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多名文旅幹部登上抗疫“英雄榜”

新昌多名文旅幹部登上抗疫“英雄榜”

日前,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2020抗疫二月“英雄榜”,縣文旅局周燦軍、陳偉陽榜上有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縣文旅局湧現出一批表現突出的縣級基層黨組織、共產黨員,市級抗“疫”好黨員等,成為一個盛產“英雄”的搖籃。

臨時支部擔重任

瑞和集中醫學觀察點是我縣最先設立的集中醫學觀察點之一。經過探索與實踐,該集中醫學觀察點因勢利導,突破侷限,堅持“規範隔離、有效隔離、安心隔離”,不僅出色開展隔離觀察工作,實現“零交叉、零感染”,還“無中生有”開創操作管理新模式,並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做到“科學嚴管有溫暖,制度標準有力量”。綜合協調組、醫療服務組、安保維穩組和後勤保障組相互配合,高效協作。

瑞和集中醫學觀察點臨時黨支部由縣文旅、公安、衛健、街道、度假村等部門組成,由縣文旅局局長高雪軍仼書記,觀察點成員單位共有黨員20名,已召開多次黨支部會議。臨時黨支部的設立,主要體現黨組織的領導核心,能有力有序地落實防疫工作,做到領導有力、措施明確、責任到人;能接受更嚴格的督查,促進防疫工作標準化、制度化、規範化;而且疫情防控是黨組織和人民對黨員幹部的考驗,臨時黨組織在一線考察干部,將引導表現突出的同志加入黨組織。

自該觀察點設立以來,高雪軍幾乎每天都奔赴現場瞭解工作進展,解決工作難題,給予工作組關懷和信心,並第一時間向工作組傳達上級會議精神,部署下一步計劃。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自己的榜樣力量和模範行動表達帶領工作組堅決打贏這場戰“疫”的決心,展現出文旅黨建領頭人的氣魄和擔當。

萬事開頭難。集中醫學觀察點,在我縣沒有衣缽之傳,幾乎是摸著石頭過河,加之時間緊張,臨時支部的黨員們和工作組成員一起加班加點、廢寢忘食,著手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嚴格的制度規定和技術方案,制定工作人員簽到表、物資領用表、衛生消殺登記等,落實工作職責,做好臺賬。嚴格落實閉環管理,從觀察人員接收到解除觀察期,一絲不苟對待每一個環節的每一個操作流程,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他們說,“從接收人員進來到解除隔離出去,我們每天都在補漏洞,哪裡有漏洞就補哪裡。我們盡心做、盡力做,做實做細,希望疫情能夠早日防控下來,使新昌人民放心”。

管理制度從無到有,在一次次探索和實踐中,從22個方面擴展到35個方面再完善到43個方面。後經整理修改和補充,形成一套規範的集中醫學觀察點管理制度,包括規範方案、相關流程、告知書、工作專班職責、相關登記表等內容,讓所有工作“有章可依,有跡可循”。這套制度因科學、嚴格、合理、高效,在防疫工作中充分體現出制度力量,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

兩人登上英雄榜

周燦軍是天姥山風景名勝區管理中心副主任,擔任瑞和集中醫學觀察點綜合協調組組長。1月26日接到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將瑞和度假村設為全縣集中隔離觀察點後,周燦軍與企業董事長一起耐心地面向員工開展思想工作,消解他們的情緒顧慮,隨後率專項工作組進駐勇挑重任,迅速落實隔離場地,嚴格檢查設施設備,設計安排觀察者進出線路,滿足隔離觀察的一切條件和要求。

身為綜合協調組組長的周燦軍每天早出晚歸,凌晨一兩點回家是常態。他放棄休息日,以瑞和度假村為家,對觀察人員給予濃濃的人文關懷。1月29日,第一批入住隔離點的觀察人群中有一對年僅三週歲的孿生兄弟,要在狹小的房間內改變以往隨處戲耍的自由生活習慣非常不適應,他和工作組成員第一時間採購玩具和畫筆畫板,通過護工阿姨送達,看到孩子和家長臉上燦爛的笑容,他感到欣慰。通過送物送藥,改善伙食等一系列措施,他讓觀察者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感受到暖暖的溫情。

危難之時顯擔當,細微之處知品格。周燦軍出色開展隔離觀察工作,做到“科學嚴管有溫暖,制度標準有力量”,用最直接、最實際的行動詮釋著文旅人的責任與擔當。談起自己的工作,周燦軍說:“我做的只是應該做的事。”沒有一種付出是理所應當,是深深的家國情懷讓他團結和帶領全體工作組成員組直面險境、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他身上的光芒,照亮戰“疫”前進的道路……

文化遺產保護科科長陳偉陽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縣紅十字戶外救援隊隊員。“若有戰,召必回!”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恍惚將他重新帶回部隊。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錚錚誓言,彰顯著軍人“退役不褪色”的靚麗風采。

1月22日起,陳偉陽就開始將疫情防控工作有關精神傳達到全縣各個博物館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全面摸排湖北、武漢籍和有接觸史人員,告知關閉所有公共場所、做好溫馨提示、落實相關人員值守等防控措施,並每日巡查確保執行到位。

農曆大年三十中午,縣紅十字戶外救援隊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聯防聯控工作部署,在任務群發出緊急通知後,陳偉陽立即報名參加。他提前和家人吃好年夜飯,並將女兒早早送到她外婆家,於傍晚五點準時趕到新昌南高速道口參與防控工作。正月初六晚上八點多,救援隊接到七星街道有一老人走失的警令,在寒冷的黑夜中再次看到陳偉陽忙碌的身影。在大家的共同搜救下,終於安全找回老人。

陳偉陽還到七星街道參加志願者工作,從初二開始連續二十幾天無休,先後在西郊、西嶺、鳳山三個社區,協助街道、社區開展小區人員信息摸排登記、上門走訪、重點人員管控、小區卡口值勤等工作。陳偉陽主動要求整個小組由他獨自一人與重點人員全程接觸,在穿戴好防護裝備後上門告知相關事項、登記信息、簽訂承諾書等。他還利用工作經驗,積極出謀劃策,提出意見建議,完善防控方案,幫助工作人員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做好自身安全防護。

他說:“雖然退役多年,但我從未忘記對著黨旗、軍旗的莊嚴宣誓。這場全民戰役,就是對廣大退役軍人的一場使命召喚。無論以什麼形式參與,我都不能缺席。我有責任為國家盡一點微薄之力。”

平凡英雄守崗位

1月20日,我縣召開防控工作會議後,縣文旅局第一時間召開班子會議進行分析部署,開始摸排武漢籍人員。再過8個月就可以退休的陳以雷立即帶領科室同事對全縣星級賓館、旅行社一家一家告知,一人一人摸排,進行全面對比,落實管控措施,建立健全登記、報告等相關制度,加強行業人員培訓和遊客監管,築牢防疫阻擊戰的嚴密防線。

此時,我縣統一部署設立集中醫學觀察點。提起那裡,不少人談虎色變。陳以雷恰恰就被派往瑞和集中醫學觀察點,擔任綜合協調組副組長。1月23日(農曆臘月廿九),他和周燦軍一起前往瑞和度假村,協商設立醫學觀察點的相關事宜。大年初二,縣文旅局工作組進駐瑞和度假村。

都說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陳以雷對隔離人員表現出濃濃的人文關懷。隔離人員中有一對年幼的雙胞胎,因長時間待在室內開始哭鬧。陳以雷發現這個情況後,特意送去彩色畫筆、畫板和零食,看到雙胞胎在房間裡愉快地畫畫玩耍,他露出會心的微笑。他還提示瑞和度假村管理人員加強對觀察人員的關心,比如關心小朋友的生日等,送去特別的溫暖。在飲食方面,陳以雷和瑞和度假村協商,不斷改進提升餐飲質量,對有特殊要求的人員提供米飯之外的榨面、麵條等。完善的餐飲後勤工作,得到隔離觀察人員的一致好評。

疫情發生後,縣文旅局積極響應縣防控指揮部號召,黨員幹部帶頭上,立即組成17名工作人員的應急志願組主動支援防控一線,併成立臨時黨支部。文旅志願者協助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以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戰鬥狀態,築牢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文化館書記、館長金志江不僅白天參與縣級應急工作,每天晚上還主動到自家小區卡口支援,一句“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是他連續一個多月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自我總結。調腔劇團書記、團長王鶯在瑞和集中醫學觀察點輪值休息期間,得知卡口工作量大,毫不猶豫主動前往增援。調腔劇團在疫情期間停演不休假,日夜兼程,排演《萬眾一心戰疫情》《驅散陰霾迎曙光》和《警察頌》等節目。文化館副館長潘玉第一時間創作快板《勇克時艱傳捷報》,歌曲《天使的光芒》《愛在身邊》。這些作品節奏明快,旋律激昂,既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又深情歌頌天使之美,傳遞對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和美好期盼。這些作品都深受大眾喜歡,一經推出就被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平臺採用。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文旅人穿梭在陌生的小區中,狹窄的樓道里有他們忙碌的身影;春寒料峭,文旅人堅守在單薄的卡口帳篷裡寒風擋不住他們的抗疫熱情。披星戴月的文旅人,用自己的身軀織密防疫“安全網”,守護萬家燈火,詮釋不平凡的使命和擔當。如今,他們又忙碌奔波在文旅系統復工復產的指導工作中,書寫另一段“英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