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三把火燒上身,疫情期卻不能離職?符合這4點,堅決離開

朋友小A找到我的時候,明顯的狀態低迷:“青禾學姐,我知道目前不好找工作,但現在的工作太令人壓抑了,我特別想走。”

我很驚訝,小A這兩年發展得挺好,不能說職場之路特別順,但也憑自己努力,做到了上市公司部門負責人的位置。怎麼半年沒見,就如此頹喪?

原來,小A原本獨立負責公司一個二級部門,向總經理彙報。公司去年空降一位高管,小A突然多了一個頂頭上司。頭一個月還太平無事,第二個月新領導開始大殺四方,拉幫結派,插手其他部門業務,批判下屬能力統統不行。

新領導控制慾極強,需事事過她。每次向新領導彙報工作時,小A總會被挑毛病痛罵一頓;開會如提出不同想法,甚至會被當面斥責:“你搞清楚誰是你老闆!”


新官三把火燒上身,疫情期卻不能離職?符合這4點,堅決離開

小A自問是一個雙商在線,行為得體的專業人士,怎會被如此挑剔責罵?她理解這是新領導新官上任在立威,也儘量安撫自己的情緒,來適應新領導的工作風格。如此熬了幾個月,曾經是公司優秀骨幹的小A,卻已喪失工作激情,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疫情復工後,公司公佈了新的組織架構;小A發現自己的部門降為三級;橫向比對,新領導管轄的部門,無一例外,老員工們紛紛被降級。

小A內心想走,有朋友勸她說:“好不容易做到部門負責人,為什麼要走?現在多不好找工作!”

還有朋友說:“空降兵就是老闆放進來的泥鰍,做改革的刀,到時候留不留還不一定,不如看誰熬得過誰!”

小A自己也懷疑,因為空降領導的三把火而離職,會不會太玻璃心了?因此遲遲下不了決心。

我與小A是多年好友,比較瞭解她。一份工作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成長空間。所以,我請小A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一下,這份工作值不值得自己留守。


公司平臺於個人來說,是否有成長空間?

拋開空降領導帶來的情緒影響,我請小A客觀看一看自己所做工作本身,是否還有成長空間。

我們在判斷工作的成長空間時,要對公司所處行業的生命週期,以及公司在行業內的發展做判斷。

  • 新興行業是藍海、發展快,潛力大,也有一定的風險;發展行業市場需求高速增長,更多企業加入,競爭激勵,發展也快。處於這兩個時期的行業,對人才需求量大,個人發展也能隨行業的發展快速提高。


  • 成熟行業體量大,技術成熟,競爭狀況及用戶特徵穩定,盈利能力下降,較難有新的突破。行業內企業相對穩定,個人發展也比較穩定,成長機會較少。
    如成熟企業能找到自己的破局點,發現第二成長曲線,迎來新一輪成長,也是不錯的選擇。


  • 衰退行業,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市場增長率下降嚴重,一般不建議選擇。
新官三把火燒上身,疫情期卻不能離職?符合這4點,堅決離開

小A所在公司是重線下運營的傳統品牌,屬於成熟行業,正面臨互聯網+時代的戰略轉型。但在轉型的道路上,公司也只是粗淺嘗試,不少同行品牌已經找到自己的道路轉型成功;而小A的公司還在原來的道路上徘徊,始終沒有找到破局點。

因此,在空降領導來之前,小A已經動了跳槽的心思。加上新領導調整了架構,自己部門的職能傾向於基礎執行,部分重要業務被劃了出去,更沒有成長空間可言。

時間就是生命,我們每個個體的時間都非常寶貴,當發現自己在目前的平臺發展受阻時,請不要戀戰。


直屬上司能否為個人提升帶來助益

除去公司平臺的發展空間,直屬上司對個人的能力提升、崗位晉升有著直接的影響。

好的領導需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並不吝嗇給予下屬幫助和指導;其次,好領導能夠真誠地帶下屬成長,為下屬謀求應有的福利。跟對了領導,可以獲得專業能力、視野格局、人脈資源的提升,崗位與薪水也會有隨之變現的機會。

小A如今的情況在這一層面,確實處於不利地位。空降領導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下放老員工,招募自己的團隊是很常見的手段,對老員工的打壓與責罵,也是策略之一,並非針對小A個人。但小A的個人發展,確實因為這些人事調動,受到很大的限制。

小A說自己用了半年時間來適應和觀察新領導,發現新領導在自己期望提升的專業方向,並無經驗和資源,反而通過回收業務權限,讓小A給了不少這些年累積的行業資源,可見新領導並無意培養小A。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新領導可以幫助我們學習不同的管理風格。但是,我們需要辨別清楚,此時自己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如果目的是對“專業能力”的提升,那麼就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能幫助我們提升“專業能力”的領導身上,畢竟任何一份工作,都可以同樣學習不同的管理風格。


新官三把火燒上身,疫情期卻不能離職?符合這4點,堅決離開


基本的身心健康能否滿足?

小A表示這段時間,自己對工作失去興趣,記憶力減退,焦慮、失眠,體抗力也很差,一天工作下來,因壓力大時常胃絞痛。

但想到,工作本身就是困難的,自己工作8年了,也經歷過不少領導,可沒有那麼玻璃心;如果冒然離職,團隊內的小夥伴怎麼辦呢?部門業務怎麼辦呢?小A不想做一個不負責任的逃兵,於是仍舊頂著壓力繼續盡心盡力地完成工作。

可見小A並不是一個“玻璃心”的人,相反,還有堅韌及負責任的品質。但也正是這種“責任心”與“堅韌”的品質,讓小A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總是把團隊、把公司的事務放在前面,自己“情緒低落”,忍一忍,緩一緩就過去了。時間長了,影響了身心健康。

新官三把火燒上身,疫情期卻不能離職?符合這4點,堅決離開

工作和身體哪個重要?去年12月《網易絕症員工被保安趕出公司大門》的新聞令人唏噓,疫情期間諸多公司變相裁員、強制降薪消息不斷。公司在不需要你的時候,並不會記得你曾經為立過的汗馬功勞。

當小A看到公司新架構的時候,也意識到新領導確實想肅清老員工,搭建自己的新團隊。而自己之前為部門和公司著想,現在看起來像個笑話。

所以,當這份工作已經引起了極度的身心不適,並影響到了健康。此時,並不適合繼續堅持“磨練身心”,反而需要停下來休息,照顧好自己。


如果要離開,你有PLAN B嗎?

聊完之後,小A心裡也清楚,自己其實早就有了選擇的傾向。而且也彷彿有直覺一般,早已開始為跳槽佈局。

去年小A意識到公司再不轉型,就會被時代拋棄,因此動了跳槽的心思。

為了尋求更多的發展可能,小A主動報名與職業能力提升相關的課程,學習了線上營銷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通過課程累積了互聯網圈的人脈,以兼職身份參與了幾個線上項目的活動運營。希望能加入有新零售業務的公司,將自己的傳統行業營銷經驗與互聯網營銷結合應用。

只是當時有新零售業務的公司在小A的城市比較少,沒有很好的機會。沒想到,疫情爆發,線下門店人流驟降,原本依賴線下渠道的品牌紛紛轉型線上。

新官三把火燒上身,疫情期卻不能離職?符合這4點,堅決離開

我讓小A將自己的培訓和兼職經歷更新到簡歷上。小A更新了簡歷後,便經常能接到獵頭電話。

“雖然目前還沒有特別中意的公司,但至少我心裡有底,我還是有市場的。”小A說,“況且,我也可以聯繫互聯網公司的朋友,繼續參與兼職項目。如果沒有特別好的平臺,自由職業也是不錯的選擇。”

於是,小A正式向公司提出了離職申請。接下來的時間,小A打算一邊交接工作,一邊看機會,趁此時間給自己好好放個假,充充電。還打算開一個公眾號,將自己這些年的行業經驗、學習心得,沉澱分享出來,為下一步打造個人品牌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不要因為“人際關係”離職。然而,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這句話。當人際關係已嚴重影響到我們工作的個人成長、積極的狀態、甚至是身心健康。不防離開,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加健康、平衡的成長空間

最後的最後,疫情是危機也是機遇,有準備的人從不缺機會。不斷提升進化的工作能力,才是我們可以隨時離開的硬核通行證


【我是 ,品牌營銷專家,終身學習者;在職場升級打怪的路上,與你同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