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病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何防冶?

用戶農村小紅


西紅柿做為大眾蔬菜都非常喜歡種植一些,但是在生長期出現病蟲害難免,一時也分不清到底是什麼病,有的葉片捲曲,有的葉片上出現黃斑,這些病害也不知道是水導致的還是肥導致的。導致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

西紅柿在生長期出現白粉病、葉黴病、立枯病的比較常見,處於高溫高溼季節病情加重,發病率越多。露天植蔬菜感染病害非常的常見,感染病害後直接影響到產量。但是不要盲目的採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不弄清根源還是制止不了病毒的蔓延。

番茄葉黴病主要原因是由真菌引起來的,空氣溼度和土壤溼度大很容易給番茄帶來病害,給露天番茄造成通風不暢,葉片長時間處於潮溼狀態產生的。

防治辦法:使用多菌靈稀釋2000倍溶液進行噴施葉面,控制病毒傳播。晴天中午把病毒葉片急時修剪集中處理不要扔在原位,防止病菌揮發。

番茄立枯病主要由不完全腐熟的有機肥內菌絲由工具進行傳播,病毒主要傳播在根系或根系上部,造成單個植株或成片植株死亡。

防治辦法:使用完全腐熟肥做底肥或追肥,土壤見幹見溼,改善土壤結構降低溼度,勤鬆土減少積水現象,有利於根系呼吸通暢,提高葉片光合作用。

番茄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初期顯示在葉片上有圓點形狀,後病毒逐漸延伸到整個葉片,葉片表面形成粉狀物體,影響葉片光合作用。

防治辦法:

避免土壤水分過高,雨季急時疏導積水,勤鬆土有利於根系呼吸暢通。晴天修剪葉片進行統一處理,不要扔在菜園內。

為了防止番茄在生長期發生的各種病毒害,首先要加強植株免疫力,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抵抗病毒浸襲。土壤要見幹見溼,尤其是雨季減少澆水量,土壤保持潮溼即可,溼度越大被感染病毒機率就越高。平時遮光的番茄葉要適當修剪,增加通風透光程度。


小李愛種菜


番茄又名西紅柿,具有果蔬兼用的特點,是我國的主要栽培蔬菜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西紅柿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其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高產優質的果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許多地方和單位都相繼培育出了很多優良品種,為西紅柿的高產,優質,高效栽培奠定了基礎,但西紅柿的病毒病卻一直困擾著我們。

西紅柿的病毒病是一種傳染性病害,有昆蟲,人事操作,葉片間的互相摩擦等傳播,造成的損失具大。我們就來看看西紅柿的病毒病。

一,症狀

西紅柿的病毒病主要有四種類型,分別是花葉型,蕨葉型,條斑型和卷葉型,因栽培季節不同,發生的種類和危害的程度也不同。

1,花葉型

西紅柿的葉片出現黃綠相間或深淺相間的斑駁,葉片略皺縮。病株矮小,頂葉生長緩慢,有時果實呈花臉狀。

2,蕨葉型

西紅柿植株矮化,由上部葉片開始全部或部分變成條狀或線狀,中下部葉片向上捲曲呈筒狀。花冠加厚增大,形成很大的花,開花後很少結果。病果呈畸形,果心呈褐色。


3,條斑型

西紅柿葉片出現茶褐色病斑或雲紋,莖稈上的病斑為黑褐色條斑,果實出現很多不規則的褐色油漬狀斑塊,隨著果實的發育,病斑逐漸凹陷或畸形。

4,卷葉型

西紅柿的葉脈間黃化,葉片向上捲曲,小葉不展呈球形,或者是扭曲呈螺旋狀畸形。植株明顯矮化或叢生,大多數不能開花結果。

二,防治方法

1,以綜合防治為主,如栽培地塊實行兩年以上的輪作。選用無病土壤育苗,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及時清潔田園,清除病株殘體,減少定植,中耕,整枝,打杈等操作中的人為傳播等。


2,加強肥水管理,當第一穗果開始膨大後及時追肥澆水,促進果實的膨大,增強植株的健壯,尤其是高溫乾旱季節要勤澆水。

3,病毒病的傳播媒介是一些蚜蟲,飛蝨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其自身帶毒,或將病株的毒素通過口器刺吸無病植株而染毒,一定要注意及時防治蚜蟲,飛蝨等害蟲,預防病毒的傳染。

4,藥物防治,就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藥物可徹底殺滅病毒,僅是抑制病毒的擴散。在西紅柿病毒病發病初期,用植病靈,病毒A,抗毒劑1號,鹽酸嗎啉胍,辛菌胺,氯溴異氰尿酸,氨基寡糖素,苦參鹼等,抑制病毒的濃度。可7–8天噴一次。

如果病株較少,可拔除銷燬,病株過多,治療成本較大,那就毀種其他作物吧。



總之,病毒病一旦發生,治癒率低,所以對病毒病的防治,重在防,而不在治。日常用藥時,可加入微量元素肥,提高植株的生長勢,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溫溼度的調整,禁止過度乾旱。


努力就好


番茄病毒病是一種主要發生在夏秋高溫時節的侵染性病害,通常有三種侵染方式:種子帶毒丶傳毒昆蟲傳播和植物汁液接觸傳播(在農事操作中被病毒從傷口侵入)。

病毒病在田間的發病症狀主要是花葉斑駁丶植株矮化、莖葉扭曲畸形丶不定枝叢生等等,因侵染病毒類型不同而表現有異。且可能與茶黃蟎為害、激素藥害等相混淆。常見的病毒有菸草花葉病毒丶黃瓜花葉病毒`苜蓿花葉病毒`菸草卷葉病毒`馬鈴薯Y病毒等幾種,一般高溫乾旱天氣利於病毒病發生。

在防治方法上,病毒病應以預防為主,一旦嚴重發病,幾乎無法挽回經濟損失。

其一,種子消毒,用磷酸三鈉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30分鐘左右,而後清洗乾淨催芽播種。

其二,選用抗病毒品種。

其三,實行合理輪作,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作物抗病毒能力。

其四,與玉米間作套種,可減輕病毒病和日灼果發生。

其五,及時澆水施肥,改善田間小氣候,避免高溫乾旱對植株產生不可逆影響。

其六,促壯苗,農事操作中不要觸摸傷口,整枝打杈時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應使用高錳酸鉀溶液1000倍浸泡消毒。

其七,生長期間噴施氨基寡糖素丶葡聚烯糖等可誘導作物產生抗病毒能力,最好配合蕓薹素和葉面肥(如鋅肥具有提高作物抗病毒能力的作用)的施用,並注意防治蚜蟲、粉蝨等傳毒昆蟲。

其八,在發病早期,可使用寧南黴素或鹽酸嗎啉胍、毒氟磷等抗病毒藥劑加蕓薹素加硫酸鋅1000倍液噴霧,或者單用高錳酸鉀800-1000倍液。

如果病毒病嚴重發生,幾乎無挽回餘地時,應及早毀茬另種其它作物。


102705716761五福


近年番加病毒病屋出不窮,治療效果卻差強人意。原因在於沒有找到正確的防治方案。



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番茄病毒的傳毒昆蟲主要有蚜蟲、飛蝨、白粉蝨、煙粉蝨等。


防止病害毒病,首先要預防傳毒昆蟲的虐,早期可以在植株上部或行間懸植黃板,進行早期的預防和蟲情測報,利於確定後期具體防治時間。銀灰色地膜對蚜蟲有趨避作用。




病毒病發生的肘時候,可以用氨基寡糖素。配合其他藥物進行防冶。


大家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在評論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