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便宜是真的嗎!帶貨文案常用銷售心理學,


佔便宜是真的嗎!帶貨文案常用銷售心理學,

有些產品推廣文案中隔三差五地送贈券,但就是不降價。為什麼呢?

其實,你留心一下也能發現,在天貓、京東等平臺的店鋪裡,長期有供用戶隨時領取使用的優惠券就掛在那裡,領取一點都不麻煩,為什麼商家仍然不採取直接降價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店鋪裡優惠券多采用滿減的形式,而不具體到某一商品,可以刺激用戶多買,以觸發優惠券生效條件;另一個原因,就是讓用戶從心理上感覺自己得到實惠了。如果直接降價,用戶會認為那本來就是商品的銷售價,對降價並沒有感覺。

所以,我們在寫帶貨文案的時候,要明白一條,用戶心理上通常並不在乎我們的產品有多便宜,而是在乎自己購買的時候有沒有佔到便宜。當然,隨著目前推廣渠道的增多,如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獲客渠道的增加帶來的是獲客成本的增加。也基於此,消費端的忠誠度在斷崖式下降,消費者不在乎你給我什麼優惠,什麼抵扣卷,顯然這些慣用的伎倆已經被消費者洞察,而消費過程中更看重的是性價比,也就是,我花的錢還有沒有什麼附加值呈現!

佔便宜是真的嗎!帶貨文案常用銷售心理學,

帶貨文案能賣的優惠,一定不要白送

你有沒有在路邊看到過廣告,“某某樓盤開盤在即,現在存1萬抵5萬”?

或者在網上針對某項活動“預存10元抵50元”?

對商家來說,這可不是提前收進來一點錢可以放入賬戶“理財”那麼簡單,而是在綁定客戶。

我在帶領團隊做電商運營時,曾針對指定的商品,嘗試過兩種優惠方式,條件都是到第二天的活動日使用:

A.網上商城內限時免費領取50元抵扣券;

B.網上商城內限時5元預購60元抵扣券。

結果是:

限時免費領取的100張50元抵扣券,使用26張。

限時5元預購60元抵扣券,售出53張,使用51張。

就此,我們專門做了訪談和分析:

對情況A,用戶可能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需要購買指定的產品,如果有意向,便毫不猶豫地領取。

而對情況B,用戶雖然可以比A情況多得到5元的優惠,但如果不用則要面對5元錢的損失。所以,他的心理活動會複雜一些,要一再確認是否需要購買指定的產品。另外,客戶付出5元錢得到60元,認為是個價值交換,而在心裡上認為值得。而免費對客戶來講,已經知道結果且沒有付出任何價值。

到了第二天兌現使用時,選擇了A的用戶又開始猶豫到底是買還是不買;反倒是選擇了B的用戶,會直接購買,因為他們覺得如果不買自己就虧了5元錢。

實踐證明,同樣策劃帶貨文案中的銷售活動,如果活動中增加一些小環節,讓用戶認為獲得的優惠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或者是付出代價換來的,往往能更好地促進購買轉化。

佔便宜是真的嗎!帶貨文案常用銷售心理學,

帶貨文案讀者常有的消費心理

掌握了用戶的消費心理,帶貨文案才可以從用戶最關心的切入點下筆,更易於深入到用戶心裡,也更容易帶動產品的銷售。

下面介紹幾種互聯網用戶網上消費的慣常心理,更多的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去積累:

1.怕買貴了

大家買東西都喜歡價廉物美的商品,對新商品尤其會擔心買貴了。

意的是,用戶下單購買的意願,並不是商品價格越便宜越強,而是希望商品的價值要達到或者高於自己要付出的錢。

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給出一個用戶熟悉價格的產品做比較,讓他能夠具象感覺物有所值。

2.喜歡看到“大”優惠

優惠的價格和優惠的幅度,用戶對哪個更敏感?

答案是對優惠力度“大”的那個。

一包38元的新疆大棗,半價銷售和優惠19元,用戶通常會覺得半價銷售更便宜;但對一部2000元的手機,說打9折就不如說減價200元更實惠。

3.購買時希望選擇更簡單

一臺電腦3999元,送無線鼠標、原廠電腦包。

一臺電腦3749元,推薦購買無線鼠標100元,原廠電腦包150元。

你會選哪個?

如果憑直覺,多數用戶會選3999元的電腦,因為鼠標和電腦包也是需要配的,買這個會更簡單。

如果真的分開購買,恐怕多數用戶會只選擇購買3749元的電腦或者其中兩項。

4.拆開價格可以感覺更便宜

健身1天只需1元錢!

1天只需1元錢,水楊酸棉片就能給你嬰兒肌膚!

一天只需要1元錢,是不是覺得很便宜,便宜到可以不假思索就買了?

再如,每天幾塊錢豪車開回家。都是通過強調商品的日均價格,可以讓用戶感覺消費很便宜,從而更容易下定決心購買。

5.大家都在買的東西更靠譜

用戶有從眾跟風的習慣。

如果很多人選擇買同一個商品,即使它的價格比同類商品的高,用戶也會認定它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當你的商品在銷售數量上有優勢時,寫文案時一定要作為重要信息傳達給用戶

佔便宜是真的嗎!帶貨文案常用銷售心理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