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白鬼筆又稱冬蓀、竹下菌、男蓀、無裙蓀等,為擔子菌亞門、腹菌綱、鬼筆目、鬼筆科、鬼筆屬真菌。白鬼筆菌絲生長白色,鵝毛狀,菌索粗壯,竹蛋體形碩大,白色,兩端稍細,海綿狀,中空,見陽光和受刺激均不變色,子實體有一股特殊的臭味。夏秋季節多在7—9月生長於林中或竹林下的地塊上,單生至群生,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貴州省、遼寧省、廣東省高海拔地區。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白鬼筆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1)食用價值。研究發現,白鬼筆作為珍稀食用菌,含有多種氨基酸、多糖、粗纖維、鈣、磷、鈉、鉀、鋅、硒、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元素。白鬼筆菌體灰白至黃白,味道鮮美,有獨特的白蘿蔔清香味,菌柄肉質肥厚,整株口感鬆脆,細嫩爽口,營養價值極高。

(2)藥用價值。研究發現,白鬼筆的菌柄可以入藥,藥性為甘,淡,性溫,可用於治療風溼症,有活血止痛、祛風除溼的功效,同時還用於治療痛風,或作為激發性慾藥食用。

(3)保健價值。白鬼筆含18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所需的10餘種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在降血壓、降低膽固醇等方面有益,同時還可以預防多種神經、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保健價值。

(4)抑菌防腐。從三大效益方面看,種植白鬼筆具有很高的經濟、社會、生態價值,以目前市場行情看,白鬼筆的統貨價格已經達到500~700元/kg,選貨價格基本在800元/kg以上,種植白鬼筆經濟價值較高。而且,隨著消費者增多和多渠道的宣傳,市場需求呈現逐年倍增的趨勢,市場供不應求。白鬼筆種植將成為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畢節市具有白鬼筆種植得天獨厚的地理、自然和氣候條件,全市平均海拔1400m,年均降水量849~1399mm,平均溫度12~15℃,全市各縣區均有適宜發展白鬼筆林下種植的地點。2016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了對“大方冬蓀”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再次將畢節市的白鬼筆產業推進了一大步。近年來,畢節市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多措並舉發展食用菌產業,助推了白鬼筆產業規模化、產業化、集中化、科學化發展,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支持。基於此,探究白鬼筆栽培技術,以推進畢節市白鬼筆產業發展。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 白鬼筆栽培技術

1.1 季節安排

白鬼筆是一種中低溫型菌類,菌齡長、出菇晚,適宜在溫度較低的地區栽培,而且栽培季節必須安排合理才可獲得高收益,如錯過栽培季節,則可能到第二年的9—10月才能獲得收成。一般情況下,播種時間在當年的10月至次年3月前完成最佳,此時種植,到6—7月白鬼筆即可形成原基,8—9月為竹蛋生長期,9—10月形成子實體,達到採收標準。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2 場地選擇

白鬼筆的栽培方式和竹蓀的栽培方式大致相同。白鬼筆菌絲體適宜生長在陰涼潮溼的地方,因此在場地的選擇上,一般選擇山腰以下,通風良好,典型沙性土壤,夏季涼爽的地塊,避免選用不通風、積水的凹地。白鬼筆是好氣性真菌,需要充足的氧氣才能更好生長,因此場地選擇時,空氣相對溼度也至關重要,一般要求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70%~85%。同時,場地要求土壤溼潤但排水良好,雨季不積水。此外,不宜選用白蟻活動頻繁的地方進行栽培。選擇耕地種植時,可與農作物套種。目前以林下仿野生種植品質最佳,而且投入小、易管理、見效快。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3 栽培材料

目前,白鬼筆栽培的主要材料為闊葉樹木材、樹枝、竹枝,同時輔以竹葉、箭竹的竹枝竹葉等為輔料,栽培材料要求新鮮無黴變,有時也可選擇天麻廢菌柴。栽培時,先將木材及樹枝切段成5~8cm大小的木塊,再把箭竹、竹枝切段成4~7cm長,以木材為主料,竹枝為輔料,各自堆放,避免隨意或混合堆放。多年的種植經驗得出,白鬼筆種植需材料量按每平方米溼料20kg,輔助材料溼料10kg,白糖0.15kg,菌種2.0~2.5kg。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4 栽培

1.4.1栽培穴 先將地塊表層的枯枝爛葉刮到一旁,然後挖栽培穴。栽培穴規格根據栽培方法而定,溝式栽培的,根據地塊條件,挖深15~20cm、寬50cm、長度不限的坑,坑底平整,坑底松3~4cm厚的鬆土(保水作用);小窩式栽培的,挖深15~20cm、寬50cm、長60cm的小坑,坑底平整,坑底松3~4cm厚的鬆土。兩溝或兩坑之間的距離以20~25cm為宜,白鬼筆的生長較為旺盛,菌絲會生長到兩溝之間,若溝距過小,不便於以後採收。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4.2材料處理 木材的處理方法:新鮮木材可以不做任何處理,直接切成小塊;天麻廢菌柴須在2%的石灰水浸泡一夜後經過清水沖泡後使用;運來時間長、失水較多的木材也必須經過清水浸泡一夜後使用。處理木材的主要目的是保證木材的含水量,並保證材料不被其他菌種侵染。木材使用方法:可以採用廢菌柴與新鮮柴塊混合使用,這樣既能保證白鬼筆生產所需的營養,又能充分利用天麻廢菌柴,節約生產成本。混合比例以新鮮柴與廢菌柴之比2∶1較好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4.3栽培方法 栽培白鬼筆的方法採用一層底層柴一層菌種一層竹葉,再放一層柴的方法,底層柴要求使用量少,恰好能遮住坑內泥土為宜,拍打嚴實。把菌種掰成直徑3cm左右大小的塊撒播在底層柴上,菌種與菌種之間距離為3~4cm,覆蓋一層稀薄的竹葉,達到牽引菌絲的目的,灑少許白糖,在竹葉表面鋪上材料6~8cm厚的木材,覆土,厚度控制在3~5cm,易乾旱的地方覆土厚度在5~8cm,覆土成弧形,即龜背形或饅頭形。最後蓋一層覆蓋物,以松針、蕨類植物為宜,厚度在2cm左右。

白鬼筆栽培要求:

(1)由於白鬼筆為好氣性真菌,所以覆土要求宜薄不宜厚,總體把握為播種期溼度較大時宜蓋薄,乾旱時宜稍加厚。

(2)栽培時儘量使坑內的各個部位的木材厚度一致。

(3)覆蓋物太厚會導致保溼過強,覆蓋物下溼度過大,菌絲直接長在覆蓋物上,在覆蓋物上形成大量無效的白鬼筆原基,導致浪費營養,影響產量,覆蓋物太薄會導致白鬼筆蛋易受到太陽灼傷,易乾旱導致白鬼筆原基形成受到影響。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1.5 栽培管理

1.5.1溫度管理 溫度是白鬼筆栽培成敗的關鍵。白鬼筆屬中低溫型菌株,菌絲生長溫度一般要求在8~28℃,但16~24℃最宜。白鬼筆子實體形成一般在9—10月,此時溫度一般控制在5~22℃,均能出菇。

1.5.2溼度管理 溼度管理主要包括兩方面,即材料溼度管理和空氣溼度管理。溼度管理過程中,白鬼筆菌絲在70%~85%材料溼度下生長良好,溼度在80%~85%時適宜子實體形成。菌蕾分化發育要求相對空氣溼度在80%以上,子實體形成則要求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以上。林下仿野生種植,溼度較容易控制,由於林木的覆蓋和森林的保水作用,基本能保證生長所需溼度,

但下雨時應注意排水,防止水淹造成菌絲死亡。

1.5.3光照管理 白鬼筆喜在陰涼潮溼的環境中生長,菌絲生長時對光照要求不高,但以半陰半陽的條件下生長為最佳,所以林下種植不僅高產而且優質、管理方便。如採用大田種植,為防止太陽曝曬,可選擇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對於剛長出蓀的小子實體,生命力比較弱,經太陽曝曬或過幹過溼都容易使菌絲死亡,因此一定要精心管理,才能獲得高產、優質的白鬼筆。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2 病蟲害防治

白鬼筆是珍稀食用菌,不宜採用化學藥劑進行殺蟲防病等處理,應以物理防治為主。

  • (1)發菌前期發現雜菌,應及時挖淨,用生石灰在病區消毒,並及時補播菌種。
  • (2)用天麻廢菌材時做好消毒處理。
  • (3)栽培場地應經常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
  • (4)場地選擇時應避免白蟻活動頻繁的地方。
  • (5)應加強管理,一旦發生病蟲害,及時治理。
簡述白鬼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3 採收、乾製和貯藏

白鬼筆的採收、乾製和貯藏的技術性較強,若某一環節處理不善,將使其商品價值大幅度降低。

(1)採收。採收時先用小刀從菌托底部切斷菌索,不要用手拉扯,以免損傷菌索影響白鬼筆的再次結球。

(2)乾製。白鬼筆菇體採收後應及時進行乾製加工,延遲乾製時間將直接影響品質。白鬼筆乾製可以根據規模的大小,選擇適當的設備和方法,一般可以選用烘房、乾燥機進行乾製,也可以自制簡易乾燥箱或焙籠。乾製要求以無煙煤炭為燃料進行烘烤,如產量較低可以直接用炭火烘烤,忌用柴火或含硫煤炭烘烤。乾製適宜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烘烤過程中要注意通風去溼,在高溫、高溼又不通風的情況下,烘烤出來的白鬼筆容易泛黃變黑,導致品質低下。烘烤篩片要洗乾淨,將水分晾乾。在烘烤過程中要輕拿輕放,嚴防弄斷弄破,而且要注意菌蓋的復位和完整。

(3)貯藏。

烘乾的白鬼筆用塑料袋包裝封嚴,以防進一步吸潮導致變質泛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