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譜新聲 聲聲入人心

疫情發生以來,一首首新編防疫民謠在閩侯大街小巷廣為流傳。《一粒橄欖》《真鳥仔》《十字令》……14首新編民謠緊扣不同時期的防疫重點,曲調膾炙人口。這些新編民謠的作者,是閩侯電視臺常務副臺長林金傑。

林金傑說,正月初三接到任務時,自己是有疑慮的。“會不會太土了?”“就是要土啊!民謠接地氣,老百姓張口就能來,宣傳的目的達到了,我們防控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啊。”領導的一番話點醒了林金傑,他拋開顧慮,馬上投入第一首民謠《一粒橄欖》的創作中。

民謠新編,首先就是歌詞改編。林金傑逐字逐句琢磨起來。“一粒橄欖丟過溪,戴好口罩才上街。抓緊時間買好菜,趕緊回家別延遲……”歌詞磨順了,林金傑立即開始錄製,但一時不能確定情感語氣、語速快慢,當夜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錄製了4個版本。《一粒橄欖》正式發佈。“好親切!”網友紛紛點贊。

除了創作新編民謠,林金傑每天還及時錄製閩侯縣戰“疫”播報行動內容,從“11個一律”到“5個必須”,27條播報內容通過村村響廣播、小喇叭等在各鄉鎮村居、高速設卡點循環播報,全縣累計播報廣播18433次。

“林臺的福州話播音的名號是響噹噹的,這個任務只有他能勝任,看到他常常忘我地工作,我們同事都很敬佩,也很受鼓舞。”電視臺新聞部負責人鄒曉亮說。

審片、策劃、選題等也是林金傑的工作,從早到晚,從春節至今,沒有一天休息。這樣的工作強度對於年輕人而言都有些吃力,何況是已經57歲的林金傑。

採訪結束正是下班時間,林金傑卻沒有離開辦公室的打算。新一期的福州話攀講節目“講有味”剛剛製作完成,他要繼續審片了。

(福州日報 記者 蔣雅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