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願意為興趣買單?電競培訓發展的未來之路

疫情逐漸好轉,許多遊戲迷們也開始了陸陸續續的返工潮,滿腦子的王者峽谷、疑惑不停的“吃雞”,想必還沉浸在遊戲的氛圍中。疫情期間,最常見的就是年輕人通過電腦、手機線上聚集玩電競遊戲,火爆的各類電競遊戲已俘獲當代年輕人的心,融入到了他們的生活,而這部分年輕人中,學生佔據了半壁江山。

年輕人願意為興趣買單?電競培訓發展的未來之路

在過去的2019年,據統計我國共有4.4億的電競用戶,其中大學生佔比高達55%。《2019年中國電競發展報告》顯示,還有一部分年輕用戶強烈希望成為職業電競選手。正是由於廣受大眾歡迎,尤其是贏得年輕人的喜愛,電競被普遍認為是體育產業新藍海,到2020年我國電子競技用戶預計將超過5億大關,其市場規模也將突破新高。


電子競技擺脫“不務正業”的標籤,將成為就業“香餑餑”


近兩年,從電競入選亞運會項目,再到S8“IG戰隊奪冠”,再從多個城市建設“電競之都”到S9“FPX奪冠”,電競產業不斷地發展擴大,包括人民網等主流媒體也開始爭相報道接納電競。而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電競賽事關注再度得到提升,電競開始進入主流視野,其行業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出來,這也是電競成為了最近幾年發展最為迅速的新興行業之一。數據顯示,從2018-2019短短一年時間,產生了電競賽事超過了500項,而新運營的戰隊超過了5000支預測到2020年中國電競用戶規模將超過5億,中國電競產業將達到1350億。


年輕人願意為興趣買單?電競培訓發展的未來之路


而龐大的市場,從業人數卻是供不應求,2020年初,數據顯示在中國電競的專職從業人數僅有5萬人左右,而市場需求高達50萬人。


缺乏成熟的培訓體系、成功的培訓機構


電競行業的發展催生出瞭如電競教練、電競經紀人、電競數據分析師、電競導演、電競解說員、電競視頻剪輯等相關的職業,但是目前來說,許多從事人員是從轉業轉行過來,而許多的知識模塊和技能要求甚至不達標。據統計,當前從事電競行業的人,真正受過專業訓練的只有24%。如果電競行業要規範發展,從業人員應該要有專業的技能訓練。


年輕人願意為興趣買單?電競培訓發展的未來之路


目前在國內來說,關於電競方面的培訓體系都十分的落後,包括電競教材、職業標準、知識體系等都不能跟上電競發展的步驟;而在師資方面,國內有許多成功的電競選手,但是他們也都是經歷過“不務正業”的年代,實操經驗可能在行但教育體系是根本沒有系統化。


要突破當前電競培訓的困境,首先是需要確定好技能等級,形成崗位標準。這還需要國家教育政策上的進一步的改進。


想做電競行業的“黃埔軍校”,師資培訓是電競教育的突破口


人才的培養與供給是一個行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電子競技更是如此。作為一門跨學科專業,如何完成系統化教學內容的編寫,如何規劃電競教育培訓機構,如何穩定輸出優質師資,這是擺在所有電競教育從業者面前的問題。行業標準與規範的制定尤其重要,這件事不是任何公司憑一己之力就能實現的,需要包括培訓機構、遊戲廠商、政府、學界以及友商的共同努力。


年輕人願意為興趣買單?電競培訓發展的未來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