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招不到人——疫情下,企業和工人兩難

復工招不到人——疫情下,企業和工人兩難

先看看工廠這邊的困難


目前的主要問題,受疫情影響,有些員工因受疫區影響暫時無法返工,可能直接在自己家鄉所在地工作,造成用工需求緊缺,如何讓工人安全回來,願意回來是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很多工廠完不成訂單,導致1~4月份全部虧損。就算復工的企業也要花費錢購買口罩酒精都物資和在防疫管理上。


不少員工被困在家鄉里,而即使回來也有可能面臨隔離,而自家企業復產了,上下游企業未能復產,因為不確定性,訂單也減少了,連串問題之下,如同一座座大山壓在眾多小企業主的身上,讓他們喘不過氣來。


另一方面。我們來看看工人的困難


第一:工人返崗難,不少朋友反饋去到打工的地方要隔離14天,有些公司不提供隔離的地方,這就造成了大家不想急著返回。


年前辭工回家的人,目前去到一些打工的城市需要觀察確認,然後才可以外出工作,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明細賬一算,大家覺得還不如在家等段時間,到疫情結束了再上去也不晚,況且也等了那麼久。


第二:企業和當地少有動作,目前全國各地復工,蘇杭地區是做的最好的,當地政府和企業聯手從雲南貴州等各地派大巴車或者專列早早把工人接回去開工,不少企業還會在當地招收新人,一路免了吃住開銷,工人去到有安排,如此周到的企業自然不會缺人,但是這樣肯付出的企業實在太少,不想投資,只想在本城市招人,以至於很多公司出錢找人介紹都很難。


第三:這是當下很多企業玩的最熟練的一個招數,沒想到這次卻害了自己,真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勞務派遣工”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往常這個時間勞務派遣工會從各地聯繫大批人員送到工廠,工人在工廠上班卻跟廠裡沒任何關係,一切都由派遣公司負責。


當下派遣公司實力有限找不到那麼多人,據我瞭解在龍華某工廠,往常都是收一大批派遣工人趕訂單,當下卻少之又少,工廠正式合同工日收入200元以上,派遣工的時薪卻僅僅是十元左右,這中間足足被人砍掉一大半的血汗錢。

當下失去勞務派遣公司的支持,公司招人方面少了一大助力,自然是招工一難再難。


第四:有企業實力不錯,但是因為待遇和管理風氣的問題,打工者聽到後都唏噓不已,自然不會前去應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