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即將失靈的“觸發器”


2013年,日本申辦東京奧運會成功,花了整整7年時間籌備了這次奧運會,如果成功舉辦,東京將成為全世界第五個舉辦過兩次奧運會的城市。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安倍晉三出任首相後,以“貨幣寬鬆、財政刺激和結構改革”三項政策來改善日本經濟,而舉辦奧運會顯然是更具魔力的經濟刺激手段。日本政府和民眾希望通過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舉辦,給日本帶來新一輪的“奧林匹克景氣”。安倍晉三曾直言,“我想讓奧運會成為掃除15年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觸發器。”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然而現在,這個“觸發器”可能面臨“失靈”的風險。


截止2020年3月17日,除中國以外的疫情累計確診已達101261例,累計死亡3888例,且有蔓延擴大的趨勢。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在奧運會是否舉辦的問題上,日本政府很糾結,他們不但要考慮本國民眾的安危,還要保證國內經濟的發展。為了籌建東京奧運會,截止到現在,日本政府已經花費了近250億的重金。如果奧運會取消,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於日本這樣的國家來說,算得上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而且就算能成功舉辦,受世界疫情的影響,廣告和旅遊收入會嚴重低於預期。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輾轉的聖火


奧運聖火是舉世公認的奧運會標誌,聖火的傳遞,預示著奧運會提倡的“和平、團結與友誼”的理念和價值觀被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會場外首次搭建了奧運主火炬臺,從此,奧運聖火的傳統就被流傳了下來。


聖火的採集意味著東京奧運會的正式開啟。


3月12日,伴隨著清晨第一縷曙光,東京奧運會聖火在奧運會發源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古奧林匹亞遺址採集成功,火炬隨後開始在希臘境內傳遞。第一棒火炬手為希臘女子射擊運動員安娜·克拉卡奇,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位女性第一棒火炬手,火炬傳遞第二棒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馬拉松冠軍、日本前運動員野口瑞希。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3月13日,希臘奧組委因擔心人員聚集而造成疫情擴大,決定取消在希臘境內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火炬傳遞。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3月19日,雅典帕納辛奈科斯體育場,希臘奧委會將與東京奧組委以無現場觀眾的方式舉行聖火交接儀式,預計3月20日,聖火抵達日本,3月26日,在福島縣第一核電站中轉場所正式開始,並開始在日本境內為期120多天的傳遞活動,並最終將於7月24日抵達奧運開幕式現場——東京新國立競技場。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


東京奧組委主席特別代表遠藤利明表示:“如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各個國家需要一致對抗疾病,希望聖火傳遞能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勇氣。”


兩次生不逢時的“東京”奧運會


(一)二戰的烏雲


奧運會一直以來是全球的體育盛會,舉辦奧運會,成為了各國實力強大的某種象徵。


1936年,一方面,柏林奧運會如火如荼地進行,另一方面,國際奧委會正在討論第十二屆奧運會舉辦城市,當時,東京、巴塞羅那、赫爾辛基、羅馬等14個城市全力爭奪奧運會舉辦權,經過重重選拔,國際奧委會艱難地說服了墨索里尼取消申奧,日本東京奪得第十二屆奧運會舉辦權。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柏林奧運會


此時的東方,烏雲密佈。


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日大戰一觸即發。戰爭耗費了日本大部分精力。


1938年5月,東京申奧的關鍵人物,嘉納治五郎在歸國路上因肺炎去世。


1938年,幻想著靠全面戰爭快速佔領中國的日本,已深陷戰爭泥潭。在戰爭面前,所有的物資都要優先保障戰爭,至於奧運會建造場地所需要的材料,已無人顧及。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1938年徐州會戰


1938年7月,迫於戰爭壓力,日本宣佈放棄舉辦奧運會。


同年,國際奧委會宣佈第十二屆奧運會在赫爾辛基舉行。


(二)阿拉基的預言


《阿基拉》(日語:AKIRA)是一部動畫科幻電影,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大友克洋的原作漫畫,於1988年首映,電影在32年前就預言2020年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行,同時,也會因災難於開幕前147天而中止。現實中的東京奧運,將於2020年7月24日開幕,往回推算147天,正好是2月29日,就是武漢肺炎疫情趨於穩定好轉,而世界疫情狀況急轉直下的日子。之後的3月份,包括NBA、歐洲盃等在內的全球各大體育賽事紛紛先後宣佈暫停或取消。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折中的“超級奧運年”?


疫情蔓延之初,國際奧委會給了日本一個時間期限,如果不能早三個月(5月底前)控制疫情,那麼將取消此屆東京奧運會。東京奧組委一再強調,仍傾向照常舉辦奧運:“我們目前從未討論要取消奧運一事,2020年東京奧運將持續與國際奧會以及相關組織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據日本共同社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9.9%的受訪者認為,2020東京奧運會不應如期舉行。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東京奧組委理事高橋治之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奧運會可以延期1年或2年舉行。而且最新想法是改到2022年舉行,這樣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同年舉辦,2022年將成為引人注目的“超級奧運年”。3月17日,據日本體育雜誌《日刊體育》報道,已有多名奧組委理事贊同高橋治之的方案,但也存在反對意見,還有人甚至提出了所有比賽空場舉行,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奧組委理事會將在30日召開會議,具體討論相關問題。但東京奧運會是否取消或推遲,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國際奧委會手裡,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早前表示,將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以西方國家目前的防疫方式來看,大概率事件是,今年一整年是疫情年,甚至很有可能跨越明年,人群聚集的體育賽事全部停擺不可避免,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疫情“大流行”的定義已經無法改變。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事實上,如果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在2022年同年舉辦,北京冬奧會在國際層面上很可能會淪為東京奧運會的陪襯,夏季奧運會對於北京冬奧會是一次極大的熱度分流。中國為了舉辦冬奧會,專門開發了延慶賽區和崇禮賽區,在相關區域又修公路又建鐵路,同時服務於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因此,當下日本提出所謂的“折中”建議,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東京奧運會,走向撲朔迷離的命運之路(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