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張靜初,大家似乎早已沒有太深的印象,因為她已經沉匿了太長時間。
鐵打的娛樂圈,流水的花旦。
娛樂圈中的明星最怕的不是“傳緋聞”,而是沒有人再去炒作。
很多人紅著紅著就“銷聲匿跡”,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張靜初,演技派美女,當年她剛出道不久,憑藉電影《孔雀》入圍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提名。
一時間,媒體爭相報道,在閃光燈下,她成了“繼鞏俐、章子怡之後,第三個走上國際影壇的中國女明星”。
因為長相俊美、體態婀娜,那時候的她也被稱為“小章子怡”。
但在後來,另一個稱號與她如影隨形,而且更加有名——“導演收割機”。
因為這樣一個稱號,她出色的演技全然湮沒,更多的人在盯著她的緋聞。
她成了眾人心目中的“女版陳冠希”。
據說因此,她遭到娛樂圈中“導演太太團”們的聯合封殺。
01顧長衛
那一年,張靜初23歲,因為出演電影《孔雀》,一戰成名。
坊間傳說,這部電影的女主原定是章子怡,但因為章子怡沒有檔期,所以最後選定了張靜初。
張靜初憑藉這部電影拿獎拿到手軟。
出道即成巔峰,這是多少演員內心羨慕的事情。
但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名聲乍起,緋聞也隨之而來。
在拍攝電影時,張靜初與導演顧長衛傳出緋聞。
當時,顧長衛的妻子蔣雯麗聽說後,十分惱怒,直接帶著一歲多的兒子殺到片場,作為監工。
有人說,蔣雯麗在片場,曾因為緋聞的事對張靜初大打出手。
但其實,顧長衛與張靜初很早之前就已認識。
張靜初還在中戲讀書時,顧長衛就經常會到中戲的宿舍探望她。那時候,已經結婚的顧長衛一和蔣雯麗吵架,就會去找張靜初聊天。
兩人成了關係極好的朋友。
後來,顧長衛籌拍電影《立春》,他不顧緋聞,一定要用張靜初,最後,因為蔣雯麗的加入,在電影中張靜初的鏡頭全部被剪,最終只留下一個“特別出演”。
《立春》上映時,媒體報道的標題竟然是“一提張靜初,顧長衛哼哼哈哈,蔣雯麗支支吾吾”。
02章家瑞
這邊還沒撇清與顧長衛的緋聞關係,那邊張靜初又陷入了和導演章家瑞的糾葛中。
和顧長衛一樣,章家瑞在拍攝電影《花腰新娘》時,力排眾議,堅持讓當時還是新人的張靜初出演。
這部電影之後,兩人又合作了兩部電影:《紅河》和《芳香之旅》。
這三部電影,讓張靜初瞬間大放異彩:
《花腰新娘》和《紅河》讓她獲得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芳香之旅》則讓她摘取了“國際影后”的桂冠。
隨著合作的深入,兩人的關係也逐漸親密。
那段時間,章家瑞經常被拍到開車到張靜初的住處,兩人還曾一起吃飯、買傢俱。
當時章家瑞對張靜初百般讚歎,甚至公開稱稱“我以為要養她一輩子”。
但正當兩人你儂我儂之時,張靜初卻突然發佈一條信息否認了兩人的感情:“以後再也不拍他的片”。
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卻有人認為:張靜初就是憑藉與導演的關係上位,一旦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抽身離開。
對於這種傳聞,張靜初曾經回應:“清者很多時候不能自清,找到合適的幾乎就會說”。
03陸川
後來,張靜初與陸川合作電影時,又一次傳出緋聞。
當時陸川已經有了女朋友秦嵐。
——這兩人,當時被圈內和圈外的所有人看好。
據說當初拍攝電影《南京南京》時,因為資金不夠,秦嵐拿出自己的積蓄作為支持。
但最終,兩人選擇了分手。
至於分手的原因,有人表示是因為張靜初插足。
甚至有人爆料:張靜初和陸川開房時,被女友秦嵐捉姦在床。
對於這種指責,張靜初出面極力否認:
“我發誓這是完全沒有的事兒,這可能是世界上最荒誕的傳言,徹頭徹尾的虛假。”
秦嵐甚至出面澄清,表示自己和陸川的分手並不是因為小三,而自己和張靜初還是很好的朋友。
這樣的說法,讓一切變得撲朔迷離。
但這時的張靜初已經成了“行走的緋聞製造機”,似乎和哪一個導演合作都會傳出緋聞。
張靜初與張雨綺的前夫王全安導演傳出過緋聞,甚至在拍攝《唐山大地震》時,還曾於馮小剛有過各種傳聞。
這樣的事件,直接毀掉了作為一個優秀演員的張靜初。
04被緋聞耽誤
如果撇開種種緋聞,張靜初的演技其實非常在線。
參與拍攝爾冬升導演的電影《門徒》時,張靜初飾演一個“西毒”女,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她暴瘦十幾斤,當時有人評論這個角色的真實性說“甚至以為她真的吸過……”
為了角色逼真,她從來不需要美化形象,越是痛苦的角色她越喜歡。
“我比較喜歡拍痛苦一點的角色,他們好像比我有力量”。
在電影《無雙》中,張靜初一人分飾兩角,烈焰紅唇的霸氣,或者是柔弱無助的可憐,她在表演中毫不遜色於主演周潤發和郭富城。
真的是演戲的天才。
但卻毀在了緋聞纏身。
後來,張靜初參加小s的訪談節目《《花花萬物》。
她在節目中澄清了自己多年來關於被“太太團封殺”的新聞。
張靜初借用“聞謗不辯” 來表達自己一直以來的態度。
她曾以為不回應就是最好的回應,但事件卻演變得越來越烈。
有時候傳聞了太久,已經無從辯解,無論張靜初如何否認,那些標籤還是牢牢的釘在了她的身上。
而我們在看到這些事情時,也只能默默的警省:對於很多事情,或許並不是我們看上去的那樣,因此,對事情的“延遲判斷”或許就成了一種智慧。
閱讀更多 電影什麼都知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