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曼歷史級天賦的拳手,巔峰泰森都避之不及的男人


我先說明下,泰森的天賦非常強,在重量級拳手裡也是超一流的,但還達不到福爾曼這樣歷史級別的程度。

年輕的福爾曼就是通過扛牛來訓練自己力量的

和福爾曼相比,巔峰泰森是個更刻苦、努力的好學生。

喬治·福爾曼簡介

真名:喬治·愛德華·福爾曼

暱稱:大喬治

重量級

身高:192 cm

臂展:199 cm

美國國籍

1949年1月10日出生於德克薩斯州馬歇爾

傳統正架

總戰鬥:81

勝利:76

68次KO獲勝

失利5

業餘拳擊: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重量級金牌

喬治·愛德華·福爾曼(出生於1949年1月10日)是美國前職業拳擊手,1969年至1977年,以及1987年至1997年參加比賽。他綽號“大喬治”,曾兩次獲得世界重量級冠軍。在體育界之外,他是一位牧師、作家和企業家。


福爾曼歷史級天賦的拳手,巔峰泰森都避之不及的男人

他的職業生涯

福爾曼一開始是從事業餘拳擊運動,並在1968年夏季奧運會的重量級比賽中獲得了金牌。在第二年轉為職業選手後,他在1973年以第二回合淘汰了不敗戰績的喬·弗雷澤獲得了世界重量級冠軍。在福爾曼1974年在《叢林驚雷》中首次職業生涯輸給穆罕默德·阿里之前,有兩次成功衛冕其頭銜。由於無法獲得挑戰另一個世界頭銜的機會,福爾曼在1977年輸給吉米·楊之後選擇了退休。

在他所說的宗教頓悟之後,福爾曼成為了一名基督教牧師。1994年45歲的福爾曼第十回合擊倒穆勒(穆勒當年剛擊敗霍利菲爾德成為WBA和IBF雙料冠軍)獲得WBA、IBF重量級拳王金腰帶。賽後,WBU(世界拳擊聯盟)成立,接受該組織授予的重量級拳王金腰帶,併成為WBU第一任重量級拳擊冠軍。

1995年46歲的福爾曼擊敗德國拳王舒爾茨,衛冕IBF與WBU拳王頭銜。

1996年47歲的福爾曼戰勝克勞福德·格里姆斯利,衛冕WBU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1997年48歲福爾曼,戰勝薩瓦雷斯,衛冕WBU重量級拳王金腰帶。

最後一戰:福爾曼 vs.謝農·布里奇斯

1996年,福爾曼回到東京,以12回合的分數輕鬆戰勝了克勞福德·格里姆斯利(20勝0負)。1997年,他面對挑戰者盧·薩瓦雷斯(36勝0負),在一場激烈的對決中贏得了一個接近的分數勝利。然後,WBC決定在“世界冠軍挑戰權”爭奪中讓喬治與謝農·布里奇斯(29勝1負)比賽,爭奪對WBC冠軍Lennox Lewis的挑戰。在12回合比賽之後,喬治一直用高壓拳猛擊布里奇斯,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認為喬治是明顯的勝利者,然而最終決定引起了爭議,布里奇斯贏得了一分。這是福爾曼最後一次戰鬥,在48歲時。得到一個不公平但似乎合常理的結局。


天賦方面福爾曼歷史級別最強的天賦,泰森是超一流天賦,但還達不到歷史級別的天賦。

很多人看到泰森的速度,敏捷,爆發力,摧枯拉朽的擊敗對手就下意識的覺得泰森是最有天賦的拳手。

其實並不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情況是,大眾們總是同情弱者,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電視劇亦或是現實生活,大家總是更喜歡一些沒有人脈,先天條件一般的人通過努力取得成功,因為這樣有代入感,而如果是富二代們取得成功,大家的情感上的認可度就不如前者了。

當然我並不是說泰森就是弱者,事實上巔峰泰森是非常厲害的拳王,只是做個類比。

只不過泰森的身高和我們普通人相仿,讓我們有了代入感,哦原來1米8的人也可以憑藉出色的爆發力和重拳,敏捷的速度暴打那些大個子們,太爽了。

用傳播學的原理來說就是一種驚奇,驚歎的效應,基本上大部分成功的產品宣傳,好的商業宣傳都會運用這一條原理。

試想下如果泰森是一個2米的巨漢,還是取得這樣的成績,大家會喜歡嗎,一定會的,畢竟泰森的實力放在這裡,觀賞性也強,但一定不會有1米8泰森的轟動(2米泰森真有1米8泰森的靈活性也是一樣轟動的,這個是後話)。

因為大家會覺得你泰森2米身高,體重、力量、臂展都佔優,取得這樣的成績不是很正常的嗎。

福爾曼歷史級天賦的拳手,巔峰泰森都避之不及的男人


所以當身高1米8,臂展也不長的泰森暴打大個子這樣富有衝擊力的比賽和視頻出現後,震驚世界,使得大眾們被泰森表面的衝擊力畫面震撼住了,而忽略了問題的本質。

即和福爾曼比,泰森存在先天和後天的不足,先天不足比如身高,臂展,體重和力量,抗擊打能力。

後天不足比如心理素質,意志力。

這些東西才是本質的天賦,但大眾們往往會忽略,原因之一便是我前面提到的大眾喜歡看條件一般的人通過努力取得成功更甚於喜歡看富二代們取得成功。

而福爾曼的天賦類比的話就是最頂尖的富二代。

其二大眾們對天賦的關注點更多的在於衝擊力,爆炸性的畫面,類比籃球大家下意識的認為J博士天賦強於賈巴爾,因為賈巴爾球風不爆炸,而J博士做為喬丹的偶像,第一代飛人,打球飛天遁地,衝擊感十足。

但大家忽略了賈巴爾的身高,體重,臂展是不是天賦呢?柔和的手感是不是天賦呢(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訓練達到賈巴爾這樣的程度),在這樣身高,臂展的情況下還擁有除了張伯倫外幾乎無人可防守的天勾,這是不是天賦呢?

所以年輕時候J博士速度,爆發力還在,對比不明顯,職業生涯末年跟賈巴爾一對一完全不是對手。

當然籃球跟拳擊還不一樣,籃球還分五個位置,J博士打小前鋒,他不用天天面對中鋒,他的身體素質在小前鋒裡是最頂尖的。

而拳擊不一樣,泰森可以打一般的拳王,但面對福爾曼這樣歷史級別天賦的拳王時候,泰森整體的天賦是吃虧的。

最後簡短說下,為什麼說福爾曼是重量級拳手歷史最強的天賦。對比泰森來說,泰森巔峰期的表現是需要大量高強度的訓練來彌補他身高,臂展這樣的先天劣勢,也就是說巔峰泰森是通過以勤補拙的方式保證大家看到他衝擊力,震撼拳壇的表現。

而一旦泰森放縱自己,沒有之前高強度訓練後,荒廢5年後,他的神奇表現就不存在了,對比泰森同樣放縱的張伯倫一直維持高水平,且訓練沒有巔峰泰森那樣刻苦和高強度,也沒有太強的好勝心,張伯倫是真正的天賦。

而福爾曼是用60、70年代的拳擊戰術,在90年代自己40多歲後依然戰勝擁有更先進技戰術理念和更先進打法的年輕人。

這才是真正的天賦。拳擊的發展雖然不是勻速直線運動,在其發展過程中也會出現反覆,但技戰術,打法大體上還是進步的。

福爾曼荒廢了10年,復出後,在40多歲的年齡用落後於時代的技術打法戰勝了眾多比他年輕十幾歲,擁有更先進技術和打法的拳手。

福爾曼歷史級天賦的拳手,巔峰泰森都避之不及的男人

同樣是荒廢了數年,泰森出獄後狀態大不如前,而福爾曼當年心灰意冷退出拳壇當了10年牧師,快40了回來後照樣大殺四方,45歲KO了穆勒,奪得世界拳擊協會WBA和世界拳擊聯盟WBU的雙重金腰帶。


我和絕大多數人不一樣,當初拳擊最火的時候我在電視上看了絕大多數直播比賽,主要是因為我爸喜歡,其實我個人一直不大喜歡這種比較暴力的項目。當時對福爾曼裡迪克鮑霍利菲爾德劉易斯等人都有點印象,但覺得最有名的毫無疑問是泰森,每次賽前宣傳都是熱火朝天,但經常一開打沒幾分鐘就結束了,所以不能隨便上廁所。很長一段時間泰森對我來說就是拳擊的代名詞,包括現在我都認為他非常偉大,1米8的身材打倒這麼多高大的對手。

轉折

前一段因為UFC在B站上搜視頻,無意間又看到了福爾曼的一些集錦,這才重新喚回了一些記憶。當初我根本不知道福爾曼已經40多歲了,只有個模糊的概念他很老了,然後才開始找他的各種資料,現在才知道他究竟多偉大。

我個人認為福爾曼與其說是技術流不如說是純粹的天賦流(不是想侮辱他的技術,純粹是誇耀他的天賦),他是真正稱得上天生神力的,比賽中比較常見的鏡頭是對面一通狂攻,他防了半天象徵性回了不經意的一拳,就這一拳對面躺了,可見力量之恐怖,不用任何發力動作就能把對面打躺。

霍利菲爾德本來就是升級上來的,他的力量說難聽點根本破不了福爾曼的防,也就是掙點點數罷了。但他和泰森的比賽確實有點噁心,不提也罷。。。

現在更多的是惋惜,如果福爾曼沒有那失去的10年究竟會給拳壇留下多麼濃墨重彩的一筆,幾乎最強的重拳破壞力加上幾乎最強的抗擊打能力,簡直是最完美的拳王模板。當然了,如果真打這麼多年憑他的鐵下巴我也擔心會有嚴重的後遺症,所以現在這樣也蠻好,世上又有多少事能完美呢

福爾曼歷史級天賦的拳手,巔峰泰森都避之不及的男人

他沒有馬西亞諾那種不敗戰績,也沒有喬弗雷澤統治11年重量級,他在巔峰期大戰阿里敗了,10以後38歲重返拳臺,4年24場比賽全勝23次KO對手後爭得再次挑戰世界冠軍的機會(可見當年的世界冠軍挑戰權比今天要艱難得多,也沒有那麼多的拳擊組織和頭銜),42歲高齡挑戰霍利菲爾德和莫里森未果,包括兩次挑戰失利的比賽又打了5場大戰之後終於以45歲高齡再奪重量級世界冠軍頭銜。至此,一擊世紀冷拳創造拳壇三大奇蹟,他的成就完美的刻畫了拳擊這項運動最勵志、最動人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