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個別歸國人員的不道德行為,對於華人華僑看法是否過於偏激了?

用戶4583068016040


米國的口罩市面上已經很難買到了,實際上,這主要是一、二月份國內新冠肺炎爆發,大量的在美工作、生活和學習的中國人(包括華僑)購買後寄回中國親友或機構,幾乎將口罩一掃而空,甚至還出現漲價一倍的情形。生活在國內的許多人,不一定了解這種情況。

現在他們為避難回國,我們應該將心比心地理解,幫助他們,溫暖人心,體現祖國母親的溫暖,也為自己樹立更好的國際影響,留下更寬闊的後路,更何況他們大多是自費隔離、治療,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定就業和收入。

人心與利益雙收,何樂而不為呢?為啥要用狹隘的眼光、偏激的語言對待他們呢?

當然,如果他們違反國內法律法規,則要依法處理。

為更好地應對嚴重疫情國家回國華人華僑避難和治療潮,建議有關部門撰寫回國須知(包括回國人員條件、入關須知,檢查、隔離、治療及回訪須知,包括心裡輔導等),廣為宣傳,減少華人華僑回國的盲目性,減輕我國應對國外疫情的壓力和疫情輸入的風險。以較小的預防代價,換取較大的益處。

抗擊新冠疫情,需要付出和醫療條件,更理性、需要國際合作、需要包括華人華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普遍理解與支持。

打好聯合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共同抗擊疫情的這副牌,需要的不僅是醫療保障條件,更需要理性、智慧與謀略!

相信中國通過這次疫情防控合作與援助,展示出更加高尚、可靠的國際影響,為一帶一路拓展更加寬闊、平坦的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