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年收入多少幸福感最強?為什麼?

伊犁老王


幸不幸福,跟掙多少錢真的有很大關係嗎?

老闆外面有小三,家裡妻子有錢,你說她幸福嗎?老百姓,夫妻恩愛,父慈子孝,沒啥錢,你能說他不幸福嗎?幸不幸福取決於你內心對外界的滿足程度。

因人而異,金錢是決定了一些東西,但它左右不了幸福的歸屬。

如果說幸福都建立在金錢上,那我想它不會太長久,錢總有花完的時候,但情會永存。人生在世,親情友情愛情,缺一不可。

疫情也讓人們看開了好多事,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最大的希望莫過於活著,幸福的和家人一起活著,別的什麼都不重要。

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有親人的陪伴,這就是幸福,無以倫比的幸福,學會知足感恩,錢真的沒那麼重要。


傢俱安裝工的日常


幸福感和年收入的關係。收入和幸福感沒有必然關係。因為收入是物質的,幸福是內心感受。兩者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收入帶來的幸福感是遞減的。在收入低的時候,收入的增長與隨之而來的物質消費水平的提高可以帶給你幸福感,但收入增長到一定程度,物質帶來的滿足感越來越小。

單純就金錢的擁有來說,一旦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便很難對幸福感產生影響。福布斯排行榜前一百的富豪,他們只比普通收入的人幸福一點點。自上個世紀以來,人們的收入翻了不知多少倍,幸福水平卻沒有提升。

加薪和收入是不同的概念,題主指的應該是加薪而非收入。加薪確實可以提升幸福感,然而只能維持很短的一段時間。即便是中了彩票,三個月之後也會回到原來的幸福基線。

這並不意味著錢毫無意義,錢本身不能帶給人幸福,然而金錢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為所欲為”的資本感受,這種感受其實不一定就是幸福。


貧娛渡半生


幸福感是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每個人的滿足感和安全感的量度是不一樣的,也許騎自行車比開奔馳的更有幸福感,所以幸福感是相對的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跟金錢厚度不一定相關,但是我也堅信在同等條件下,越有錢越幸福,我常常擔心明天沒有收入下降怎麼辦,不能買名牌化妝品,怕孩子不能給她好的教育和生活,有時候夜不能寐,身邊小姨子收入兩千,每個月月光,同樣養孩子,卻從未有過擔心,你說她見識淺也好,沒有遠光也好,沒有責任感也對,總之她生活比我快樂!


小葵愛千晨


經調查,在中國,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屬於幸福冷感的人。什麼是幸福冷感?就是對於“幸福”感知和體驗有冷淡感缺乏熱情。調查顯示,月收入越高,幸福冷感越強烈,月收入5k-10k,反而幸福感最強烈。人民在哪裡找幸福?城市幸福感是指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滿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嚮往度和讚譽度。2019年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多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一臉驕矜之色


一個普通人如果年收入能達到25一30萬。幸福感就滿滿地了。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普通人容易產生滿足感。你每個月給他她2一2萬多的收入,則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生活上舒適。而且什麼支出都可以擺平。不過不能與富人們比,因為他她們的慾望同普通人不樣,滿足感也不在一個擋次上。所以我講的幸福感滿滿針對的是普通人群體。


大海31457


這個問題呢?根據每個人的消費情況。收入情況,家庭環境是不一樣的。首先我們撇開大的環境不說就單說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個家庭。請客送禮。逢年過節開機。日常花費。這些錢一年算下來,也要。那麼再加上家裡有幾個小孩。要讀書的話,小孩的開銷一年又要幾萬塊錢。要想有幸福感。除去所有的開支。每年再有10萬塊的存款。能達到這個標準。我認為,在大多數人的。生活當中幸福感都是非常高的。那大家怎麼認為呢?歡迎評論。


好哥5879238294197


幸福感與收入多少沒有多大關係!有人年收入可能比較低,但他的精神財富很豐富,對物質的渴求沒有那麼多奢求,就會感覺很幸福,有的人年收入也許有大幾十萬,甚至百萬,用著高檔化妝品,穿著奢侈品,住著豪宅,外邊光鮮亮麗,但缺少親情,朋友,內心很空虛,那也就沒有幸福感而言!


看風景的風鈴


每個月4萬,也就是60萬左右的年薪最幸福


Charles莫比嗨客MbhAi


個人覺得高收入可以提升幸福感,但是並不能完全靠收入來實現幸福感,畢竟很多是金錢無法交換的,而且幸福感是基於個體的主觀體驗,別人眼中的幸福,並不是他自己感受到的幸福。正如一雙鞋是否合腳,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


熬過最黑的夜


50萬,多了少了幸福感都不會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