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為什麼喜歡回購股份,而很少通過增發再融資?

頭條財經


 

回購一直是美國股票需求的最大來源,如果沒有企業回購,市場對股票的需求將急劇下降,正是美股公司的大量回購,不僅避免了期間全球熊市下美股暴跌的可能,也推動了美股三大指數迭創新高。

巴菲特對股票回購曾經說過:“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多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投資過的公司,一直以來都在回購股票。許多公司回購股票的數額相當驚人。我們非常喜歡這種股票回購,因為我們相信大多數情況下,公司回購的股票在市場中是被低估的。畢竟,我們持有這些股票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些股票被低估了。當一個公司的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但流通股數量不斷下降,股東將會非常受益”。

 蘋果、埃克森美孚、輝瑞以及通用電氣、沃爾瑪等行業巨頭都曾經參與股票回購。2018年,美股回購規模達1.1萬億美元

回購的優點:

一、向市場傳達正面信號,穩定公司股:“當前股票價格低,連公司自己都在買,大家快去搶!”

這個信號的效果非常強,金融市場是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如果有人競相搶購某個企業的股票,或者是公司的管理層競相購買公司的股票,肯定會向市場釋放出正面的信號。

二、逢低買進:管理層認為自己公司股票的價格被低估了,買進來是划算的,此時逢低買進可以最大化股東利益。

三、應對收購:減少市場中可供收購的股份,使收購方收集股票的難度加大,從而對抗惡意收購。

四、美化財務指標:管理層想通過回購的方式提升一些財務比率,通過減少流通股總數從而增加EPS,會減少總資產從而增加ROA(資產報酬率)。

五、避稅:美國現行的法律,派息通常要按照投資者的收入水平來作為徵稅依據,但在股票回購時,出售股票的股東,只需要按照較低的資本利得稅來繳納稅負,並且只有在實現利潤的情況下才需要支付資本利得稅,虧損時不需繳納。

六、有助於股權激勵:如公司實施管理層或者員工股票期權計劃,直接發行新股會稀釋原有股東權益,而通過回購股份再將該股份賦予員工則既滿足了員工的持股需求,又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權益。

股票回購確實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策略,公司大股東滿意,中小投資者高興,公司管理層也能獲取獲益

但是,金融市場永遠沒有包治百病的一招

無論股價漲上天,還是跌入海底,公司還是那個公司,業務還是那個業務,公司的基本面才是決定其長期價值的因素。瘋狂的回購,確實大幅提高了市盈率,但沒有實現企業盈利的實際增長,而且回購也埋下了兩顆雷:

1、高管濫用股票回購損害股東利益

2、借錢加槓桿回購股票,公司債務違約風險上升。美聯儲不斷降息,借錢成本降低導致公司發行的債務激增,這些債務的大部分用於股票回購和發放股息,越來越多的股票回購通過使用槓桿進行。

3月16日,美國最大八家銀行宣佈暫停股票回購至6月底,將節省下來的資金用於向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個人和企業發放貸款。這八家銀行包括: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高盛、紐約梅隆銀行和道富銀行。



山有九重即九宮


美股持有者佔比最大的是機構投資者,比如共同基金,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基金,慈善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在公司的股權佔比高,股東權益高,對價值有較大的偏向。回購股份可以減少市面流通的股份數量,增加股東的權益。而增發股份,會對現有股東的權益進行攤薄。所以,在比較成熟的市場,投資者會更喜歡回購股份而不是增發股份融資。



微延看世界


美股的公司一般都會進行市值管理,公司進行回購,在客觀上會減少流通股份,也會給市場認知上覺得公司認為自己的股價偏低,以上措施有利於提振股價上漲。當然最直接的動力是管理層的年終獎金跟股價考核掛鉤,股價上漲可以拿到更多的獎金。

國內上市企業進行增發再融資,稀釋股份傷害的是廣大散戶的利益,長期來說並不會傷害大股東的利益,反正大股東不用賣股賺錢,因為短期的增發融資已經讓公司和大股東直接拿到了大筆的資金,拉不拉昇股價也無所謂了。而國內很多公司管理層並沒有股份,或只有很少股份,管理層不一定能說服董事會回購股份。


王中King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一定數額的股票的行為。股票回購在國外經常是作為一種重要的反收購措施而被運用。回購將提高本公司的股價,減少在外流通的股份,給收購方造成更大的收購難度;股票回購後公司在外流通的股份少了,可以防止浮動股票落入進攻企業手中。股票回購是改善公司資本結構的一個較好途徑還抬高了股價。 2 . 增發股票簡單的說就是增加股票的發行量,更多的融資,“圈”更多的錢。對企業的現金是增多了但稀釋了股價,還對市場存量資金產生壓力,是在給股市抽血。 所以美股很喜歡回購抬股價,很少進行增發股票形成注水砸自己牌子。



非常不錯678


當公司擁有過多的現金時,通常有四種處理方式:

1、留著:低利率環境下,留著是最差的方案,除非你在日本(長期通縮)

2、投資新項目:前提是項目的回報率高於邊際資金成本

3、發紅利:增加分紅比例,或者派發一次性分紅。前者通常不是首選,因為分紅比例有一定剛性,升易降難。

4、股票回購:從市場上購回一部分該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

現在就聊聊這最後一種處理方式:

回購的原因:

1、【逢低買進】如果當前股價真的很低,此時逢低買進可以最大化股東利益。

2、【應對收購】減少市場中可供收購的股份,使收購方收集股票的難度加大,從而對抗惡意收購。

3、【美化財務指標】管理層想通過回購的方式提升一些財務比率:股票回購對上市公司贏利能力毫無影響,但會減少流通股總數從而增加EPS,會減少總資產從而增加ROA(資產報酬率)。

4、【向市場傳達正面信號】股票回購向市場傳達出的信號是:"當前股票價格低,連公司自己都在買,大家快去搶!"。這個信號的效果通常很強,因為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公司價值與資產結構無關,除非違反某些假設。信息不對稱即是這些假設之一,而股票回購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提升公司股價的最好例子。

回購 vs. 分紅:

同樣是返還現金給股東,為什麼感覺回購好像比分紅更普遍呢?一個主要原因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期權在公司高管薪酬裡的比重越來越高。同樣是返還現金,派發紅利只對當前股東有利,而回購股票可以最大化地提升股價,從而讓期權持有者同樣獲利。還有一些高管的薪酬是根據既定股數,道理相同,今天的分紅分不到未來才能持有的股票上,但是提升的股價卻直接增加了自己未來的收益。

美股近年來的回購:

回購這麼好,以至於就算沒有多餘現金的上市公司也想湊熱鬧,可是錢從哪來呢?

借問回購錢何處有,老聞遙指美聯儲

美聯儲連續數年的零利率和量化寬鬆,讓很多企業藉機以極低成本從債券市場融資,然後再進行股票回購。這一部分資金既沒有刺激生產,也沒有增加美國人民的可支配收入,而是吹高了潛在的資產泡沫。標準普爾500指數總流通股數從2010年的3.32千億股降低至了2017年3.06千億股,而標準普爾500的平均每股單價從2006年以來的50.15刀上升到了107刀。

借錢回購還增加了企業槓桿:信用評級公司穆迪就曾經以“借錢回購股票增加公司信用風險”為由降低了美國最大人力資源公司ADP的信用評級。又是泡沫又是槓桿,美股藥丸啊?這倒未必——

新稅改將刺激更多美股回購:

2017年底最大的新聞是美國稅改。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率將從現在的35%降至21%;對美國企業留存海外的利潤進行一次性徵稅。這會帶來大量的海外利潤迴流。根據已有研究,每$1的利潤匯回(repatriation)中,$0.79 會花在股票回購上,$0.15會花在分紅上。剩下的呢?慷慨的上市公司會給員工也分一點,比如美國第一大僱主沃爾瑪,2018年初給員工發放了一次性的獎金,其中工作了20年以上的老員工可以獲得。。1000刀。。嗯,就1000刀。


姓股名神


增發再融資會導致股票越來越不值錢,就跟某些股票所謂的“老千股”一樣,合股在跌合股再跌套錢一樣,只要是真的好公司有資質的大公司都很少會合股或者增發。回購則讓股票數量不變市值不變,回購價如果高於限價還能引入大量散戶,所以回購算是利好,而增發算是利空,所以好的公司都會用回購引流,老千公司喜歡用增髮套錢。


陳柏志6688


我用比較粗俗的語言來談談我的觀點!首先,美股喜歡回購是因為他們的註冊制,非優質的公司也就直接幹廢掉,退市了!那麼剩下來的公司經營的都還可以的!你假設你有一家公司運營的還不錯~外面飄著一些股權,價格合理的時候你會不會回購呢?


旺牛王永輝


回答一下:

股票回購和增發融資完全是兩個範疇的行為,其實並不能放在一起看。一個喜歡回購的公司也可能喜歡增發融資。

股票回購,是企業用現金來收購市場上流通的股份。一般用來獎勵或穩定股價。有時候也是用來股權的重新分配。這是個減少公司現金的行為。

而增發,是為了擴充資本金,獲得更多的現金的行為。基本與回購是相反的。

一個公司由於業務需要,需要更多的現金或資本金,而業務利潤又無法滿足,常常用股票增發方式來解決。這是很正常的行為。其實美國公司也是經常進行。只是一般媒體關注度不如回購。而且,一般增發都是定向,悄悄地找幾個出錢人就行了,然後掛一個公告。但回購,一般都會大張旗鼓宣傳一下。回購有時候就是為了要影響股民心理,一定會大肆宣傳。

所以估計這樣給你的印象就是這樣了。


守中堂主人


我沒有看其他人的回答。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美國的資本市場健全,注重保護股東利益,當公司覺得市場低估了公司價值,公司回購能夠提升股東的利益,當然能回購的公司一般也是盈利能力強的,不然也沒錢回購。增發股票的公司通常是盈利能力不好,信用也一般,無法從銀行貸款或其他渠道融資,只好跟股東要錢,如果低價增發,其實在損害現有股東的利益。希望回答對你有用。


金亮6815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額外的再融資將導致股票價值越來越低。就像一些股票所謂的“k老千股”,股價下跌後會下跌。只要它真的是一家好公司,合格的大公司很少會加入股份或發行額外的股份。回購協議保持股票數量不變,市值不變。如果回購價格高於限價,它還能吸引大量散戶投資者,所以回購是好的,而增發是壞的,所以好公司會用回購來抽走資金。老千喜歡用增發來套現。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見解,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祝大家每天工作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