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銷售毛利率為負數,而銷售淨利率卻為正數?

用戶9110674229


這種情況,個人感覺在上市公司中更為常見。

一、兩個利率受影響的因素不同

銷售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其受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兩個因素的影響影響。銷售成本高於銷售收入,即出現負毛利。

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淨利潤受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投資、營業外支出等諸多因素影響。

二、銷售淨利潤

即淨利潤,影響其金額的因素較多。具體見下圖:

各個因素就不一一分析了。圖中2018年年報,因營業外收入的因素,公司的利潤總額由負轉正。這個營業外收入,大概率是政府的補貼。而,只是這一個因素,公司由虧轉盈。

以上簡單分析。


東嶺財經


我是從事財務工作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銷售毛利率和銷售淨利率都是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問題的關鍵在於搞懂二者的概念和關係。

一、銷售毛利率概念。銷售毛利率=毛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銷售毛利率衡量的是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後,有多少錢可以用來彌補各項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和形成盈利。通常來講,銷售毛利率越高,企業的經營盈利能力就越強。

二、銷售淨利率概念。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項收入=(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費用)/銷項收入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銷售淨利潤是在毛利潤基礎上,充分考慮公式中所列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等10個因素之後得出的結果。

三、用一張利潤表來分析影響淨利率的主要因素,一目瞭然。

1、毛利潤是企業經營利潤主要來源,而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是減少淨利潤的主要經營因素。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收益、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四個因素也是影響企業經營利潤的因素,但不是經常性因素。

3、而營業外收入與營業外支出則是與企業經營無關的收入和支出。

4、所得稅費用通常是企業有盈利時會減少企業淨利潤;但企業虧損時,可彌補虧損可以計提遞延所得稅,可以減少當期利潤虧損額(即增加利潤數)。

四、銷售毛利率與銷售淨利率的關係。通常,一個企業的銷售毛利率為負數,其銷售淨利率也會為負數。但在有非正常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也會導致銷售毛利率為負數,而銷售淨利率卻為正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企業銷售毛利不高,其銀行存款金額特別大,而無銀行借款或發行債券,財務費用中利息收入遠大於利息支出時;企業買賣金融資產或股權投資取得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金額特別大時;上市公司處置閒置資產如土地或房地產取得巨大收益時;其他收益、營業外收入特別大時,如新能源車企業雖然虧損但當期收到政府鉅額補貼或企業因疫情或地震等自然災害而取得鉅額商業賠款等。


總之,銷售毛利率是最能衡量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也是企業投資的重要參考指標。而分析銷售淨利率可以更清楚的瞭解企業的利潤來源,為經營者決策和投資者投資提供重要指導。


韭菜炒股日記


銷售毛為負數利率而銷售淨利率為正,說明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賺錢,但企業整體賺錢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我們先來看兩個公式:

銷售毛利率=毛利/營收=(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銷售淨利率=淨利潤/營業收入=(營業 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稅及附加-所得稅)/營業收入

從兩個等式我們可以看出,銷售毛利率實際上統計的只是經營活動的,其對應的是經營活動中的收入與直接成本的關係。簡而言之,對生產型企業來說,毛利率是其生產該產品能否產生直接收入,從而判斷是否有進行生產的必要。因為它易於計算、直觀且利於橫向對比,一般採用的較多。但其缺陷是考量因素太單一,也就是說,即便產品是賺錢的,公司也不一定賺錢。

對於銷售淨利率,是淨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考量企業的營業收入質量的直接指標。從其等式可以看出,分母一樣,但分子是在毛利的基礎上還要扣除很大一部分其他的支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中間費用、賬面變動(資產減值及公允價值變動)和稅收,因為稅收一般佔比很小,且受總量約束,我們主要看前兩個因素,找出其與毛利率的差異。

銷售毛利率為負數,而銷售淨利率為正,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經營活動所生產銷售的產品不賺錢,但企業賺了錢了,首先看中間費用,因為中間費用只能導致收入的減少,那麼肯定不是由中間費用所決定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樣使收入減少,也不是主要原因。那剩下則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導致最終在產品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下企業實現了盈利。也就是說企業的公允價值所產生賬面收益覆蓋了毛利、中間費用、資產減值損失等之和。

在企業的會計核算上,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主要是金融產品包括衍生品和房地產。綜上,龔少列舉了三種可能的情況,以供參考:說企業這段時間投資的股票,並沒有賣掉,但發生了大量增值;或者,列入企業存貨的房子(房地產企業的房子是列入企業存貨的,所謂存貨是指企業生產的未來會賣出現在暫未賣出的產品和原材料)發生了增值。這是在靜態下看企業,那麼在動態下,企業出現了毛利率為負而淨利率為正的情況,可能是由於企業只是擁有訂單,但產品還沒銷售出去確認收入,而存貨已經轉化為成本了,在會計處理上有調節利潤之嫌。


財經龔少


假設甲企業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5億,銷售成本6億,購買金融資產取得投資收益4億。

然後看一下,銷售毛利率和銷售淨利潤的計算公式。很明顯,分母都是銷售收入,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搞清楚銷售毛利和淨利潤是怎麼計算的?

計算銷售毛利很簡單,銷售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淨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投資收益

把案例中的數字帶入這個公式

銷售毛利率=(5-6)÷5=-20%

銷售淨利率=(5-6+3)÷5=40%

看出來了嗎,在這種情況下,銷售毛利率是負20%,銷售淨利潤卻是正40%。

當然,這個案例比較簡單,其實計算淨利潤時需考慮很多因素。按照最新的利潤表,

淨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3大期間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5項收益(其他收益、投資收益、淨敞口套期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資產處置收益)+2項損失(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

所以雖然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是負的,但是後面還有很多因素,加上5項收益,當然就可能扭負為正。


會計考試草稿


正常經營的企業可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非正常情況下也有可能,營業外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比較多,可能是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