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把亞馬遜無貨源說的那麼神,真的適合新手操作嗎?

用戶3214567940571645


瞭解過電商的朋友,多多少少都聽過店群模式,國內某拼,某寶店群模式氾濫,好不好做大家心裡都有數。

跨境電商亞馬遜也有了店群模式,不得不佩服國人的智慧,亞馬遜前期野蠻發展的時候,做店群模式確實不錯,同時有十幾家店,海量上產品,訂單源源不斷。

現在做亞馬遜還想靠做店群模式,已經不現實了,亞馬遜走的是精品化路線,什麼意思呢?就是做好產品,把一個產品做好,精細化運營,才符合亞馬遜的發展趨勢。

簡單舉個例子,我做杯子這個類目,把杯子這個類目優化好,不同材質,顏色,大小等等都上架到店鋪,一個個優化,符合買家需求,平臺會有流量加持,不發愁出單。

現在如果有人和你說做亞馬遜店群模式賺錢,一天一個店賣100,10個店就是1000,聽起來很有誘惑,實際上都是做的無用功,可能顆粒無收。

亞馬遜無貨源模式是可以做的,但是需要精細化運營。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下面是產品價格對比,圖一是亞馬遜售價,圖二是採購價,自己算算利潤有多少



良山跨境電商乾貨分享


亞馬遜無貨源適合新手

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致力於成為全球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重產品,輕店鋪,堅決抵制刷單、開直通車、做廣告的行為,只要產品好,平臺會自動推送流量,不存在惡性競爭,減少了前期流量資金

且亞馬遜平臺的活躍度高,賣家少、買家多,供大於求,且亞馬遜在全球電商平臺客單價最高,加上匯率問題,利潤可觀

亞馬遜對於每天上貨的數量是沒有限制的,可以從國內全網採集產品上傳到我們的店鋪,不需要囤貨,只需要一臺電腦就可以開店鋪,前期投資少

選擇一款順手的輔助系統,可以幫助你運營店鋪過程中節省大量的時間,簡單操作易上手


x小熙


跨境電商有兩種操作模式,第一種鋪貨模式,第二種精細化經營。

第一種鋪貨

鋪貨作為平臺早期都是比較受歡迎的,平臺的蠻荒期,成長期當中,鋪貨的商家是非常受歡迎的,因為平臺需要更多SKU產品,去吸引買家,鋪貨這個時候是最好的也是能最快的成長起來的,鋪貨作為一個經營模式,他也是有優劣勢的。

優勢:

對新手來說簡單易操作,只需要每天的上新,上傳更多的產品,進行概率性出單,打個比方,我們在鬧市區開了一個門店,店裡邊只有十個商品,路過一百人的話可能會進來十人,最後只有2人買,但如果說我們店裡邊有一千件商品,就可能有60人進來,那麼60個人中就會有20個人買,這麼多件商品總有一件是他喜歡的產品,這就是概率性出單,以量變質的一個方法。當然,在大量的上新中,可以選幾款,作為引流。特價處理或者打折扣來吸引客戶的進店量,比如說一個9.9包郵的商品買過之後,湊個滿減等活動。引流方式有很多種。通過這麼一整套的聯動模式,店鋪的產品就會帶動,這樣我們就會有更高的毛利。

不過現在許多平臺都會稍微限制上傳產品的數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更多的店鋪,拿shopee來說一個店鋪1000個我們5個店就是5000個,就是這麼一個概念,除了多店鋪之外,還有多品類,多品類就是鋪不一樣的產品,這樣面對的群體更多一些。那麼結合多品類,多店鋪的運營就會吸引更多的人群,最主要的是鋪貨的過程中不需要去備貨,沒有庫存,沒有壓力,我們買回來在發出去,這樣沒有成本的積壓,就不會慌。

劣勢:

工作量比精細化運營要大,所以要需要ERP輔助,因為不可能一個一個去編輯,這樣你肯定幹不過人家,所以說需要各種輔助軟件,進行大量上新,第二個就是產品數量需要足夠的多。商品多了之後廢棄產品比較多,這就需要我們下架從新鋪,當你重複十幾次之後,保證1000件都是有人買。這樣的話工作量稍微會大一點,而且每天就是上新產品就會對耐心有很大的考驗,天天做的可能就會覺得比較煩躁,創業的初期可能會失去耐心,失去耐心就可能會失去信心。當然,出單了以後你可能會更努力了。

再一個,無庫存產品對供應商的實效要求比較高,雖然不壓庫存,但是那麼多件產品你不能保證每件供應商都有產品,所以說對供應商的選擇比較高。這些就是鋪貨模式的劣勢。總體來新手剛開始適合鋪貨後期慢慢再轉向精細化運營

精細化運營優勢在哪裡?

第一點,注重單品精細化運營,仔細打磨單品,把他打造成爆款,熱賣。精細化運營他的上新量比較小,可能說如果鋪貨情況下要上新幾千幾萬個,精選的話可能幾十個,百來個,就可以了。

第二點,對產品進行數據分析,分析後這件產品可能是大多數人喜歡的,而不是我上傳一件商品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買,分析總結出來的產品成為爆款的幾率大一些。不會靠大量SKU去漫無目的得吸引客戶,鋪貨模式,100人當中也許有1人喜歡,但是精細化運營會,100人當中可能有50人喜歡。

第三點,精細化運營是準備精雕細琢去打造這一件產品 ,這時候我們就必須備貨,因為出貨時間比較快速,對店鋪數據的提升比較有優勢,那麼我們準備打造這件產品的時候要考慮:成本的優勢、產品的賣點、產品優點,如果這個產品是適合這個市場的,我們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助推他,打一些廣告,報一些活動。精細化運營的增長速度很快,遠比鋪貨快得多。

第四點,精細化運營工作量比較小,可以把重點放在數據分析上邊,只要每天研究數據,發現一款產品就去找對應的供應商,把產品進行優化,數據優化,價格優化,成本優化,之後上傳到平臺,通過各種的輔助方法打造成型。

在精細化運營當中當我們店鋪產品成型之後,後續壓力也會小一些,沒有太多擔心的,前期只需要打造自己的爆款,後期的話工作量小,只需要每天觀看店鋪數據就可以了,當產品成型以後等同於說後邊就是躺著收錢。

精細化運營模式劣勢是什麼?

第一點,對經營人的數據分析能力要求比較高,打個比方如果一個點上小白,對市場 對產品都不瞭解,以前沒有做過生意,也沒有電商思維, 因為跨境電商是跟國內電商一樣的,包括引流思維,產品打造思維,活動的優點提煉,如果你對這些都不懂,那麼你對精細化運營就搭不上邊,因為你沒有這些基礎的思維,你談不上精細化運營,上傳的話也可能是垃圾產品,你不可能把它打成爆款,可能你覺得這件產品100個人會有50人買,那只是你覺得,實際上用過數據分析過後,發現這件商品還是100人中只有1人喜歡,這就是個人感官和數據分析感官,很明顯的差別。

第二點,對經營人的供應鏈要求比較高,你想把一件產品打爆,你必須有一個大的成本優勢,源頭廠家,自身的談判能力,把價格談到最低,但是對於你前期剛經營,一沒出貨量,二沒店鋪優勢,三沒談判經驗,你憑什麼讓別人把它的錢放你口袋裡,就因為你的一句話?“我覺得我可以把我的產品賣爆?”實時的依據呢?這些都不存在,這一點對小白的門檻就比較高。

第三點,積壓庫存,對於資金要求比較高,我們在鋪貨的過程中是不需要庫存的,精細化運營,你如果想把這個產品快速打爆,你肯定出貨速度要快,因為出貨速度快對這個產品上升趨勢是否陡峭,他也有一種權重的解釋,你出貨快,成本低,數據分析精確,平臺需要,競爭又不是很激烈,那麼你這個產品就要爆了。

當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還需要考慮,這個產品是不是有產品的優勢,第一個,近品,同款。

萬一你選了一個產品平臺上有好幾十家在賣,他們有每個人都有優勢,比如他們家在圖片上進行了優化,另一家買一送一活動,或者一模一樣的東西,他的價格比你更低,那麼你這個產品上去也打不過人家,精細化選品是一個非常大的技術活,你必須要有經驗的沉澱,並不是腦子一熱覺得這個產品能爆,你就開始投入,這需要很多推廣成本,積壓貨物的成本,人力成本,去操作並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樣一飛沖天,這不太現實,你需要數據的分析,經驗的沉澱,還有眼觀的判斷。

數據的精準分析,你才能將精細化玩得轉,這些就是精細化的優劣勢,如果去做跨境的時候,前期找一個平臺,利用鋪貨,鋪一段時間,得到自己的即時獎勵,鋪著鋪著出單了,出單了以後就去更加深度的研究這個品類,這個品類是不是適合我?為什麼能夠出單?然後去分析研究它,把一些優點總結出來以後,再去打造相同相似的產品,用大的經歷把它推送出來。

這就是從鋪貨的階段過度到精細化運營的階段,後期可以慢慢的去轉型,或者說開一個新的店鋪,建立一個精細化運營的站點,把之前鋪貨得來的經驗,包括產品供應鏈的優勢總結出來,把經驗都沉澱在新的店鋪上,這樣可以兩手抓,慢慢的一步一步把自己打造成電商人才或者說成立一個公司,組建自己的團隊越做越大。

這個是我覺得跨境小白比較適合的一個經營之路,如果說你一開始就覺得自己很厲害做精細化運營,你沒有底子的話失敗的概率還是蠻大的,如果你什麼都沒有那就建議你從鋪貨開始。


青主跨境電商Wxiximua


我覺得無貨源模式的試錯成本不高,亞馬遜規則對小賣家還算公平,體驗一下也無傷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