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榮獲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日前揭曉的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首次增設了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以表彰在基礎研究領域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南京大學祝世寧院士獲此殊榮。

此外,南京大學還有12項成果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葉保留教授牽頭項目“面向雲端融合的大規模分佈式數據處理支撐平臺及產業化應用”,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曉昭教授牽頭項目“淺層地熱能高效可持續開發關鍵技術及應用”,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錢邦平教授牽頭項目“成人胸腰椎後凸/側凸畸形軀體平衡重建的基礎及臨床研究”和劉寶瑞教授牽頭項目“基於分子標誌的胃癌精準醫療新發現及其轉化研究”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近年來南京大學圍繞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持續探索以基礎研究為根,向創造技術和成果轉化延伸拓展的“三位一體原創驅動式”科學研究新模式,積極開展有組織科研,自主分類實施“科技創新十百千工程”和“卓越研究計劃”,聚力內涵式發展,著力高質量提升,取得了系列重要原創科研成果,為國家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高素質人才培養和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緣何獲獎?

祝世寧院士對微結構科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通過系統理論發現與技術創新,實現了用材料微結構對經典光場和量子光場的有效調控,他發展了光學超晶格和超構材料兩種材料體系,發明的新材料被成功用於新波長激光器開發、高性能光電芯片研製,新原理成像器件設計等,在激光技術、量子信息、光學成像、環境監測和廣義相對論模擬等方面獲得重要應用,系列研究成果兩次獲中國基礎研究年度十大新聞,兩次被評為中國高校年度科技十大進展,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廣泛認可。祝世寧院士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的“介電體超晶格的設計、製備、性能與應用”項目獲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祝世寧院士還積極把基礎研究優勢和國家重大需求結合起來,他承擔了南京大學第一批“卓越研究計劃”項目,設計併成功實現了全球首次基於無人機的全天候量子密鑰分發實驗,加快了實用性量子通訊的進程。同時,他還作為領銜科學家帶領團隊佈局下一代芯片——鈮酸鋰集成光子芯片的研發,這是省科技廳啟動實施的八大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之一,通過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通作用,探索新原理,發展新技術,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電子技術加速落地。圍繞相關研究,他積極響應省政府號召,組建了新型研發機構“南智先進集成光電研究院”,為加快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服務江蘇經濟建設努力奉獻,已取得初步成效。

祝世寧院士如是說

基礎研究之路很長,要把冷門做成熱門

頂尖學術期刊《自然》曾在專欄中這樣評價祝世寧及其團隊的工作:“該工作第一次用光學材料對愛因斯坦方程精確模擬,非常漂亮地演繹了廣義相對論的部分思想。”這是因為他們在芯片上實驗演示出了黑洞的視界、天體的引力透鏡效應和宇宙快速膨脹導致的拓撲缺陷-拓撲宇宙弦,開拓了用光學芯片研究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的新途徑。

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荣获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這次獲獎,不僅是對我本人及團隊的激勵和鞭策,對全省廣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基礎研究領域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次極大的鼓舞。”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祝世寧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礎研究,近日五部門還聯合發文,採取多項舉措加強“從0到1”的原創性基礎研究,江蘇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此時頒發,契合了國家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有其特殊意義。

祝世寧感慨地表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迅速,與一貫對基礎研究高度重視是分不開的。“省委書記婁勤儉,副省長馬秋林都曾經來到南大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加強基礎研究提出指導意見。感謝江蘇省委、省政府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未來江蘇高新技術的發展,我們基礎研究工作者要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祝世寧說,基礎研究之路很長,要取得突破,最基本的特徵就是一個團隊長期不懈的積累和堅持。80年代初期,南大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為國家計委首批投資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當時的馮端、王業寧、閔乃本等先生提出了微結構科學,閔先生後來又提出了“介電體超晶格”材料體系。“從少有人瞭解和支持的冷門方向,堅持研究二十年,我們才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從那時候起,我們初步將材料體系建立起來。基礎研究就是如此,不能今天追這個熱點,明天追那個熱點,而是要把原來不被關注的領域,通過自己的科學的判斷,長期不懈地堅持下去,把冷門做成熱門,做成國際的前沿。”

目前,祝世寧作為領銜科學家,正帶領團隊積極佈局下一代芯片——鈮酸鋰集成光子芯片的研發,這是省科技廳啟動實施的八大前沿引領技術基礎研究專項之一,通過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科技創新的源頭供給和引通作用,探索新原理,發展新技術,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電子技術加速落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既要關注科學問題,也要關注國家重大需求,這是我們科研工作者的職責。”他說。

為加快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祝世寧牽頭在南京江北新區成立了新型研發機構——南智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把光電子芯片技術作為重要研究方向。成立一年多來,研究院組建了10多個研究團隊,吸引了包括材料、物理、光學等領域的專家,瞄準下一代光電子芯片技術發展在基礎材料、器件工藝等方面的需求,開展研發工作。“目前,光子芯片還處於發展的早期,儘早佈局光子芯片研究,將來就不會再遭遇芯片‘卡脖子’問題。在這場以鈮酸鋰集成光子芯片為核心的國際競爭中,江蘇省有明顯的優勢, 抓住機遇尤其重要。”祝世寧說。

祝世寧:追光者的光影人生

不久前,南京大學裡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圖書發佈會。發佈會的主要內容,是再版發行已故晶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閔乃本的專著《晶體生長的物理基礎》。這場活動既是對閔乃本學術思想的弘揚,也是對他的致敬和懷念。

在致辭環節,祝世寧用一貫平穩的語調闡釋著再版的意義:“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教科書,而是閔先生對晶體生長的理解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這本專書不僅是國際上第一本全面論述晶體生長的理論專著,至今也仍是該領域有特色的專著之一,深受晶體界的歡迎和好評。”

發言後,直到發佈會結束,祝世寧再不多言。

面對媒體,他有些拘謹。“我只是在人生每一個發展階段,都遵循著國家的命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他說。

在追“光”的路上,祝世寧把自己隱匿在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光環下,言必稱“我們的團隊”。

但祝世寧並非“沒有特殊貢獻”。他曾是南京大學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曾是閔乃本院士研究團隊的骨幹成員;他對“微結構材料”的研究,對非線性光學和激光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與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兩次被評為中國高校年度科技十大進展;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獲得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擁有國際、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不乏頂尖學術期刊,學術引用超過萬次……

他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他深知,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的發展休慼與共。

1949年12月,祝世寧出生於江蘇南京。在青年時期,他從學校到農村,又進入工廠,直到1977年才參加高考。

這段波折的經歷,並沒有消減他的學習熱情。在農村時,他通過自學農業書,改良作物品種;進入工廠,他自學機電知識,提高了車床效率。“我總覺得,一步一個腳印能走到今天,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從小對科學有興趣,對自然有敬畏;二是善於自學,向書本學,在實踐中學,做到學以致用。”祝世寧說。

1990年,閔乃本院士發現了祝世寧這個難得的人才,將他選入研究組。此後,祝世寧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塊能同時出二色激光的準週期超晶格,並首次實現了激光的高效三倍頻,展示了準週期在非線性光學領域的重要性。

2007年,南京大學閔乃本院士課題組憑藉“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製備、性能和應用”,獲得了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作為第三完成人的祝世寧,與團隊一同分享這來之不易的榮譽。

同年,祝世寧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祝世寧從來不是埋首書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科學家,他主張學者要互相交流。

前幾年,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要重建新樓,學校向祝世寧詢問意見:教授辦公室應該設計多大?

祝世寧建議,從院士到副教授的辦公室,都一樣大,不要超標,但是公共區域要大一些,要有咖啡廳、討論室,能接待客人和學生。

“我們要創造那種輕鬆的文化氛圍,鼓勵大家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祝世寧笑稱,科研人員也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得有一個寬鬆的環境,把矛盾消化掉。

儘管距離退休時間越來越近,但祝世寧還有很多想完成的歷史使命。

如今,祝世寧及其團隊能在一塊微小的光子芯片上,模擬出光在天體引力場中的傳播,觀察到光受引力場吸引所產生的彎曲——彎曲得太厲害就形成黑洞,光逃不出來。

這是愛因斯坦的預言,如今被演示在一塊芯片上。“我們演示出的黑洞照片和今年新聞發佈的首張真實黑洞M87的照片非常像。以後天文學可以在我們的芯片上做宇宙實驗。”祝世寧說。

“我國科學家正在迎頭趕上,我們應該在源頭創新上下更大的功夫,對下一代技術更早地切入、更快地投入,爭取有更多的發言權。”祝世寧認為,這是如今中國科學家的責任所在。

祝世寧也期待著:“科學家們應該進一步把科學朝前推,讓人們能從更高的層面上理解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讓有用的技術造福人類。”

頂尖團隊新突破

祝世寧團隊在量子通訊領域取得新突破

新華社南京2月3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在量子信息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首次基於無人機移動平臺實現了量子糾纏分發。相關成果近日在《國家科學評論》在線發表。

取得該突破的是中科院院士祝世寧團隊。據項目負責人謝臻達、龔彥曉介紹,量子糾纏分發是將兩個糾纏量子分別發送到相距很遠的兩個點,通過觀察兩個點的測量結果,來檢驗量子糾纏的存在,可以有效證明量子通信鏈路的可靠性,為量子通信奠定基礎。此前,量子糾纏分發已經在光纖鏈路以及衛星和地面之間的自由空間鏈路取得成功。

“而無人機的優勢在於高度靈活性和快速組網能力,即需即建,以無人機作為基本節點,快速構建移動量子通信網絡。”謝臻達說。

龔彥曉告訴記者,2017年以來,團隊輾轉南京、石家莊、蘭州等地,最終完成了首個基於無人機平臺的量子糾纏分發實驗,測試了新系統在夜晚、白天、小雨等氣象條件下的工作能力。團隊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和突破,包括每秒可產生240萬對糾纏光子、重量僅為468克的高性能集成化量子糾纏光源,以及輕量化光信號收發一體系統、便攜式地面站等。

謝臻達表示,該系統還能夠與高空無人機、高空氣球建立長距離鏈路,並與現有的光纖和衛星量子網絡連接,解決量子網絡不同層次之間全天候、廣覆蓋的問題,對推進量子通信的實用化意義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