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看完一個僅有3分鐘的視頻

卻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事情是這樣的:

為了探索人們的思維方式

國外有人做了一次這樣的實驗

面對22個人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

卻沒有一個人回答出來

而這22個人裡面

有人年長見過世面

有人是企業的CEO

有人是隻是博學的老師

有人是成績卓越的白領

……


那麼這道如此簡單卻難住了所有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問題是這樣的: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其實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問題啊。

如果不加這個「打電話的人是一個貿易公司的CEO」的標籤,

想必很多人在第一時間內就能說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而且,在這個標籤的暗示下,

有人認為他有兩個爸爸。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還有人認為是他爺爺。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甚至有人把這個問題當成了腦筋急轉彎,

說這個人就叫“兒子”。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

這些人給出的答案,

都有一個潛臺詞。

那就是,做CEO的都是男性。


當得知問題的答案是兒子的「媽媽」打來的電話後,

他們都是羞愧的反應。

甚至其中一個女性她自己就是CEO,

但她卻沒有想到這個答案。


是媽媽呀!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答案麼?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有時候,

我們接受了性別平等的言論,

卻始終無法改變下意識的偏見,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大多數人都支持男女平等,

但我們還是不能放棄為平權努力的原因。


根據統計,過去十年裡,

中國職場中女性就業人員的比重已提升到43.5%;

在決策管理中,

企業董事會的女職工董事佔職工董事的比重為39.7%。

在高等院校,女性在校生比例已經達52.5%。

而許多發達國家的女性就業等比例比我們更高。


然而,在很多人心中,

「男人更適合做高管」的下意識偏見卻根深蒂固。


我國有一家求職平臺設計了一個代理人模型,

專門用來模擬一個組織中員工晉升的動態過程。


經研究發現,

如果對於工作能力的評價體系是客觀、穩定、足夠公平的話,

男性、女性工作能力的性別差異是很小的。


而且,在中級領導層,

女性的平均工作能力遠高於男性。


因此,

毀掉女性職場的並不是工作能力等問題,

而是這些可怕的根深蒂固的偏見。


而這種偏見有多強大呢?


在《養育女孩》一書中,提到過一個這樣的實驗:

將剛剛出生的嬰兒,

分別用粉紅色和藍色的襁褓包裹起來,

送到父親面前,讓他們形容這些嬰兒。


結果發現:

粉紅色襁褓中的嬰兒讓你父親們想到是

“脆弱、漂亮、甜美、可愛”,

儘管其中有很多嬰兒是男孩;

而藍色襁褓中的嬰兒讓父親想到的則是

“健壯、結實、堅定、注意力集中”等,

儘管其中有很多嬰兒是女孩。


由此可見,

父親對女孩和男孩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

而這也意味著,

無數女性在出生後,

在原生家庭中,

就已經被這樣差別對待了。


可這種差別對待,

完全是毫無現實依據,

只靠觀念先入為主的。


而這種對女性的偏見又帶來了什麼呢?

當下很多人,

尤其是我身邊很多男性都在抱怨現在的田園女權,

說女性過分地追求強調了太多。


的確,

不管是婚姻家庭還是感情生活,

當下很多女性是有些冒進。

我身邊有很多女性朋友,

甚至曾經我自己也是這樣認為過:

“錢能自己賺,

房子自己能買,

孩子一個人能帶,

老孃什麼都能做,

要男人幹什麼呢?!”


而造成女性這種冒進的根源就是,

當下人們,尤其是男性,

一方面接受了新的思想,

覺得女性可以在職場上獨當一面,

可以和丈夫共同負擔家庭經濟;

另一方面他們又沒有丟掉舊的思想,

覺得贍養老人養育小孩收拾家務等都是女性必須負責的事。


這不是很悲哀麼?

女性就這樣從一個極端被逼到了另外一個極端。


況且,

試問廣大十指不沾陽春水且賺不了幾個錢的男性同胞,

那種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田螺姑娘,您配麼?

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建議你試試


近來讀了一些女性相關的書籍和文學作品,

我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

“社會對女性的要求為什麼如此失衡呢?”


封建社會要求女性完全沒有自我,

歸屬丈夫和家庭;

而當今社會又要求女性十項全能,

動輒就是如何平衡“家庭”和“職場”。


但轉念一想,

其實不管外在環境如何,

關鍵還要我們女性自己覺醒併成長,

任何時候不輕看自己,

不放棄對美好自我的追求,

始終肯定自身的價值,

記得自己作為女性的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