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紅地藍彩陰刻紋 蝠耳瓜楞成化瓶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了有明確官方考古出土記錄的以外,無論是館藏還是民間收藏之古代器物,在鑑賞辨識的過程中,我們不管其出處如何、故事是否動聽、傳承是否有序;也不管市面上是否出現過仿品偽作,唯一正確的方法,是根據所見之實物的諸般特徵,結合相關知識和情況去認識辨別,實物實證,說理講理,理順則真真,反之則假。

從愚的成化瓷器專題收藏來看,亦今為止,不僅有很多釉彩品種是各宮館洋博無藏的,而且有不少器形、釉色、紋飾等是從未見到或者公開披露過的,謂之新發現亦可。這些相當罕見的成化遺瓷,不僅當今市面上見不到,而且民清仿燒的也見不到。換言之,通過這些之前或者現實世界還沒有見過的成化實物展示,明代成化朝時期鼎盛的瓷器燒造情形,以及林林總總的器物之真面目才得以逐步展現在我們面前。

今日賞瓷,特將愚帳中所藏另一件亦是未見其它人公展過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蝠耳瓜楞瓶捧出,拍照亮相,發於博客公展鑑賞,以開眼界,以實物再證前面之言絕無虛妄矣。

鑑賞此器。一眼可辨,本品四楞清晰,乃為瓜楞瓶之器形,瓶頸有蝙蝠造型一對為耳。整體器形規整協調,敦實勁立,通高約22.4釐米,屬於中型器大小。續可見,其外壁通體以紅釉為地,胎上陰刻淺浮雕於瓶身和瓶頸處,分別勾勒龍鳳紋雲紋線條,再施以藍彩釉,形成紅地藍彩龍鳳雲紋紋飾。由此紋飾描繪特徵可鑑,其線條流暢自然,其風格特徵正是明代之典型無疑。

續觀其底,可見其足底露白胎,胎質細膩而堅實。底部中間,以青花描繪雙線方框成化之典型款識式,內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識。該款識楷書書體,書寫幾分拙率爽真而又字裡藏鋒,十分有力,可謂典型成化款識之風格無疑。

再察其釉色,釉光溫潤不賊,十分柔和,絲絲開片紋,紋中土垢浸入,整體因未反覆刷洗,亦還保留有些許頑固土垢。由其釉色光澤特徵和開片細紋以及土垢來看,其老相盎然,歲月悠久之相,昭然一派自然天成,新作不能,舊仿難為。

一番鑑賞,幾度審視,無需贅述,實物自己說話,此“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蝠耳瓜楞瓶”正是一件開門見山的成化到代真器,難以置疑。值得指出的是,這一器形在亦今為止的能見公展中,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尚未得見。而此種紅地藍釉以及淺浮雕龍鳳紋,同樣極其罕見,目前僅見愚已經展示過的一件鼎式燻爐。因此,毫無疑問,這又是一件非常難得的成化珍器矣。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罕見的《成化紅地藍彩陰刻龍鳳紋瓜楞瓶》珍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