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現在雖然獨生子女非常多,但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這幾年又有很多家庭迎來了新生命,一家可能有兩個到三個孩子。

因為我自己是獨生子女,所以在我看來,有一個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兄弟姐妹是非常幸運的,即便大家笑得時候會因為各種因素鬧矛盾,但是除去父母,他們就是自己在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了。

多子家庭的孩子從某個方面來說是幸運的,但是與此同時也會面對很多棘手的問題。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如果我在這裡問大家:你會怎麼對待你家的三個孩子?你會不會回答說:“當然是一碗水端平嘍!”

沒錯,都是自己的孩子,確實應該平等對待,即便道理都知道,但是有的爸爸媽媽們難免也有各自的苦惱。

“我也想要一碗水端平,但是有的時候就是做不到。”“我想對我的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但有的時候還是會偏向我喜歡的那一個孩子”

曾經我認為的一碗水端平就是給每一個孩子都傾注同樣多的精力和關愛,直到我從育兒類書籍上看到類似的育兒理論時才發現,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錯誤的。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如果想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最首要的不是想著一碗水端平,而是通過觀察每一個孩子,瞭解他們的需求是什麼,然後有的放矢的滿足孩子的不同需求。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為什麼“一碗水端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顯得沒有必要?

1、因為每個孩子的需求可能不同

就拿給孩子買禮物來說,如果家裡的孩子性別不同,那麼需求也不一樣。

比如說要禮物的時候,女孩可能要娃娃,男孩會要汽車;

而孩子在年齡上的差距也會形成不同的需求,比如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傾向於買書啊,買遊戲機啊,小一點的孩子則會傾向於買各種玩具......

需求不一樣的孩子自然要用不一樣的方式對待。

以前看過一個案例,有一對夫妻,他們有兩個女兒,每次買禮物都是一式兩份,大女兒會先說出自己想要的禮物,但是小女兒卻總不會提出自己的要求,每次都說,我和姐姐一樣就好了,於是夫妻倆每次只能買一模一樣的禮物,大女兒是開心了,可是小女兒還是提不起來興趣。

我認為這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用心觀察小女兒造成的,因為不知道小女兒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或者因為大女兒表現積極,所以沒有精力再去關注小女兒的需求。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2、孩子與孩子之前也是存在差異的,不論是從能力上還是行為模式上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所以即便是雙胞胎之間也是有區別的。雖然孩子們的年齡一樣大,但是各自喜歡的東西卻不一定是相同的,而年齡不一樣的孩子就更是如此了。

有的孩子可能會希望父母平常多陪陪自己,有的孩子卻很早就不願意粘著父母了,渴望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

有的孩子只有在父母的引導下才能找到自己前進努力的方向,有的孩子卻是天生就很有目的性,明白怎麼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異決定了我們身為父母的人,不能說為了我們口中的公平和一碗水端平,就不會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因人而異了。

“老大我當初是這樣養大的,老二也要照著這個方式養,不能偏心”這樣其實沒有什麼沒必要。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那麼現在進入今天的話題:給多個孩子的愛如要怎樣“平均分配”?

1、不用每個孩子都一碗水端平,要觀察每個孩子的不同需求

如果從“公平”“平等”的角度來看,父母的時間、愛和金錢等東西是不可能“平均分配”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的。而孩子們因為各自都有自己不同的需求,所以需要父母照顧的程度也不一樣。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通過細心觀察,瞭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再逐步滿足孩子們的不同需求。

當然,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可能沒有辦法精準瞭解孩子的需求,但是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舉止和麵部表情等判斷她的心情是怎樣的的。

對於自己喜歡或者討厭的東西,孩子是會從情緒上表現出來的。孩子要抱抱,就給他抱抱,孩子睡覺要陪,就給他哄入睡了再離開。

孩子之間存在差異,需求也不一樣,所以父母對待每一個孩子的方式都是不一樣的。

充分了解到每個孩子的不同需求,然後在孩子需要父母幫助的時候,父母及時伸出援手,這才是真正的平等和公平。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2、不管有幾個孩子,要將每一個孩子都當做獨生子女看待

有的人在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後,會出現三種情況:

一、掩蓋。這個意思是,先出生的孩子因為太優秀,所以當後面的孩子表現平平的時候,就容易被父母忽略;

二、後來居上。這個意思是,後出生的孩子無論在性格上還是其他方面,都比第一個孩子表現好,時間長了,父母難免會產生對比的想法,“你看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如弟弟妹妹懂事呢?”難免會傷害到老大的自尊心,孩子會不服氣甚至鑽牛角尖都是有可能的;

三、各自安好。這個狀態是最理想的,因為父母一方面能瞭解每一個孩子的需求,並在他們有需求的時候滿足他們,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體會到自己是父母的小寶貝,爸爸媽媽是自己最堅強的後盾。

另一方面也能因為對每一個孩子的足夠了解,知道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也就不會因為只看到哪一方的優秀表現而忽視掉另外一個孩子了。

而出現第三種情況的原因則在於,不管有幾個孩子,父母總能將每一個孩子都當做獨生子女看待。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如何做到將每一個孩子都看作獨生子女呢?

建議給每一個孩子都留下一對一的時間,讓孩子在輪流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說出自己的需求。

幾個孩子都圍著父母的時候,他們各自的需求就會一次性蜂擁而至,這樣是沒辦法瞭解每個孩子的想法的。

如果想要了解,只能讓孩子們排好隊伍,然後父母逐個去聽,聽哪個孩子的需求的時間,那段時間就是獨屬於她一個人“獨子時間”,瞭解到孩子們各自的需求後,才好有下一步滿足需求的行動。

每一個孩子的需求都不盡相同,父母要做到真正的公平,就是將每一個孩子都當做獨生子女對待,充分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優缺點以及他們各自的需求之後,再給予孩子相應的幫助,這樣才算公平對待了每一個孩子。

多子家庭如何公平對待每個孩子?父母要了解每個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給多個孩子的愛,要怎樣“平均分配”?答案是從每一個孩子的需求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