如洞洞書、翻翻書、變變變書、可觸摸可聞能互動的書,會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不需要他們安安靜靜地聽你讀完,只需要能讓他認識到書本是什麼,裡面有好玩的,媽媽給他讀書的時候很溫柔很幸福,讓他對書產生好感,成為他的玩具的一部分,就達到大部分目的了。

4.如果給他聽有聲讀物,目前這個年齡最好選擇那種簡短的朗朗上口的,比如三字兒歌或者童謠等,韻律強,容易記,聽起來快樂,還有助於他的語言發展。

有聲讀物中文和英文都可以,都要那種簡單的韻律強的。

5.嘗試給他聽各種音樂,歡快的兒歌或者旋律優美的輕音樂、古典音樂等,都可以。

6.多陪伴他,觀察他,瞭解他,看看他有什麼特別感興趣的方向,然後針對他喜歡的方向持續提供資源,慢慢你就能找到更多方向。


若一悅讀


一歲兩個月大的小男孩子大多能比較平穩地走路,摔倒後能自己爬起來,喜歡模仿成人的動作,可以手舞足蹈了,大人說的物品他能指出來,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動植物也可以認識。

但有的孩子走路較晚,個別到一歲半了還是不能很好地走路,家長不要著急,可以多讓孩子在安全的地方走走,摔倒了,也沒有關係,看看他是否能夠慢慢自己爬起來。

一歲多一點的孩子對父母,尤其是媽媽的依賴性都比較高,如果只是出去5分鐘左右,通常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超過10分鐘就會不安哭鬧,這種喜歡黏著大人的表現,說明他的情緒能力發展正常,對安全感的要求逐步升級,如果想要讓孩子逐漸能夠離開父母獨自遊戲需要做一些準備。儘量保證每天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如果父母總是不在孩子身邊孩子就會特別依賴父母,生怕他們突然消失,父母要離開孩子一會兒就幫助他把興趣投入到另一個遊戲上讓遊戲填滿分離的時間。

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

孩子斷奶以後,除了營養問題就是飲食習慣問題,讓父母們頭疼,既要讓孩子吃下去各種各樣的食物,又要讓孩子不因為吃飯而養成拖拉耍脾氣的習慣。這需要父母在幼兒開始吃飯的過程中就應該多加註意。

一歲兩個月的男孩子已經漸漸有脾氣了。有的孩子發起脾氣來不讓大人抱,努力掙脫大人的懷抱,有的拿到什麼東西都是要亂扔,如果這種情況,經常出現父母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缺少營養元素,缺少某些微量元素會造成孩子的脾氣暴躁。如果是外在原因,引起幼兒發脾氣,家長要注意好處理方式,切忌先嚴後松,打完孩子然後又去道歉,這樣會增加孩子的委屈感,也會助於孩子的壞脾氣。處理孩子發脾氣最好辦法,就是家長剋制住自己的情緒,用一種冷靜,理性的態度來對待,正在哭鬧的孩子不讓他覺得哭鬧可以引起家長的格外注意。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只要不是父母人為的干擾,孩子一般都能夠有很好的睡眠習慣,因為孩子身體成長需要足夠的睡眠,就像我們餓了就要吃飯一樣,但有一些孩子總是在睡前拖拖拉拉要父母催促幾遍,或者是睡前喜歡哭鬧等等。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首先要幫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當孩子入睡,以後雖然不用讓屋子裡靜悄悄無聲,但也儘量安靜一些。孩子在睡覺之前應該讓孩子排出大小便,這樣雖然有點麻煩,但是對孩子改掉壞習慣是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