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很顯著,由於某些原因,它卻被世人遺忘了

在東晉時期,隨著漢族政權的沒落,中國北方逐漸被少數民族佔領,此時的中國進入了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分裂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南方和北方分別建立了不同的政權,這兩股政權之間相互對立,不斷地發生著大大小小的戰爭。

到了南北朝的後期,隨著南北不斷地分裂,中原大地群雄割據。在當時,北方有北周和突厥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南方則是由漢人建立的陳朝,這三個國家鼎力而存。


這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很顯著,由於某些原因,它卻被世人遺忘了

當時的北周政權是由鮮卑人建立的,在楊堅當上了北周丞相之後,開始了篡權謀反的進程。公元581年,手握大權的楊堅逼迫當時的北周皇帝將皇位禪讓給自己。從此,北周滅亡,隋朝建立。

隋朝剛剛建立時,中原大地還是處於一個南北對峙的分裂狀態。為了實現一統天下的理想,楊堅頒佈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在政治上,他改組官員制度,設置了三省六部制,同時還嚴厲打擊各個地方豪強以及貴族勢力,加強了政府的中央集權統治;在經濟上,他要求民政部門重新登記百姓戶籍,並頒佈了均田制,把從地主手中回收的土地,根據人口戶籍,分發給百姓耕種;同時在軍事上,改變了當時的兵役制度,使得隋朝軍隊的戰鬥力有很大的提升。

正是由於他積極的進行各種改革,降低了人民的賦稅,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此外,他利用短暫的和平,積極訓練軍隊。由於他具有豐富的帶兵經驗,所以經常會組織手下的將領學習領兵打仗的知識。在他的悉心管理之下,隋朝不斷地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實力。


這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很顯著,由於某些原因,它卻被世人遺忘了

當時隋朝剛剛建國時,所擁有的領土,東至東海,西到巴蜀,南到長江,北至長城。朝廷掌握在約三千萬的人口數量 。由於他優秀的治國方略,和其他各國相比,隋朝正可謂是國富兵強。

在當時,長城以北的地區都被突厥人所佔領,他們擁有著強大的騎兵隊伍,在隋朝剛建立的時候,就曾多次襲擾邊境。而在南方,則是由漢人建立的陳朝,雖然陳朝並沒有吞滅隋朝的野心,可是,陳朝的皇帝卻是一個昏庸無道之人,他每天只知道飲酒好色,從不考慮勤政愛民。因此,陳朝的大小官員對待百姓一直都是採用十分嚴酷的手段來進行統治,嚴苛的賦稅早已壓的百姓喘不出氣。

為了能夠實現自己一同天下的理想,手握重兵的楊堅決定出兵平定這一南一北兩個國家。隨後楊堅進行了縝密的分析和計劃,他認為,面對一南一北兩個強敵,不能太急於求成,應該採用各個擊破的手段來完成。於是,他先將矛頭指向了國力較弱的南陳。決定在掃滅陳國之後,在集結全力進攻突厥。


這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很顯著,由於某些原因,它卻被世人遺忘了

公元582年,在做好充足準備之後的楊堅,任命楊廣、楊俊和楊秀為南下軍隊的統帥,率領大軍進攻南陳。陳朝國主在聽說了隋軍即將到來的消息,並沒有積極的備戰,而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到長江天險,妄圖依靠長江擋住隋軍的進攻。在楊堅的精心指揮之下,他擊敗了陳朝守將陸綸帶領的水軍。緊接著他一路勢如破竹,相繼攻佔了損口和沌陽等地。面對隋軍的節節勝利,陳朝皇帝終於坐不住了,他急忙派出使者向隋軍求和。

面對前來求和的使者,楊堅經過了深思熟慮,他從大局出發,為了能夠更好的同突厥人作戰,他答應了陳朝使者和談的請求。於是決定撤兵,全力對付北方的突厥人。

在進攻突厥之前,楊堅先是派出使者,前往突厥各個部落進行離間活動。原本就不和睦的突厥各部族,在經過楊堅不斷地挑撥離間之後,矛盾更加激化。此時,突厥可汗沙缽略意識到這是楊堅的陰謀,於是他決定先下手為強,主動派遣四十萬大軍進攻隋朝。


這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很顯著,由於某些原因,它卻被世人遺忘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突厥鐵騎,倉促應戰的隋軍利用長城作為阻擊敵人的防線,抵抗突厥人的進攻。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戰鬥之後,隋軍將領對突厥人的作戰方式逐漸瞭解。在大將楊爽的帶領下,二十萬隋軍在靈州、白道、和龍等地連續的擊敗了突厥騎兵。此役之後,原本弱勢的隋軍逐漸的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楊堅趁機派出使者說服突厥人阿波可汗投降隋朝。投降後的阿波可汗帶領著自己手下的軍隊,向沙缽略發起了突然襲擊。節節敗退的沙缽略在無奈之下,只得選擇和隋朝罷兵和談。從此以後,突厥人的勢力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得到了極大的消除。

在得到勝利的鼓舞之後,楊堅再一次把矛頭指向南方的陳朝。在進攻南朝之前,他悄悄的派出人馬,在陳朝境內四處宣揚陳朝的暴政,鼓動民眾反對陳朝政府。同時還四處收買各地名士。讓南朝百姓渴望脫離南朝統治,儘早歸順大隋。


這個朝代對中國的貢獻很顯著,由於某些原因,它卻被世人遺忘了

公元588年,楊堅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當即派出多路大軍進攻南陳。在賀若弼的率領下,隋軍軍隊猶如猛虎下山,一路高歌猛進。終於在公元589年掃滅了南陳,實現了中原再一次的統一。

在掃滅南朝政權之後,楊建下令,將當時南朝國都的宮殿全部焚燬,開闢為農田分給當地的百姓。從此,經過了幾百年分裂的中國,又重新回到了統一強盛的時代。

【《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