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樓市步入“下降通道”還是“上升階梯”?宗慶後點出本質

今天看到了一則新聞,關於房企降薪裁員的。

據21世紀經濟報道3月17日報道,多家房企通過降薪的方式來控制運營成本,降薪的範圍主要侷限於中高層管理人員。某20強房企則在近期啟動了大範圍裁員,銷售、運營、策劃等崗位都有涉及。一些中小房企同樣有裁員動作。

之所以開發商忍不住降薪、裁員“求生”,還是因為房子賣不動。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同比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

這是自2015年4月以來,全國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首次出現“雙降”。

雙降的背後,其實是2020年越來越難熬的處境,中小房企、購房者多年來首次面對這種局面,難免有點措手不及。

2020年,樓市步入“下降通道”還是“上升階梯”?宗慶後點出本質

那麼,對整個房地產市場來說,2020年起會步入“下降通道”還是“上升階梯”?

筆者認為,要從2個角度展開分析。

1,人口年齡結構、流動趨勢。

在去年底,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開始逐步全面放開落戶,這就意味著,各個城市之間的競爭,將進入到白熱化階段,現在流動人口有2.4億人,這些人的走向,決定了未來的房價分佈。

經濟學家指出,中國25-44歲人口數量,在2015年達到頂峰後,進入了下行軌道,正因為年輕人口下降,也使得房地產和汽車需求進入了下降週期。

根據預測:2015至2025年,勞動力每年減少375萬人,2025到2030年,每年減少500萬人。2030到2035年,每年減少960萬人。

因此,未來哪個城市的年輕人多,哪裡的樓市才可能進入“上升階梯”,反之,那些人口持續流出的地區、中小城市、小縣城、小城鎮,極有可能會迎來“下降通道”。

2,房產持有成本的變化。

2020年,樓市步入“下降通道”還是“上升階梯”?宗慶後點出本質

房產持有成本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概念,在以前,我們的房產持有成本極低,從買房、交房、持有、賣出這幾個環節來看,幾乎不需要付出什麼成本,變現的稅費由買家承擔,房貸利率還能打折,持有年限少的話幾乎不需要承擔什麼“折舊”的費用。

但是,從2020年起,房產持有成本的走高將是大勢所趨。

買房的資金成本(房貸利率),當前至少也有將近5.5%,還有房屋折舊,5年房齡和10年房齡肯定有區別,按年均4%的折舊率,資金+折舊加起來就是9%的成本了。

按照9%的持有成本,如果每年房價漲幅只是在5%以內,那麼就意味著拿著房子會“虧錢”。

可以預見的是,房地產市場“穩中有降”的趨勢形成後,房產持有成本只會越來越高,尤其是多套房持有者,如果租金收益無法抹平月供,房價整體進入“下降通道”將是必然。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中小城市大概率會步入“下降通道”,一二線城市的遠郊也不保險,唯有那些人口密度大、教育醫療資源密集的區域,才有可能會步入“上升階梯”。

2,持有房子越多,未來付出的成本就越高,這是由折舊率增長、資金成本居高不下所決定的,有房族一旦出現“入不敷出”的現象,下降通道將是大勢所趨。

2020年,樓市步入“下降通道”還是“上升階梯”?宗慶後點出本質

知名企業家宗慶後在去年接受專訪時稱:中國有9億勞動力,其中2億人受過高等教育,這是任何國家都比不了的優勢。但現在年輕人貸款買房子,要還一輩子銀行,還敢消費嗎?各城市只能依靠賣地模式,房地產的問題要趕快改變,不能再拖下去了。

這句話點出了房地產的本質:房地產靠的是賣地收入,而各個城市的房價,全靠年輕人撐著。

如果一個城市能夠吸引年輕人,那房價自然會有一個堅挺的基礎,但是,大量的地市、縣城、城郊區域,並沒有能力留住年輕人,那房價又怎麼可能會步入“上升階梯”?

關於這個問題,經濟學家李迅雷也講的很明白。

他去年曾發了一篇報告,其中提到了一個觀點:房地產的年銷售面積,很難再達到17億平米的水平。

他認為:不看庫存堆積、追漲殺跌的邏輯和數據,我們就講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我國連續三年的17億平米的房地產銷量,對應到住宅,每年解決4000多萬人的居住問題,而當前每年城鎮的新增常住人口不到2000萬,17億平米的銷量又能維持幾年?

照這個邏輯看,未來房地產的規模肯定會持續下降,大量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其實都已經進入“過剩”的階段,在人口年齡結構不斷老化,人口流動又持續向大城市湧入的前提下,假如你所在的城市既沒有提供大量高收入工作的環境,又沒有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那未來步入“下降通道”將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