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長時間以來,地球生態系統可以說都受到了人類的一個改變。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在3月17日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世界上一個最古老的居住點因為修建水壩而在逐步的發生改變,該地區名叫“哈桑基夫(Hasankeyf)”。

當水壩修建之後,新水壩導致河流的水位不斷的上升,所以很快將淹沒這個區域,這世界上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在過去的12000多年來,一直攜帶了20多種文化而聞名於世,如今的淹沒將徹底改變該區域,令人惋惜的。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通過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圖像也可以看到,在過去的一年之中,整個河流的水位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狀態,大部分陸地和農田可以確實已經徹底被淹沒了。而這個水壩是修建在土耳其東南部安納托利亞地區,名叫“伊利蘇大壩”。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根據科學記錄數據顯示,該水壩高138米,位於Hasankeyf下游約56公里處,預計可提供1200兆瓦的電力(約佔土耳其總髮電量的1.5%)。所以從這個數據上來說,確實價值比較高,但是對古老文明的破壞也是存在的,這相當於就是我們說的“利弊共存”的模式吧。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整個伊利蘇大壩項目由19座水力發電廠,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上的22座水壩組成。建設的初衷是促進該國的經濟增長和能源獨立發展,但是很明顯,我們上面說了,對這個具有12000多年的古老城市產生了影響,伊裡蘇大壩阻擋了底格里斯河的水,將形成一個明顯的水庫,覆蓋190平方公里的土地。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同時在水位繼續升高的同時,Hasankeyf古老的城市將會被淹沒,並意味著超過80000人的轉移。根據NASA的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2月,大壩後面的水位每天以大約15釐米的速度上升。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將再上升50米(160英尺),足以淹沒成千上萬的附近洞穴和幾乎所有先前被羅馬人,蒙古人和塞爾柱克人佔領的Hasankeyf堡壘。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所以說,這個已經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既然修建起了,這肯定是改變不了的實施了。當然這裡可能不少的人會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壩的修建會不會直接改變部分地區的一個生態系統。嚴格的來說,是肯定會改變的。

在原始生態系統的狀態之下,我們人類可以說已經適應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突然在你面前多了“一灘水”。很明顯我們從最基礎的水蒸氣來說,就可以知道對部分地區原有比較乾燥的環境帶來潮溼的現象,同時在大河的周圍,原有的生態植被形成了穩定模式,當水淹沒了一些之後,就會改變整個系統的變化。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原先維持生態系統的基礎就沒有了,植物跟我們人類不一樣,原本是屬於生態固定在哪裡,不會發生移動,只會在淹沒之後建立不一樣的生態系統,所以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水位每天升約15釐米,12000多年古城將消失,水壩修建是好是壞?

那到底修建水壩好不好呢?其實這個就看我們如何去衡量,產生的價值有多高。俗話說事物都存在“兩面性”,修建水壩也是一個道理,這水壩修建之後,對土耳其的經濟具有幫助,但是大壩將減少對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供水,所以滿足了自己對別人也有影響,再次就是具有12000多年古老城市哈桑基夫(Hasankeyf)將消失在人類的視野,人類再也找不到一樣的第二座城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