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樑行發佈投資報告:線上服務、社區商業、大健康成投資新選擇

戴德梁行最新發布《2020中國商業地產投資意向調查報告》,問卷以一對一訪談形式,邀請在中國大陸最活躍的投資機構的高層參與調研。報告中顯示,雖然內地目前正受到疫情影響,但大部分投資人都對市場持有信心,並看好內地商業地產市場的長期發展。

九成受訪者12個月內計劃投資上海或北京

回顧過往十多年間發生的危機,2003年發生的非典疫情由於中國經濟正處於急速上升期,因此影響短暫;2008年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遭受重大打擊,各國均有拋售資產的情況,但由於中國房地產項目流動性高,且金融市場相較全球其他國家更為健康,因此地產市場得以迅速反彈。當今疫情之下,投資者對市場態度十分微妙。一方面,商務活動受到疫情影響有所放緩,另一方面,上海徐匯濱江誕生310.5億地王。

在調查中,逾九成受訪者表示在12個月內計劃投資上海或北京,逾六成表示將投資深圳或廣州。投資者對一線城市熱情更為高昂,其中尤以外資為甚,所有外資受訪人表示在12個月內計劃投資上海。

因為疫情的迅速蔓延,全球資本市場的形式並不樂觀,原油市場崩盤、美股暴跌接連出現。但今日大部分投資者都已見慣風浪,隨著過去幾年資產價值直線上升,投資者一直等待市場回調的入市機會。這次出現的“黑天鵝”,也正在提醒睿智的投資者應該擁抱這次機會。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資本市場部總裁、中國資本市場部主管葉國平表示:北京供應稀缺,上海國際大都會,深圳大灣區概念支撐,廣州高出租率回報穩定,短期的疫情,對比這些城市多年成熟的基礎以及未來龐大的發展潛力,只是個插曲。調查報告中顯示,99%受訪者表示將繼續投資於中國大陸,也有近九成受訪者表示今年預算投資額將與2019基本保持相同或有明顯增長。

線上服務業、社區商業、大健康成投資新選擇

疫情期間,一些行業需求迅速增長,例如:“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需求的增長,消費者此後可能會更傾向於開放式或者半開放式的消費空間。此外,受疫情影響,社區商業的發展或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有調研顯示,發展中國家的社區商業僅佔比30%,而發達國家的社區商業佔比達60%,社區商業在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此前,全國31個省份宣佈了投資總額超過40萬億元的“新基建”項目建設計劃。除了傳統的鐵公基建設外,本輪大基建新增了5G基站、特高壓、智能電網、DIC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以及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而這些行業是商業地產市場要重點挖掘的新動能。在報告中,受訪者也普遍認為在疫情影響下物流地產和數據中心投資規模將有所提升。

戴德梁行亞太區研究部董事陳妍斐稱:在當前疫情影響下,線上服務業、人工智能、新零售和大健康產業等行業的需求會增長。而與這些行業相關的商業地產將可得到進一步發展,例如數據中心、高標倉庫、研發中心和社區商業等。

寫字樓、零售、酒店這三大資產類別的平均價格在短期內或將下調,但寫字樓仍居最受歡迎資產類型榜首,與物流倉庫和數據中心位列前三位。在這同時,投資者可擁有更多投資另類資產的空間,預料不少投資者將會把握機會,分散風險。


戴德梁行發佈投資報告:線上服務、社區商業、大健康成投資新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