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際互動方面這三個問題,老生常談

《自閉兒的潛能開發》教養實務篇(5)

孩子人際互動方面這三個問題,老生常談

人是社會性動物,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是快樂生活的基本條件。

外在環境的改變和刺激,是提升孩子能力,讓其成長的契機。孩子在社交中學習規則,學會溝通。以下三種情況或許你會遇到:

1. 孩子不直接回應他人的問話,轉而向媽媽(身邊親近的人)撒嬌

這種情況在溝通表達那一節中有提到。這時媽媽最好的不要輕易介入,讓孩子學習面對這種情況。比如

孩子人際互動方面這三個問題,老生常談

,有人問孩子叫什麼名字時,,孩子不回應。媽媽可以用眼神示意對方再問一次。如果孩子還是不回應,媽媽可以給一點提示,引導孩子回應說"我叫……"。如果還是回應困難,就可以直接教他回應,讓孩子模仿著說。

這裡需要注意,媽媽(或當時身邊親近的大人)要避免成為變成"傳聲筒",轉述他人的話或複述別人的問題,這樣就會變成把回應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比如,說"那個姐姐問你叫什麼名字。你叫什麼名字?"因為這樣做,就會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孩子就不需要去關注理會他人了。這是一種逃避壓力的行為。可能會有兩種結果

1、那媽媽(或親近的大人)當擋箭牌,孩子相關的學習動機就會減少,對應的能力也就得不到鍛鍊和提升。

2、孩子長期這麼做,有可能會養成一些儀式化的行為習慣,比如一定要等著媽媽的複述或催促,孩子才願意做出回應。

孩子人際互動方面這三個問題,老生常談

二、怎樣幫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廣泛的來說,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和其他小夥伴常玩的那種遊戲,瞭解團隊遊戲的規則。比如大人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玩,讓他學會遊戲的玩法以及輪流等待的規則。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孩子耍賴不按規則玩,大人可以結束這個遊戲,告訴他這樣就不能玩了。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他從自己的行為後果來學習。遵守遊戲規則才可能把遊戲玩下去。這一點十分重要。

其次,陪孩子加入小夥伴的團隊遊戲,或召集一些小朋友來一起玩。大人在遊戲中方便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提示和協助,幫其建立信心,掌握相關的互動和遊戲技巧。

最後,當孩子可以熟練運用這些能力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大人帶領參與玩耍了。

孩子人際互動方面這三個問題,老生常談

三、孩子霸道,以自我為中心,父母好言相勸無效

一個行為之所以會保留下來,是因為它有用!它有用!它有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當孩子霸道,以自我為中心,雖然別人不喜歡,父母也告知不對,但最後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達到了他的目的。這個行為對他來說是有用的,他就會繼續保持。

因此,當孩子做出不當的行為時,必須立刻明確的讓他知道不可以這樣做,要讓他及時改正或道歉。如果孩子抗拒,那麼就要明確的告訴他結果,不能繼續玩了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某物。讓他知道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需要注意的是,不用責備他或對他生氣,如果能夠預先提醒,避免出現不合適的行為,則更好。事前預防總比事後糾正來的更高效有用。


其實孩子和孩子在互動中會有很多小的細節需要家長更用心的的觀察和引導,比如呈口舌之快撒謊、告狀、撒嬌、方式對等的報復行為等等。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在孩子的人際互動中,更是要多注意,切莫養成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